• 苦行 kǔ xíng

    xíng

    1.佛教用语:(1)佛教批评外道所做的种种自虐行为。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知诸修苦行,皆与无义俱。』(2) 为了断除烦恼,而严格约束身心种种不善欲望的修行。即十二头陀行,如日中一食、穿粪扫衣等。央掘魔罗经˙卷一:『出家学道行沙门法, 受行十二头陀苦行。』2.预备出家,但尚未落发,而在寺庙中做苦役的人。喻世明言˙卷三十五˙简帖僧巧骗皇甫妻:『这汉原是州东墦台寺里一个和尚,苦行便是墦台寺里行者。』3.刻苦修行、经营。如:『他正在苦行励己,衣食居处十分俭朴。』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临江仙 【宋朝】 【词】 邹浩

    有个头陀修苦行,头上头发毵毵。身披一副醦裙衫。紧缠双脚,苦苦要游南。闻说度牒朝夕到,并除颔下髭髯。钵中无粥住无庵。摩登伽处,只恐却重参。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洞仙歌(赠太易) 【宋朝】 【词】 朱敦儒

    风流老峭,负不群奇表。弹指超凡怎由教。把俗儒故纸,推向一边,三界外、寻得一场好笑。尘缘无处趓,应见宰官,苦行公心众难到。这功名富贵,有也寻常,管做得、越古超今神妙。待接得、众生总成佛,向酒肆淫房,再逞年少。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题惟幹上人房 【唐朝】 【诗】 耿湋

    绳床茅屋下,独坐味闲安。苦行无童子,忘机避宰官。是非齐已久,夏腊比应难。更悟真如性,尘心稍自宽。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萧山祗园寺 【唐朝】 【诗】 丘丹

    东晋许征君,西方彦上人。生时犹定见,悟后了前因。灵塔多年古,高僧苦行频。碑存才记日,藤老岂知春。车骑归萧詧,云林识许询。千秋不相见,悟定是吾身。

  • 胁不沾席 xié bù zhān xí

    xiézhān

    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头陀僧 【唐朝】 【诗】 陆龟蒙

    万峰围绕一峰深,向此长修苦行心。自扫雪中归鹿迹,天明恐被猎人寻。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山居示灵澈上人 【唐朝】 【诗】 皎然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芜看茗归。乍削柳枝聊代札,时窥云影学裁衣。身闲始觉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外物寂中谁似我,松声草色共无机。

  • 仙丹 xiān dān

    xiāndān

    1.神仙所炼的灵药,据说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变成神仙。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三˙申阳洞记:『吾君既获仙丹永命,吾等独不得沾刀圭之赐乎?』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慕道修真还苦行,游山翫景炼仙丹。』2.比喻非常有效的药。 【查看详细解释
  • 嬲恼 niǎo nǎo

    niǎonǎo

    扰乱。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四:『释迦之苦行也,是诸邪道,并来嬲恼,以乱其心,而不能得。』 【查看详细解释
  • 富楼那 fù lóu nà

    lóu

    人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16.)的略称,为梵语16.的音译。意译为满慈子。迦毗罗卫人,国师婆罗门之子。先与朋友出家修苦行,释迦成道后,前往归依,善于分辨佛义,广宣法理,被称为『说法第一』。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查看详细解释
  • 尚然 shàng rán

    shàngrán

    依旧、仍然。董西厢˙卷一:『禅僧既见,十年苦行此时休;行者先忧,二月桃花今夜破。余者尚然,张生何似?』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嗨,可不道蝼蚁尚然贪生,为人何不惜命!』 【查看详细解释
  • 打化 dǎ huà

    huà

    僧道向人募化钱财或食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这大相国寺里知寺厮认,留苦行在此间打化香油钱。』 【查看详细解释
  • 摩诃迦叶 mó hē jiā shè

    jiāshè

    人名。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称为『头陀第一』。传说是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或称为『迦叶』﹑『迦叶波』、『迦摄波』。 【查看详细解释
  • 有发头陀寺 yǒu fà,fā,fèi tóu tuó sì

    yǒu,,

    宋代太学生生活清苦,如同带发修苦行的出家人,故称太学为『有发头陀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太学古语云:「有发头陀寺,无官御史台。」言其清苦而鲠亮也。』 【查看详细解释
  • 木食 mù shí

    shí

    佛教里中于绝食的苦行。不食米﹑麦等五谷韹而专以树种﹑果实等为食。在密宗是为了信仰的表白等理由而采用此法。 【查看详细解释
  • 桑门 sāng mén

    sāngmén

    佛教用语。为沙门的旧译。在印度泛指出家修苦行、禁欲,或因宗教的缘故过乞食生活的人。在中国则专指佛教的出家人。文选˙张衡˙西京赋:『展季桑门,谁能不营。』亦作『沙门』。 【查看详细解释
  • 沙门 shā mén

    shāmén

    胡语音译。梵语作Sramana。在印度泛指出家修苦行、禁欲,或因宗教的理由以乞食为生的人。在中国则专指佛教的出家人。长阿含经˙卷四:『我闻瞿昙沙门今夜当取灭度,故来至此,求一相见。』亦作『桑门』。 【查看详细解释
  • 犬儒学派 quǎn rú xué pài

    quǎnxuépài

    公元前三八○年,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弟子安谛斯提尼斯(Antisthenes)在雅典成立的哲学派别。倡言福德合一,有德即幸福,以简单的物质生活自甘,藉苦行达于主善,人嘲之为『犬儒学派』。亦称为『西尼克学派』。 【查看详细解释
  • 知寺 zhī sì

    zhī

    寺院的方丈。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这大相国寺里知寺厮认,留苦行在此间打化香油钱。』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