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 shí shī

    shíshī

    实际施行。如:『实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实施须符合民意。』[似]执行、施行、实行 【查看详细解释
  • 平均地权 píng jūn dì quán

    píngjūnquán

    国父所倡的民生主义两大原则之一。主要是为了防止土地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因此由地主自行报价,然后由政府照价收税,必要时照价收买,涨价归公,澈底解决土地问题而达成耕者有其田,并且防止地主因地租与地价上涨得到暴利。 【查看详细解释
  • 授田 shòu tián

    shòutián

    古代田地为官府公有,人民成年时就分授给他们,死亡后再将田地归还给公家。如夏代的贡法、商朝的助法、周朝的彻法、唐代的授田法,均属此类制度。而国父耕者有其田的计划,部分办法仿于此。 【查看详细解释
  • 农地改革 nóng dì gǎi gé

    nónggǎi

    针对农地制度所做的革新。如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等政策。 【查看详细解释
  • 有其父必有其子 yǒu qí fù bì yǒu qí zǐ

    yǒuyǒu

    (谚语)比喻儿子的思想行为深受父亲的影响。元˙白朴˙东墙记˙第三折:『想你父亲,也不曾弱了,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难得你这等慷慨,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漫歌八曲·故城东 【唐朝】 【诗】 元结

    漫惜故城东,良田野草生。说向县大夫,大夫劝我耕。耕者我为先,耕者相次焉。谁爱故城东,今为近郭田。

  • 苗而不秀 miáo ér bù xiù

    miáoérxiù

    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查看详细解释
  • 察见渊鱼 chá jiàn yuān yú

    chájiànyuān

    看得见深渊中的鱼。语本韩非子˙说林上:『古者有谚曰:「知渊中之鱼者不祥。」』比喻明察而尽知他人的隐私。列子˙说符:『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且夫察见渊中鱼,不祥。』 【查看详细解释
  • 徒负虚名 tú fù xū míng

    míng

    空有名声,而无内涵。指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亦作『徒有其名』、『徒有虚名』。[似]名不副实、虚有其表、有名无实[反]名不虚传、名副其实 【查看详细解释
  • 是父是子 shì fù,fǔ shì zǐ

    shì,

    比喻有其父必有其子。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父子俱贤,曰是父是子。』 【查看详细解释
  • 苗而不秀 miáo ér bù xiù

    miáoérxiù

    禾苗成长而不吐花。比喻才质虽好而没有成就,常指聪明而不努力的人。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查看详细解释
  • 鱼质龙文 yú zhì lóng wén

    zhìlóngwén

    外表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徒有其表而无其实。语出抱朴子˙吴失:『夫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獭即悲。』[似]虚有其表、外强中干 【查看详细解释
  • 龙生龙,凤生凤 lóng shēng lóng,fèng shēng fèng

    lóngshēnglóng,fèngshēngfèng

    龙生龙子,凤生凤儿。比喻有其父必有其子。通俗编˙禽鱼引普灯录:『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沿屋栋。』石点头˙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龙生龙,凤生凤。有那不思家乞丐天涯的父亲,定然生这不顾母流落沟渠的儿子。』 【查看详细解释
  • 秀而不实 xiù ér bù shí

    xiùérshí

    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查看详细解释
  • 生身 shēng shēn

    shēngshēn

    1.身体。列子˙杨朱:『虽全生身,不可有其身。虽不去物,不可有其物。』2.亲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你也可怜见我生身父母,救我一救。』老残游记˙第十六回:『你却抵死不肯招出他来,反令生身老父替他担着死罪。』3.蒙古以未出痘者为生身。 【查看详细解释
  • 虚有其表 xū yǒu qí biǎo

    yǒubiǎo

    语出唐˙郑处诲˙明皇杂录:『玄宗常器重苏颋,……夜召萧嵩草制,……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后用以形容空有华丽的外表,却无实际的内涵。旧五代史˙卷五十八˙唐书˙崔协传:『协器宇宏爽,高谈虚论,多不近理,时人以为虚有其表。』[似]徒负虚名、外强中干、鱼质龙文[反]表里如一、名副其实 【查看详细解释
  • 国籍 guó jí

    guó

    1.广义指权利之主体或客体隶属于某一国家的关系而言。如自然人、法人、船舶、航空器等,均有其国籍。2.狭义仅指自然人,个人隶属于某一国家的关系而言。近世各国,均有其国籍法,必须取得某国的国籍,方为某国的国民。3.国家的典籍。魏书˙卷六十二˙李彪传:『今求都下乞一静处,综理国籍,以终前志。』 【查看详细解释
  • 山中宰相 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shānzhōngzǎixiàng

    南朝梁陶弘景隐居句曲山,朝廷礼聘不出,武帝遇有国家大事,经常前往咨询请教,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典出南史˙卷七十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后亦以山中宰相称空有宰相之才而不为当世所用的人。宋史˙卷四五八˙隐逸传中˙邓考甫传:『予自谓山中宰相,虚有其才也;自谓文昌先生,虚有其词也。不得大用于盛世,亦无憾焉,盖有天命尔。』 【查看详细解释
  • 私田 sī tián

    tián

    1.私人所有的田地。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中之上:『诸侯梦得土田,为失国祥,而况王者畜私田财物,为庶人之事乎!』后汉书˙卷四十二˙光武十王传˙济南安王康传:『康遂多殖财货,大修宫室,奴婢至千四百人,厩马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2.古代井田划分九区,中为公田,外八区称为『私田』。孟子˙梁惠王下『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句下邢昺˙疏:『耕者皆以井田之法制之,一夫受私田百亩,八夫家计受私田八百亩,井田中百亩是为公田。』[反]公田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孟子》

    《孟子》 - 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先秦】 【文】 孟子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之有?”…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