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诗经》

    《诗经》 - 文王有声 【先秦】 【诗】 佚名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王后烝哉!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同学一首别子固 【宋朝】 【文】 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虞美人 【宋朝】 【词】 向子諲

    (与赵正之宛丘执别,俯仰十有馀年。匆谩相逢,又尔语别,作是词以送之。时正之被召)淮阳堂上曾相对。笑把姚黄醉。十年离乱有深忧。白发萧萧同见、渚江秋。履声细听知何处。欲上星辰去。清寒初溢暮云收。更看碧天如水、月如流。

  • 国学名著《黄帝四经》

    《黄帝四经》 - 果童 【先秦】 【文】 佚名

    黄帝□□辅曰: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为之若何?果童对曰:不险则不可平,不谌则不可正。观天于上,视地于下,而稽之男女。夫天有干,地有恒常。合□□常,是以有晦有明,有阴有阳。夫地有山有泽,有黑有白,有美有亚(恶)。地俗德以静,而天正名以作。静作相养,德疟(虐)相成。两若有名,相与则成。阴阳备,变化变乃生。有□□□重,任百则轻。人有其中,物又(有)其刑(形),因为若成。黄帝曰:夫民仰天而生,侍(待)地而食。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今余欲畜而正之 ,均而平之,谁敌(适)由始?对曰:险…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十六·小贞大贞 【宋朝】 【文】 洪迈

    人君居尊位,倒持太阿,政令有所不行,德泽有所不下,身为寄坐,受人指麾,危亡之形,且立至矣。故《易》有“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之戒,谓当以渐而正之。说者多引鲁昭公、高贵乡公为比。予谓此自系一时国家之隆替,君身之祸福,盖有刚决而得志,隐忍而危亡者,不可一概而论也。汉宣帝之诛霍禹,和帝之诛窦宪,桓宗之诛梁冀,魏孝庄之诛尔朱荣,刚决而得志者也。鲁昭公之讨季氏,齐简公之谋田常,高贵乡公之讨司马昭,晋元帝之征王敦,唐文宗之谋宦者,潞王之徒石敬瑭,汉隐帝之杀郭威,刚决而失者也。若齐郁林王知鸾之异志,欲…

  • 恬不知怪 tián bù zhī guài

    tiánzhīguài

    指安然处之,不以为怪。 【查看详细解释
  • 引经据典 yǐn jīng jù diǎn

    yǐnjīngdiǎn

    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查看详细解释
  • 包揽 bāo lǎn

    bāolǎn

    承揽包办。六部成语批注˙户部:『包揽:包揽,揽管也。一乡之中,或绅士里正之辈,专管包纳民人钱粮之事。』[似]包办、承办 【查看详细解释
  • 匡复 kuāng fù

    kuāng

    挽救危难,复兴国家。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以公有匡复之勋,家国蒙赖,推德委诚,每事询仰。』 【查看详细解释
  • 伯赵氏 bó zhào shì

    zhàoshì

    职官名。少昊时掌管鸟类的官员,亦属历正之官,专司夏至﹑冬至。左传˙昭公十七年:『伯赵氏,司至者也。』杜预˙注:『伯赵,伯劳也,以夏至鸣,冬至止。』孔颖达˙正义:『此鸟以夏至来,冬至去,故以名官,使之主二至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大部 dà bù

    1.中央官署中无隶属关系之较低级机关对较高级的主管部的用语。2.大部分。如:『这些果园,大部都是由他来管理的。』3.书籍中册数多者。高僧传˙卷一˙长安昙摩难提:『而犹得传译大部,盖由赵正之力。』 【查看详细解释
  • 导谀 dǎo yú

    dǎo

    谄谀奉承。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吴已杀子胥,导谀者众。』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敢为佞邪导谀时君,妄建非正之号以干正统。』 【查看详细解释
  • 徇国忘家 xùn guó wàng jiā

    xùnguówàngjiā

    为保全国家而不顾一己家庭的安危。唐˙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序:『至若义感于内、诚动于中,徇国忘家,恤人犹己。』宋˙陆游˙贺莆阳陈右相启:『方孤论折群邪之锐,盖一身为众正之宗,徇国忘家,惟天知我。』 【查看详细解释
  • 所在多有 suǒ zài duō yǒu

    suǒzàiduōyǒu

    到处都有。形容数量很多。清˙俞樾˙诸子平议˙卷二十四˙吕氏春秋:『古书错误,所在多有,学者宜悉心考正之。』[似]不一而足 【查看详细解释
  • 浴德 yù dé

    以德沐浴。指修养品德。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 【查看详细解释
  • 浼 měi

    měi

    1.玷污。孟子˙万章下:『虽袒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2.请托﹑请求。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浼求二卷,夜暇,就兄正之。』 【查看详细解释
  • 牢记 láo jì

    láo

    牢牢的记住、切实记住。如:『牢记在心。』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后主牢记入席。酒将微醉,昭又问曰:「颇思蜀否?」后主如郄正之言以对。』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长兄年力鼎盛,万不可蹉跎自误。你须牢记老拙今日之言。』[似]紧记、谨记、切记[反]遗忘、忘记 【查看详细解释
  • 犯天下之不韪 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ěi

    fàntiānxiàzhīwěi

    韪,是。犯天下之不韪指不顾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认为错的事。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七˙正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不容两立。』亦作『冒天下之大不韪』。 【查看详细解释
  • 简核 jiǎn hé

    jiǎn

    审察核实。书经˙吕刑『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句下孔安国˙传:『五辞简核,信有罪验,则正之于五刑。』 【查看详细解释
  • 贞妇 zhēn fù

    zhēn

    夫死不再改嫁的妇人。礼记˙丧服四制:『礼以治之,义以正之,孝子、弟弟﹑贞妇,皆可得而察焉。』汉书˙卷八˙宣帝纪:『及颍川吏民有行义者爵,人二级,力田一级,贞妇顺女帛。』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