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谢自然诗 【唐朝】 【诗】 韩愈

    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凝心感魑魅,慌惚难具言。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檐楹暂明灭,五色光属联。观者徒倾骇,踯躅讵敢前。须臾自轻举,飘若风中烟。茫茫八纮大,影响无由缘。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驱车领官吏,氓俗争相先。入门无所见,冠履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余闻古夏后,象物

  • 殆 dài

    dài

    1.危险﹑不安。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2.疲乏﹑疲困。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郎君星驰夜半,人畜想当俱殆。』1.大概﹑恐怕﹑也许。表示推测或不肯定的语气。孟子˙梁惠王上:『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唐˙陈鸿˙长恨传:『时夜殆半,休侍卫于东西厢,独侍上。』2.几乎﹑将近﹑差不多。表示设想的语气。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3.近似。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而贤以为可夺其畜产,虏其妻子,此殆空言,非至计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般若·第二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

  • 知识 zhī shì

    zhīshì

    1.认识的人、朋友。墨子˙号令:『其有知识兄弟欲见之,为召,勿令入里巷中。』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2.学问、所知道的事理。如:『知识丰富』、『化学是一种专门的知识。』[似]2.学问、常识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忏悔·第二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慧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般若·第一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坐禅·第一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看心,亦不看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看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①。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看心看净,即障道也。”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定慧·第一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师示众云:“善知识,一…

  • 通识教育 tōng shì jiào yù

    tōngshìjiào

    一种求博求通的教育。其目标是透过广泛的传授,教导学生生活于现代社会所需的各门知识,以拓宽心灵、视野和知识领域,而培育出一个能全面观照现代知识的发展,且能在现代社会善知自处的现代人。民国七十三年教育部规定各大学均应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自身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连,培养了解生活的现代知识分子。其设置理念源于西方大学教育理念,其课程设计则不限科系、使之能与各科系专业课程相对而成。亦称为『通才教育』。 【查看详细解释
  • 通才教育 tōng cái jiào yù

    tōngcáijiào

    一种求博求通的教育。其目标是透过广泛的传授,教导学生生活于现代社会所需的各门知识,以拓宽心灵﹑视野和知识领域,而培育出一个能全面观照现代知识的发展,且能在现代社会善知自处的现代人。民国七十三年教育部规定各大学均应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自身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连,培养了解生活的现代知识分子。其设置理念源于西方大学教育理念,其课程设计则不限科系,使之能与各科系专业课程相对而成。亦称为『通识教育』。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唐朝】 【诗】 韩愈

    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子兮何为者,冠珮立宪宪。何氏之从学,兰蕙已满畹。于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治惟尚和同,无俟于謇謇。或师绝学贤,不以艺自挽。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金石出声音,宫室发关楗。何人识章甫,而知骏蹄踠。惜乎吾无居,不得留息偃。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缱绻。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风波无程期,所忧动不测。子行诚艰难,我去未穷极。临别且何言,有泪不可拭。寤寐想风采,于今

  • 印度河文化 yìn dù hé wén huà

    yìnwénhuà

    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所发展出来的文化,为世界古文明之一。有良好的城市计划,农耕、畜牧极为发达,以宗教信仰最为突出,科学上的成就以冶铁、数学最为辉煌。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xián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JCMU

    【基本释义】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明。~达。~良。 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选~举能。任人唯~。 3.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 4.姓。
  • 贤 xián

    xián

    有才能德行的人。如:『圣贤』、『选贤与能』、『见贤思齐』。1.良善的、有才能德行的。如:『贤妻良母』、『贤君』、『贤臣』。2.对辈分相同或较低的人的敬称。如:『贤侄』﹑『贤弟』﹑『贤昆仲』﹑『贤伉俪』。1.尊崇﹑重视。礼记˙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崇奏决若流,武后贤之。』2.胜过﹑超过。仪礼˙乡射礼:『若右胜则曰右贤于左。』唐˙韩愈˙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你,第二人称的敬称。同『公』、『君』。宋˙吴潜˙望江南˙家山好词:『自古几番成与败,从来百种丑和妍。细算不由贤。』刘知远诸宫调˙第二:『生时节是你妻,便死也是贤妇。』又:ㄒ|ㄢˋ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汉朝】 【文】 刘向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曰:“君使人告齐王以周最不肯为太子也,臣为君不取也。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公不知善,归其剑而责之金。越人请买之干金,折而不卖。将死,而属其子曰:‘必无独知。’今君之使最为太子,独知之契也,天下未有信之者也。臣恐齐王之为君实立果而让之於最,以嫁之齐也。君为多巧,最为多诈,君何不买信货哉?奉养无有爱于最也,使天下见之。”…

  • 蒙昧无知 méng mèi wú zhī

    méngmèizhī

    蒙昧:知识未开。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查看详细解释
  • 触类而长 chù lèi ér cháng

    chùlèiércháng

    意指掌握一类事物知识或规律,就能据此而增长同类事物知识。 【查看详细解释
  • 兼而有之 jiān ér yǒu zhī

    jiānéryǒuzhī

    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 【查看详细解释
  • 俭腹高谈 jiǎn fù gāo tán

    jiǎngāotán

    俭腹:腹中空空,比喻知识匮乏。腹中知识匮乏,却喜欢高谈阔论。 【查看详细解释
  • 困知勉行 kùn zhī miǎn xíng

    kùnzhīmiǎnxíng

    困知:遇困而求知;勉行:尽力实行。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查看详细解释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是为加强网络直播营销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直播营销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