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鱼 dài yú

    dài

    白带鱼的别名。见『白带鱼』条。 【查看详细解释
  • 白鱼 bái yú

    bái

    1.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体小色银白,尾毛有三。会蛀蚀衣物﹑书籍。或称为『壁鱼』﹑『蠹虫』﹑『蠹鱼』﹑『衣鱼』。2.白带鱼的别名。见『白带鱼』条。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鸡冠花 【明朝】 【文】 李时珍

    气味 (苗、子、花)甘、凉、无毒。 主治 吐血不止。用白鸡冠花,在醋中浸煮七次,取出,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 便血。用鸡冠花、椿根皮,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黄芪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痔久转瘘。用鸡冠花、风眼草,各一两,加水二碗煎汤多洗。 下血脱肛。用白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加糊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又方:白鸡冠花(炒),棕榈灰、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月经不止。用红鸡冠花一味晒干研细。每服二钱,空心服,酒调下。忌食鱼腥…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 【唐朝】 【诗】 席元明

    日惟上巳,时亨有巢。中尊引桂,芳筵藉茅。书僮橐笔,膳夫行炰。烟霏万雉,花明四郊。沼蘋白带,山花紫苞。同人聚饮,千载神交。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早发赴洞庭舟中作 【唐朝】 【诗】 白居易

    阊门曙色欲苍苍,星月高低宿水光。棹举影摇灯烛动,舟移声拽管弦长。渐看海树红生日,遥见包山白带霜。出郭已行十五里,唯消一曲慢霓裳。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沙参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白参、知母、羊乳、羊婆奶、铃儿草、虎须、苦心。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肺热咳嗽。用沙参半两,水煎服。 突然发疝(小腹及阴中绞痛,自法出,几欲死)。用沙参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妇女白带。用沙参研细,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 妇女病 fù nǚ bìng

    bìng

    妇女特有的病症。如白带、经痛。 【查看详细解释
  • 子宫颈癌 zǐ gōng gěng ái

    gōnggěngái

    病名。为目前台湾最常见的妇女癌症。它与子宫颈炎、子宫颈糜烂、撕裂和配偶包皮污垢有关,通常有分泌含血的白带、阴道异常出血,下腹疼痛,阴部皮肤变色等症状。定期检查为最佳的预防方法。 【查看详细解释
  • 萎蕤 wěi ruí

    wěiruí

    植物名。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一、二尺,生于山野中。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有平行脉。初夏开小筒状花,色白带绿。根茎可制淀粉,或供食用,又可为外用药。 【查看详细解释
  • 蓬莱小蛱蝶 péng lāi xiǎo jiá dié

    pénglāixiǎojiádié

    动物名。产于台湾省中南部亚高山高山森林中。雄蝶翅膀正面黑斑多且明显,背面呈橄榄色。雌蝶翅膀正面白带宽大,背面呈现银白色光泽。 【查看详细解释
  • 带 dài

    dài

    1.系衣服或扎东西所用的长条物。如『衣带』﹑『腰带』﹑『鞋带』。诗经˙卫风˙有狐:『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毛亨˙传:『带,所以申束衣。』亦称为『带子』。2.泛指长条状的物体。如:『海带』﹑『脐带』﹑『光带』﹑『磁带』﹑『输送带』 。3.如:『温带』﹑『热带』﹑『寒带』﹑『亚热带』。4.如:『林带』﹑『高山地带』﹑『沿海一带』。5.一种妇科症状。如:『白带』﹑『赤带』。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6.姓。如战国时有带陀。1.佩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毒作乱而觉。』2.随身携着﹑拿着。如:『自带干粮』﹑『带着钱包』。3.附带﹑连带﹑顺便做。如:『连说带笑』、『记得帮我带口信!』﹑『出去时把门2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狗脊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亦名强 、扶筋、百枝、狗青。 气味 苦、平、无毒(或说微温)。 主治 男子各种风疾。用金毛狗脊,盐泥严封煅红,取出去毛。与苏木、 川乌头(生用),等分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地十丸,温酒盐汤送下。此方名“四宝丹”。 妇女白带。用金毛狗脊(去毛)、白蔹各一两,鹿茸(酒蒸后稍焙)二两,共研为末,加艾煎醋汁,和糯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固精强骨。用金毛狗脊、远志肉、茯神、当归身、等分为末,加熟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 病后脚肿。除…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槐 【明朝】 【文】 李时珍

    气味 槐实:(按:亦称槐角)苦、寒、无毒。 槐花:苦、平、无毒。 槐叶:苦、平、无毒。 主治 木皮、根白皮: 中风身直,有能转动。用槐皮(黄白者)切细,加酒或水六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风虫牙痛。用槐树白皮一把,切细,加酪一升煮过,去渣,放一点盐,含漱。 蠼螋恶疮。用槐白皮浸醋中半日后洗患处。 槐叶: 肠风痔疾。用槐叶一斤,蒸熟晒干,研为末,煎饮代茶。久服还能明目。 鼻气窒塞。水煮槐叶,五升煮成三升,加入葱,豉调和,有煎饮。 槐枝: 风热牙痛。用槐枝烧,烙痛处。 血崩、白带。用槐枝烧灰,每服一匙…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牡荆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黄荆、小荆、楚。 气味 实:苦、温、无毒。 叶:苦、寒、无毒。 根:甘、若、平、无毒。 茎:甘、平、无毒。 主治 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 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甚效。 湿痰白浊。用牡荆子炒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耳聋。用牡荆子泡酒常饮。 叶: 九窍出血。用荆叶捣汁,酒调服二合。 小便尿血。治方同上。 腰脚风湿。用荆叶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 根:各各上风疾。用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 茎:灼疮发热,风牙痛。青…

  • 国学名著《搜神后记》

    《搜神后记》 - 卷十 【魏晋】 【文】 陶渊明

    长沙有人,忘其姓名,家住江边。有女子渚次浣衣,觉身中有异,后不以为患,遂妊身。生三物,皆如鮧鱼。女以己所生,甚怜异之。乃著澡盘水中养之。经三月,此物遂大,乃是蛟子。各有字,大者为 "当洪 ",次者为 "破阻 ",小者为 "扑岸 "。天暴雨水,三蛟一时俱去,遂失所在。后天欲雨,此物辄来。女亦知其当来,便出望之。蛟子亦举头望母,良久方去。经年后,女亡,三蛟子一时俱至墓所哭之,经日乃去。闻其哭声,状如狗嗥。 安城平都县尹氏,居在郡东十里日黄村…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蜀葵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戎葵、吴葵。 气味 (苗)甘、微寒、无毒、滑。(花)咸、寒、无毒。(子)甘、冷、无毒。 主治 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 小便尿血用蜀葵茎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肠胃生痈(即内痈。败血腥秽,脐腹冷痛)。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共研为末,加溶化了的黄蜡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怀忠丹”。脓血排尽后,宜服“十宣散”补养身体。 诸疮肿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捣烂,加水调稠贴患处。 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冬瓜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白瓜、水芝、地芝。 气味 白冬瓜:甘、微寒、无毒。 瓜练:甘、平、无毒。 白瓜子:甘、平、无毒。 主治 白冬瓜: 1、消渴不止。冬瓜一枚,削皮,埋湿地中一日,取出破开,饮其汁水。或将瓜烧熟,绞汁饮服亦可。 2、浮肿喘满。用大冬瓜一枚,切盖去瓤,填入赤小豆,加盖封固,晒干、埋糯糠中火煨,火尽后,取瓜切片,同豆焙干为末,加水、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汤送下。一天服三次,以小便畅通为度 3、痔疮肿痛。用冬瓜煎汤洗。 4、热毒、痱子。用冬瓜切片摩涂。 瓜练(瓜瓤): 1、消渴烦乱…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椿樗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香者名椿,臭者名樗。山樗名栲、虎目树、大眼桐。 气味 (白皮及根皮)苦、温、无毒。 主治 小儿疳疾。用椿白皮晒干,取二两研末,另以粟米淘净,研成浓汁,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十岁小儿可服三、四丸,米汤送下。其他年龄的小儿酌量加减。另外,还以丸纳竹筒中,吹入鼻内。 休息痢(日夜泻痢,腥臭不可近,脐腹疼痛)。用椿根白皮诃黎勒各半两,丁香三十个,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又方:用椿根白皮,水漂三日,去黄皮,焙为末。每一两,加木香二钱,以粳米饭调药成丸。每服一钱二…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稻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杜、糯。(本草所指的稻,去指糯而言)。 气味 淘糯米水:甘、凉、无毒。 稻米:苦、温、无毒(一说味甘)。 主治 稻米: 霍乱烦渴。用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 消渴饮水。治方同上。 下痢禁口。用糯谷一程式,炒出白花,去壳,以姜汁拌湿,再炒为末。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三服即可止痢。 鼻血不止。用糯米微炒黄,研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同时海外侨胞末少许入鼻中。此方名“独圣散”。 自汗不止。用糯米、小麦麸同炒,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或煮猪肉蘸末食。 白带。用糙糯米、花…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韭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草钟乳、起阳草。 气味 韭:辛、微酸、温、涩、无毒。 韭子:辛、甘、温、无毒。 主治 胸痹急痛(痛如锥刺,不能俯仰,自汗)。用生韭或根五斤,洗净捣汁服。 阴阳易病(男子因房事不慎,引起阴部肿大,小腹 绞痛,头重眼花)。用鼠尿十四粒、韭根一大把,同煮开,去渣,再煮开二次,温服,得汗即愈,无汗可再服一剂。 伤寒劳复(按:指伤寒病后,身体未复原而性交,引起旧病复发)。治方同上。 喘息欲绝。取韭汁一升饮下。 盗汗。用韭根四十九根。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消渴。有徘苗或炒或作汤。日食三、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