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bìnggāohuāng

    膏,中医上指心下脂肪。肓,膈上薄膜。膏肓相传是身体内药力所不及的地方。病入膏肓指人病重,无药可救。语本左传˙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镜花缘˙第十三回:『贱妾之恙,虽得女儿取参略延残喘,奈病入膏肓,不啻风中之烛。』后比喻事情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歧路灯˙第二十回:『热肠动处真难默,冷眼觑时便欲暗;病入膏肓嗟已矣,愿奉宣圣失言箴。』亦作『病染膏肓』﹑『病在膏肓』。[似]不可救药 【查看详细解释
  • 病在膏肓 bìng zài gāo huāng

    bìngzàigāohuāng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查看详细解释
  • 病在膏肓 bìng zài gāo huāng

    bìngzàigāohuāng

    病情沉重,已到无药可救。后比喻事情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见『病入膏肓』条。明˙邵璨˙香囊记˙第二十三出:『便遇秦和医国手,只恐他病在膏肓怎救。』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金匮真言论 【汉朝】 【文】 佚名

    黄帝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

  • 膏肓 gāo huāng

    gāohuāng

    1.人体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分。旧说以为是药效无法达到的地方,故引申为病症已达难治的阶段。西游记˙第十回:『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2.比喻百姓的痛苦。唐˙杜甫˙壮游诗:『大军载草草,凋瘵满膏肓。』3.位于肩背部的穴道,约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起下方外侧三寸处的穴道。指压按摩膏肓,可具治拧筋、喘息、心窝痛、疲劳等疗效。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huāng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ynef

    【基本释义】肓huāng中医指心下膈上的部位:膏肓(中国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和膈膜之间为“肓”,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所以“病入肓肓”是指病重到无法医治了)。笔画数:7;部首:月;笔顺编号:4152511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长刺节论 【汉朝】 【文】 佚名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 阴刺,入一傍四处。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藏,迫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藏,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 病在少腹有积,刺皮(骨盾)以下,至少腹而止;刺侠脊两傍四椎间,刺两髂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 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

  • 病染膏肓 bìng rǎn gāo huāng

    bìngrǎngāohuāng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查看详细解释
  • 泉石膏肓 quán shí gāo huāng

    quánshígāohuāng

    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查看详细解释
  • 泉石膏肓 quán shí gāo huāng

    quánshígāohuāng

    语出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者。』意指喜爱山水风景成癖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五˙王摩诘:『余顷年登山临水,未尝不读王摩诘诗,固知此老胸次,定有泉石膏肓之疾。』 【查看详细解释
  • 病染膏肓 bìng rǎn gāo huāng

    bìngrǎngāohuāng

    病情沉重,无药可救。比喻事情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见『病入膏肓』条。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风雨秋堂套˙赚:『真个崔张不让,命该雕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查看详细解释
  • 肓 huāng

    huāng

    人体心脏下﹑横隔膜上的部位,古代认为是药力无法到达的地方。如:『病入膏肓』。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晋书˙卷五十六˙孙楚传:『夫疗膏肓之疾者,必进苦口之药。』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三·脉法解·寸口人迎脉法 【文】 黄元御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候五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府。以太阴为五藏之首,阳明为六府之长也。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府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口小而人迎大。《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一·长刺节论 【文】 杨继洲

    歧伯曰:“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阴刺,入一旁四处,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脏,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刺俞之要,发针而浅出血。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病在少腹有积,刺皮牦以下,至少腹而止;刺侠脊两旁四椎间,刺两髂髎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

  • 入室操戈 rù shǐ cāo gē

    shǐcāo

    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查看详细解释
  • 操矛入室 cāo máo rù shì

    cāomáoshì

    比喻深入了解对方,找出其纰漏,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终始 【汉朝】 【文】 佚名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谨奉天道,请言终始。 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一·调经论 【文】 杨继洲

    黄帝问曰:“有余不足,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歧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喜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上下谓膈上下。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歧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禁服 【汉朝】 【文】 佚名

    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所谓也。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束之奈何?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于学若细子。细子恐其散于后世,绝于子孙,敢问约之奈何?黄帝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问也,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 雷公再拜而起曰:请闻命于是也,乃斋宿三日而请曰: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黄帝乃与俱入斋室,割臂歃血,黄帝亲祝曰:今日…

  • 国学名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官针 【汉朝】 【文】 佚名

    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为大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亦复为败。失针之宜。大者泻,小者不移。已言其过,请言其所施。 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针于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取以圆针于病所。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俞。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针。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圆利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病在中者,取以长针。病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