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喉舌 hóu shé

    hóushé

    1.咽喉与口列2.比喻掌握机要,负责传达国君命令的重要官员。诗经˙大雅˙烝民:『出纳王命,王之喉列』汉˙扬雄˙尚书箴:『出入王命,王之喉列』3.比喻口才﹑言辞。唐˙刘知几˙史通˙卷十八˙杂说下:『昔魏史称朱异有口才、挚虞有笔才,故知喉舌翰墨,其辞本异。』4.比喻代言人。如:『民意代表是人民的喉列』5.比喻要害之处或交通要道。南齐书˙卷四十八˙刘绘传:『南康是三州喉再应须治干。』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hóu

    部首:

    笔画:12画

    五笔:kwnd

    【基本释义】喉hóu颈的前部和气管相通的部分,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内有声带,又是发音器官(通称“喉头”):喉咙。喉舌(a.泛指说话的器官;b.喻代言人,如“报纸是人民的喉喉”;c.喻险要的地方,如“居庸关乃扼守京城之喉喉”.;d.古喻国家的重臣,特指御史之类的谏官)。笔画数:12;部首:口;笔顺编号:251325131134
  • 国学名著《诗经》

    《诗经》 - 烝民 【先秦】 【诗】 佚名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

  • 反正拨乱 fǎn zhèng bō luàn

    fǎnzhèngluàn

    治理乱世,使之恢复安定、正常。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周尚书赴滑台 【唐朝】 【诗】 张祜

    楚谣襦袴整三年,喉舌新恩下九天。鼓角雄都分节钺,蛇龙旧国罢楼船。昆河已在兵钤内,堂柳空留鹤岭前。多病无由酬一顾,鄢陵千骑去翩翩。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走马使 【唐朝】 【诗】 张祜

    新样花文配蜀罗,同心双带蹙金蛾。惯将喉舌传军好,马迹铃声遍两河。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江西周尚书赴滑台 【唐朝】 【诗】 陈陶

    楚谣襦袴整三千,喉舌新恩下九天。天角雄都分节钺,蛟龙旧国罢楼船。昆河已在兵钤内,棠树空留鹤岭前。多病无因酬一顾,鄢陵千骑去翩翩。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早莺 【唐朝】 【诗】 齐己

    何处经年閟好音,暖风催出啭乔林。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藏雨并栖红杏密,避人双入绿杨深。晓来枝上千般语,应共桃花说旧心。

  • 止恶扬善 zhǐ è yáng shàn

    zhǐèyángshàn

    遏阻为非作歹,阐扬好人好事。如:『新闻报导具有止恶扬善,为民喉舌的功能。』 【查看详细解释
  • 腻格格 nì gé gé

    非常油腻,使人不舒服。金瓶梅˙第五十三回:『又连忙把酒过下去,喉舌间只觉有些腻格格的。』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哭李尚书 【唐朝】 【诗】 杜甫

    漳滨与蒿里,逝水竟同年。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相知成白首,此别间黄泉。风雨嗟何及,江湖涕泫然。修文将管辂,奉使失张骞。史阁行人在,诗家秀句传。客亭鞍马绝,旅榇网虫悬。复魄昭丘远,归魂素浐偏。樵苏封葬地,喉舌罢朝天。秋色凋春草,王孙若个边。

  • 拙口钝腮 zhuō kǒu dùn sāi

    zhuōkǒudùnsāi

    形容不会说话,拙于言辞。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哥的那喉舌,何人敢及?古者有随何﹑蒯通﹑苏秦,虽为舌辩之士,若是见了哥,也拱手回容。他岂敢开口?量你兄弟拙口钝腮,真乃蛆皮而已。』西游记˙第四十三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亦作『拙口笨腮』、『拙口钝辞』。 【查看详细解释
  • 魂飞魄散 hún fēi pò sàn

    húnfēisàn

    1.魂魄离体。比喻死亡。西游记˙第四十一回:『可怜气塞胸堂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2.比喻非常恐惧害怕。三国演义˙第一○四回:『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撇戟 ,各逃性命。』红楼梦˙第四十四回:『那小丫头已经吓的魂飞魄散,哭着,只管碰 头求饶。』亦作『魄散魂飞』、『魂飘魄散』、『魂飞魄丧』、『魂销魄散』。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蓑荷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覆菹、 草、 苴、 苴、嘉草。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 主治 喉舌疮烂。用 荷根泡酒半日,取汁含漱。 吐血、痔血。用 荷根一把,捣汁三升内服。 月经不调。用 荷根,切细,加水煎取二升,再加一点酒,空心服。 受寒声哑。用 荷根二两,捣烂取汁,加酒一碗,和匀,细细饮服。 伤寒时症(温病初起,头痛,发热,脉盛)。用 荷根、叶一起捣烂,榨汁服三至四升。 杂物入目。用白 荷根取心捣出汁,取汁滴入目中,杂物自出。…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楼梧约奏魏 【汉朝】 【文】 刘向

    楼梧约秦、魏,将令秦王遇于境。谓魏王曰:“遇而无相,秦必置相。不听之,则交恶于秦;听之,则后王之臣,将皆务事诸侯之能令于王之上者。且遇于秦而相秦者,是无齐也,秦必轻王之强矣。有齐者,不若相之,齐必喜,是以有雍者与秦遇,秦必重王矣。”…

  • 旗亭画壁 qí tíng huà bì

    tínghuà

    唐代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一日于旗亭饮酒,听梨园伶人唱歌,私约以诗作被唱的多寡来定三人作品的高下,并各自在墙上做一记号。后因王之涣的凉州词为最出色的伶人所唱,而略胜一筹。见唐˙薛用弱˙集异记˙卷二˙王之涣。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周礼》

    《周礼》 - 虎贲氏/道右 【先秦】 【文】 周公旦

    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王在国,则守王宫。国有大故,则守王门。大丧,亦如之。及葬,従遣车而哭。适四方使,则従士大夫。若道路不通,有征事,则奉书以使于四方。 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左八人,右八人。车止,则持轮。凡祭祀、会同、宾客,则服而趋。丧纪则衰葛执戈盾。军旅,则介而趋。 节服氏掌祭祀朝觐衮冕,六人维王之大常。诸侯则四人,其服亦如之。郊祀裘冕,二人执戈,送逆尸従车。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大丧,先。及墓,入圹…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上韦左相二十韵 【唐朝】 【诗】 杜甫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豫樟深出地,沧海阔无津。北斗司喉舌,东方领搢绅。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独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邻。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回首驱流俗,生涯

  • 国学名著《孟子》

    《孟子》 - 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先秦】 【文】 孟子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五国约而攻秦 【汉朝】 【文】 刘向

    五国约而攻秦,楚王为从长,不能伤秦,兵罢而留于成皋。魏顺谓市丘君曰:“五国罢,必攻市丘,以偿兵费。君资臣,臣请为君止天下之攻市丘。”市丘君曰:“善。”因遣之。 魏顺南见楚王曰:“王约五国而西伐秦,不能伤秦,天下且以是轻王而重秦,故王胡不卜交乎?”楚王曰:“奈何?”魏顺曰:“天下罢,必攻市丘以偿兵费。王令之匆攻市丘。五国重王,且听王之言而不攻市丘;不重王,且反王之言而攻市丘。然则王之轻重必明矣。”故楚王卜交而市丘存。…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对孙俊平律师来说,做一个侠行天下之人是儿时的梦想。除本职工作外,她每年还会办理多起法律援助案件,不计报酬,只为公益。从业10年来,多次被评为被评为“海淀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