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会 zhào huì

    zhàohuì

    1.通知、知会。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匡超人递个眼色与他,那童生是照会定了的,使不归号,悄悄站在黑影里。』2.宋史˙卷九十三˙河渠志三:『访闻先朝水官孙民先,元佑六年水官贾种民各有河议,乞取索照会。』3.执照、凭证。恨海˙第七回:『你这里有甚么贵重东西?要到那里去?你说了,兵头给你照会,送你出境。』4.察照知会。指外交部对外国使节,或是各省长官对外国领事所递交的一种外交文书。亦即一国政府将彼此相关的某一事件的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亦称为『通牒』﹑『外交照会』。 【查看详细解释
  • 打照会 dǎ zhào huì

    zhàohuì

    打招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我家未知道我回,又未与娘家打照会,便私下住在此两日,无人知觉。』荡寇志˙第二十五回:『原来他看到这个人了,倒也妙极,只可惜不及打照会。』 【查看详细解释
  • 通牒 tōng dié

    tōngdié

    两国交换意见或由一国通知对方,要求对方答复的外交文书。如:『最后通旸。亦称为『照会』﹑『外交照会』。 【查看详细解释
  • 在此存照 zài cǐ cún zhào

    zàicúnzhào

    立下文字,存以查考。为契约、照会、布告等文书字据的习惯用语。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具有一纸执凭公文,在此存照。』 【查看详细解释
  • 外交照会 wài jiāo zhào huì

    wàijiāozhàohuì

    察照知会。指外交部对外国使节,或各省长官对外交领事所递交的一种外交文书。亦即一国政府将彼此相关的某一事件的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亦称为『通旸﹑『照会』。 【查看详细解释
  • 打个照会 dǎ ge zhào huì

    gezhàohuì

    示意通知。如:『你来的时候,先跟我打个照会。』 【查看详细解释
  • 援照 yuán zhào

    yuánzhào

    援引依照现成的例子。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臣当经办文照会英国外部,援照公法及各国常例,声明中国可派领事官,分驻英国属境。』 【查看详细解释
  • 支会 zhī huì

    zhīhuì

    通知照会。喻世明言˙卷三十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又支会平江一路,用兵邀截,以防走逸。』警世通言˙卷十一˙苏知县罗衫再合:『即刻行个文书,支会山东抚按,着落王尚书身上要强盗徐能、徐用等。』亦作『知会』。 【查看详细解释
  • 立此存照 lì cǐ cún zhào

    cúnzhào

    立下文字,存以查考。为契约、照会、布告等文书字据的习惯用语。 【查看详细解释
  • 知会 zhī huì

    zhīhuì

    通知照会。醒世恒言˙卷二十六˙薛录事鱼服证仙:『只合与他们知会,同携一尊,为避暑之宴。』红楼梦˙第十七回:『贾珍先去园中知会众人。』亦作『支会』。 【查看详细解释
  • 知照 zhī zhào

    zhīzhào

    1.知会、照会。儒林外史˙第五十一回:『祁太爷道:「何以不见知照?」』文明小史˙第六十回:『便吩咐门上,知照他们所有由各处荐来愿当出洋随员的,尽两日内来见。』2.旧式公文用语。知悉之意,多用于下行文。如:『令行知照』。[似]1.通知、关照 【查看详细解释
  • 门户开放政策 mén hù kāi fàng zhèng cè

    ménkāifàngzhèng

    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美国国务卿海约翰(JohnHay)分别照会英﹑德﹑俄﹑法﹑日﹑义六国,主张尊重中国主权,开放列强在中国势力范围的门户,使各国经济机会均等,公元一九二二年华盛顿会议据以制订九国公约,称为『门户开放政策』。 【查看详细解释
  • 备忘录 bèi wàng lù

    bèiwàng

    1.记载各种事项,来帮助记忆的本子,称为『备忘录』。2.一种国际外交的非正式文件。主要在提醒对方,不要忘了某事件的各要点,及帮助己方在作口头说明时勿有遗漏。提出备忘录,系由代表亲自面交对方,在文件上签下时间﹑地点即可。其性质较照会简单。 【查看详细解释
  • 短盘 duǎn pán

    duǎnpán

    1.短距离的车马运载,称为『短盘』。因中途住宿,可不必担负马夫的食宿,旅费较省。野叟曝言.第五十一回:『飞步追上,照会定了,雇着短盘,或前或后,相傍同行。』2.长途旅行,行一程休息一下,称为『短盘』。警世通言˙卷十一˙苏知县罗衫再合:『苏雨领命,收拾包裹,陆路短盘,水路搭船,不则一月,来到兰溪。』 【查看详细解释
  • 节略 jié,jiē lüè

    jié,

    1.纲要、摘要。如:『这是演讲稿的节略,你不妨参考看看。』2.简要、简略。如:『由于时间有限,他向大家节略陈述了事实一遍。』3.一种外交文书。用书面略述事情的大要,其重要性次于照会。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因在袖里拿出一个节略来递与杜少卿,叫家人把那两封银子交与杜老爷家人带去。』[似]2.节减、省略[反]1.详尽 【查看详细解释
  • 照 zhào

    zhào

    1.映射。如:『照耀』、『阳光照在窗户上。』2.投映。如:『照镜子』。3.比拟、依据。如:『仿照』、『照猫画虎』、『比照办理』、『照本宣科』。4.比对、核对。如:『对照』。5.通知。如:『照会』、『关照』。6.向着、对着。如:『照头一棍』、『照着敌人开枪』。7.看、顾。如:『照顾』、『照应』、『照料』。8.知晓。如:『心照不宣』。三国志˙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传:『臣闻骐骥长鸣 ,则伯乐照其能;卢狗悲号,则韩国知其才。』9.摄取影像。如:『照相』、『这张像片是新照的。』1.日光。如:『夕照』、『残照』。2.像片。如:『近照』、『玉照』。3.凭证。如:『执照』、『护照』。喻世明言˙卷三十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申 公道:「钱却有,何以为照?」』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zhào

    部首:

    笔画:13画

    五笔:jvko

    【基本释义】照zhào光线射在物体上:日照。照耀。照射。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或其他人物的影像:照镜子。摄影:照相。拍照。画像或相片:小照。写照。看顾:照管。照顾。按着,依着:依照。遵照。照搬。照本宣科。凭证:护照。牌照。执照。知晓:心照不宣。肝胆相照。通知,通告:知照。照会。对着,向着:照壁。照敌人开枪。查对:对照。查照。笔画数:13;部首:灬;笔顺编号:2511532514444
  • 国学名著《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 - 第五十七回 【文】 李伯元

    惯逢迎片言矜秘奥办交涉两面露殷勤话说湖南抚台本想借着这回课吏振作一番,谁知闹来闹去仍旧闹到自己亲戚头上,做声不得,只落得一个虎头蛇尾。后来又怕别人说话,便叫人传话给首府,叫他斟酌着办罢。首府会意,回去叫人先把那个枪手教导了一番话,先由发审委员问过两堂,然后自己亲提审问。首府大人假装声势,要打要夹,说他是个枪手。只顾言东语西,不肯承认。在堂的人都说他是个疯子。首府又问:“这人有无家属?”就有他一个…

  • 国学名著《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 - 第五十八回 【文】 李伯元

    大中丞受制顾问官洋翰林见拒老前辈且说驻京外国公使接到领事的禀帖,一想这事一定要争的,便先送了一个照会到总理衙门,叫这些总理各国事务大人们照办。列位看官是知道的:中国的大臣,都是熬资格出来的。等到顶子红了,官升足了,胡子也白了,耳朵也聋了,火性也消灭了。还要起五更上朝,等到退朝下来,一天已过了半天,他的精神更磨的一点没有了。所以人人只存着一个省事的心:能够少一桩事,他就可多休息一回。倘在他精神委顿…

  • 国学名著《金瓶梅》

    《金瓶梅》 - 第七十回 老太监引酌朝房 二提刑庭参太尉 【清朝】 【文】 兰陵笑笑生

    诗曰: 帝曰简才能,旌贤在股肱。 文章体一变,礼乐道逾弘。 芸阁英华人,宾门[宛鸟]鹭登。 恩筵过所望,圣泽实超恒。 话说西门庆自此与李桂姐断绝不题。却说走差人到怀庆府林千户处打听消息,林千户将升官邸报封付与来人,又赏了五钱银子,连夜来递与提刑两位官府。当厅夏提刑拆开,同西门庆先观本卫行来考察官员照会,其略曰: 兵部一本,尊明旨,严考核,以昭劝惩,以光圣治事:先该金吾卫提 督官校太尉太保兼太子太保朱题前事,考察禁卫官员,除堂上官自陈外, 其余两厢诏狱缉捕、内外提刑所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官,各挨次……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对孙俊平律师来说,做一个侠行天下之人是儿时的梦想。除本职工作外,她每年还会办理多起法律援助案件,不计报酬,只为公益。从业10年来,多次被评为被评为“海淀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