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法界 sì fǎ jiè

    jiè

    中国佛教华严宗基本教义之一。谓对万有的四种认识层次。一、事法界,指一般凡夫把现象当作真实存在的认识层次;二、理法界,指见知现象都是条件组成,其实都是空性的认识层次;三、理事无碍法界,指由空理的见知,进而消融现象真实感的认识层次;四、事事无碍法界,指因空理的实证而体悟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含容,彼此之间没有障碍的认识层次。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一:『统四法界为一真如。』 【查看详细解释
  • 一行三昧 yī háng sān mèi

    hángsānmèi

    佛教修行者的一种修行境界。修行者先是专心念一佛名,然后是生起诸佛的心境,进而知道离心无佛,将心系缘法界,安住在一切平等,没有障碍,没有形相的襌定境界。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查看详细解释
  • 法界 fǎ jiè

    jiè

    佛教用语:(1)构成现象的法则。和空性、真如、实际同义。辩中边论˙卷上:『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2) 十八界之一,佛教将一切存在分成十八韹法界为其中一颜谓属于心智所觉察的对象。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二:『六识、意界及法界,摄属心所法,名有所缘,能取境故。』[反]俗界 【查看详细解释
  • 十如是 shí rú shì

    shíshì

    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指佛所证悟的内容,也就是诸法的实相。如是,指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十项。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二上:『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 【查看详细解释
  • 华严宗 huá yán zōng

    huáyánzōng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华严经为该宗教义的依据,故称为『华严宗』。实际创始人是法藏,但传统上以杜顺为初祖。在判教上尊华严经为最高经典,并从华严经的思想,发展出法界缘起、十玄、四法界、六相圆融的学说,发挥事事无碍的理论。此派从盛唐立宗,至武宗灭佛后,逐渐衰微。又法藏受封贤首国师,故此宗或称为『贤首宗』。 【查看详细解释
  • 俗界 sú jiè

    jiè

    俗世。如:『修道者的气质迥异于俗界的人。』[反]法界、天界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和禅月大师见赠 【唐朝】 【诗】 罗隐

    高僧惠我七言诗,顿豁尘心展白眉。秀似谷中花媚日,清如潭底月圆时。应观法界莲千叶,肯折人间桂一支。漂荡秦吴十馀载,因循犹恨识师迟。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奉酬袁使君高寺院新亭对雨 【唐朝】 【诗】 皎然

    兹亭迹素浅,胜事并随公。法界飘香雨,禅窗洒竹风。浮烟披夕景,高鹤下秋空。冥寂四山久,宁期此会同。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早秋降诞日献寿二首应制 【唐朝】 【诗】 广宣

    秋蓂开六叶,元圣诞千年。绕殿祥风起,当空瑞日悬。道光中国主,人识大罗仙。敢赞无疆寿,香花上法筵。瑞烟薰法界,真偈启仁王。看献千秋乐,千秋乐未央。

  • 唵 ǎn

    ǎn

    1.含。玉篇˙口部:『唵,含也。』2.用手进食。广韵˙上声˙感韵:『唵,手进食也。』佛教梵咒发语词。西游记˙第六十五回:『行者急了,却捻个诀,念一声「唵嚂静法界,干元亨利贞」的咒语。』表怀疑的语气。如:『唵!请你再说一遍。』 【查看详细解释
  • 圆融 yuán róng

    yuánróng

    佛教用语。指没有矛拾障碍的境界。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 【查看详细解释
  • 尘剎 chén chà

    chénchà

    像尘埃那么多,数也数不尽的佛国。华严经旨归˙说经佛:『卢舍那佛显法界身云,业用无边周侧如上,一一尘剎,一一念劫摄生威仪。』 【查看详细解释
  • 大乘起信论 dà shèng qǐ xìn lùn

    shèngxìnlùn

    佛教典籍。一卷。此论古来多认为是古印度马鸣造,真谛译。但近代学者则认为是齐梁人所撰。内容主要在阐述心具有导致轮回烦恼和归入清净法界的双重性质,此为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典籍之一。 【查看详细解释
  • 天龙八部 tiān lóng bā bù

    tiānlóng

    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干闼婆、紧那罗、摩罗迦八类佛教的护法神。佛名经.卷二十九:『一切圣贤、天龙八部、法界众生。』或称为『八部众』。 【查看详细解释
  • 无尽缘起 wú jìn yuán qǐ

    jìnyuán

    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基本教义之一。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真如本性随缘而生起,自在无穷,一切现象都是互相包含,互不妨碍。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圆融法界,无尽缘起。』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壁上诗二首 【唐朝】 【诗】 丰干

    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逍遥绝无闹,忘机隆佛道。世途岐路心,众生多烦恼。兀兀沈浪海,漂漂轮三界。可惜一灵物,无始被境埋。电光瞥然起,生死纷尘埃。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论心话明月,太虚廓无碍。法界即无边,一法普遍该。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永遇乐 【宋朝】 【词】 佚名

    万法由心,应观法界,一切心造。老子瞿昙,同归去揆,不离心是道。自从识得,坎离交济,炼药粗知昏晓。云腾雨飞,蟾宫兔走,丹阙更无烦恼。气中真液,液中真气,和合不多不少。种出黄芽,炼成赤水,龙虎交围绕。七返九还,工夫到后,还我旧时年少。待三千、功圆行满,恁时是了。

  • 国学名著《地藏经》

    《地藏经》 - 校量布施功德缘 【文】 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说之。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吾今于忉利天宫一切众会,说阎浮提布施较量功德轻重,汝当谛听,吾为汝说。 地藏白佛言:我疑是事,愿乐欲闻。 佛告地藏菩萨: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是…

  • 沈尹默 shěn yǐn mò

    shěnyǐn

    人名。(公元1883~1971)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书法家兼诗人。早年留学日本,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五四运动时,从事新文化革命运动。长于书法,尤以行书著名。风格清劲典雅,倡导以腕行笔,不主张模拟,对书理、书论多所阐发,对近代书法界有深刻的影响。着有历代名家书法经验谈辑要释义、二王法书管窥。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杂诗 【唐朝】 【诗】 庞蕴

    未识龙宫莫说珠,识珠言说与君殊。空拳只是婴儿信,岂得将来诳老夫。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法生同日了,来去在虚行。寄语修道人,空生慎勿生。如能达此理,不动出深坑。神识苟能无挂碍,廓周法界等虚空。不假坐禅持戒律,超然解脱岂劳功。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偕。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青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焰水无鱼下底钩,觅鱼无处笑君愁。可怜谷隐老禅伯,被唾如何见亦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