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唐朝】 【诗】 杜甫

    汩汩避群盗,悠悠经十年。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转石惊魑魅,抨弓落狖鼯。真供一笑乐,似欲慰穷途。

  • 汩汩 gǔ gǔ

    1.状声词。形容波浪声。汉˙枚乘˙七发:『怳兮忽兮,聊兮栗兮,混汩汩兮。』2.比喻文思勃发。唐˙韩愈˙答李翊书:『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3.比喻事情演进不已。唐˙韩愈˙流水诗:『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 【查看详细解释
  • 滔滔汩汩 tāo tāo gǔ gǔ

    tāotāo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比喻说话连续不断。 【查看详细解释
  • 构木为巢 gòu mù wéi cháo

    gòuwéicháo

    搭架木枝以作为居巢。传说上古有巢氏教民架木作为居所。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查看详细解释
  • 有巢氏 yǒu cháo shì

    yǒucháoshì

    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教人架木为巢,以便居住。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ijg

    【基本释义】汩gǔ水流的样子:汩流(急流)。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治理,疏通:决汩九川。扰乱:“天公岂物欺,若此汩时序”。涌出的泉水。沉没(m?):汩没(m?)。汩yù迅疾的样子:悲风汩起。笔画数:7;部首:氵;笔顺编号:4412511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补乐歌十首·咸池 【唐朝】 【诗】 元结

    (《咸池》,陶唐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尧德至大,无不备全。凡二章,章四句)元化油油兮,孰知其然。至德汩汩兮,顺之以先。元化浘浘兮,孰知其然。至道泱泱兮,由之以全。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流水 【唐朝】 【诗】 韩愈

    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只言池未满,池满强交流。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忆齐安郡 【唐朝】 【诗】 杜牧

    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终掉尘中手,潇湘钓漫流。

  • 屑 xiè

    xiè

    碎末、粉碴。如:『木屑』、『铁屑』﹑『粉笔屑』。1.研磨成碎片。礼记˙内则:『屑桂与姜。』2.顾惜﹑在乎。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尽心纳忠,不屑毁誉。』3.认为值得的。多与『不』连用,有轻视之意。如:『不屑一顾』。细碎的﹑微小的。槌˙地员:『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文选˙木华˙海赋:『崩云屑雨,浤浤汩汩。』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水调歌头(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韵) 【宋朝】 【词】 李曾伯

    幻出广寒境,罗袜净无尘。素娥风格分明,玉骨水为神。手揽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阅尽古今人。对影且长啸,一酌瓮头春。千万顷,琉璃色,楚天清。庾楼袁舫何事,汩汩主和宾。但见老蟾无恙,不管镜圆钩阙,寒暑任相更。此夕幸无雨,何惜放颜醺。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雨 【唐朝】 【诗】 杜甫

    行云递崇高,飞雨霭而至。潺潺石间溜,汩汩松上驶。亢阳乘秋热,百谷皆已弃。皇天德泽降,焦卷有生意。前雨伤卒暴,今雨喜容易。不可无雷霆,间作鼓增气。佳声达中宵,所望时一致。清霜九月天,仿佛见滞穗。郊扉及我私,我圃日苍翠。恨无抱瓮力,庶减临江费。

  • 流行坎止 liú xíng kǎn zhǐ

    liúxíngkǎnzhǐ

    坎,坑洞,指危险。流行坎止表示乘船顺流而下,遇到险境就停止。语本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比喻人的行止顺应自然,不勉强。宋˙黄庭坚˙赠李辅圣诗:『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元˙刘元˙木兰花慢˙问神仙何处词:『一任流行坎止,又何须、汩汩名利间。』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9画

    五笔:kfkg

    【基本释义】咭jī古同“叽”,象声词。与其他词连用,形容金属的撞击声。咭xī笑的样子。咭qià鼠叫。笔画数:9;部首:口;笔顺编号:251121251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十一·汉二帝治盗 【宋朝】 【文】 洪迈

    汉武帝末年,盗贼滋起,大群至数千人,小群以百数。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光武时,群盗处处并起。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擿,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及以畏懦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唯蔽匿者乃…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浪淘沙慢 【宋朝】 【词】 杨泽民

    禁城外,青青细柳,翠拂高堞。征鼓催人骤发。长亭渐觉宴阕。情绪似丁香千百结。忍重看、手简亲折。听怨举离歌寄深意,新声更清绝。心切。暮天塞草烟阔。正乍裛轻尘,新晴后,汩汩清渭咽。闻西度阳关,风致全别。玉杯屡竭。思故人千里,唯同明月。扶上雕鞍还三叠。那堪第四声未歇。念蟾魄、能圆还解缺。况人事、莫苦悲伤悴艳色。归来复见头应雪。

  • 国学名著《宣室志》

    《宣室志》 - 元载张谓 【文】 张读

    元载布衣时,常与故礼部侍郎张谓友善。贫无仆马,弊衣徒行于陈蔡。一日天暮,忽大风雷,原野曛黑,二人相与诣道左神庙中以避焉。时有盗数辈,皆仗剑佩弧矢匿于庙宇下。元张二人忽见之,惶惧益甚,且虑为其所害。二人即负壁而立,不敢动。俄闻庙中有呼者曰:“元相国、张侍郎且至,群盗当疾去,无有害于贵人。”群盗相目而惊,遂驰去。二人因偕贺:“吾向者以殍死为忧,今日真神人之语也。”且喜且叹。其后,载果相代宗,谓终礼部…

  • 国学名著《宣室志》

    《宣室志》 - 樊宗谅 【文】 张读

    唐樊宗谅为密州刺史,时属邑有群盗,提兵入邑氓殷氏家,掠夺金帛,杀其父子,死者三人。刺史捕之甚急,月余不获。有钜鹿魏南华者,寓居齐鲁之间,家甚贫,宗谅命摄司法掾。一夕,南华梦数人,皆被发,列诉于南华曰,姓殷氏,父子三人,俱无罪而死,愿明公雪其冤。南华曰:“杀汝者为谁?”对曰:“某所居东十里,有姓姚者,乃贼之魁也。”南华许诺,惊寤。数日,宗谅谓南华曰:“盗杀吾氓,且一月矣,莫穷其迹,岂非吏不奉职乎尔…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琵琶行 【唐朝】 【诗】 牛殳

    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秋鸿叫侣代云黑,猩猩夜啼蛮月明。潏潏汩汩声不定,胡雏学汉语未正。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伤心忆得陈后主,春殿半酣细腰舞。黄莺百舌正相呼,玉树后庭花带雨。二妃哭处山重重,二妃没后云溶溶。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一弄思归曲。当时二十四友人,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封泰山乐章·凯安 【唐朝】 【诗】 佚名

    烈祖顺三灵,文宗威四海。黄钺诛群盗,朱旗扫多罪。戢兵天下安,约法人心改。大哉干羽意,长见风云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