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栀子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木丹、越桃、鲜支。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鼻血。用山栀子烧灰吹入鼻中。屡试皆效。 小便不通。用栀子仁十四个、独头蒜一个、盐少许,俣捣烂贴脐上及阴囊,过一会即通。 血淋涩痛。用生栀子不、滑石等分,葱汤送服。 下泻鲜血。用栀子仁烧灰,水送服一匙。 热毒血痢。用栀子十四枚,去皮,捣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一天服三次,疗效显著。亦可用水煎服。 临产下简。用栀子烧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三钱。若上焦热,则连壳用。 热水肿。用栀子烧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三钱。若上焦热。则连壳用。 霍乱…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秋蕊香 【宋朝】 【词】 张耒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阑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蝶恋花 【宋朝】 【词】 程垓

    满路梅英飞雪粉。临水人家,先得春光嫩。楼底杏花楼外影。墙东柳线墙西恨。撷翠揉红何处问。暖入眉峰,已作伤春困。归路月痕弯一寸。芳心只为东风损。

  • 支子 zhī zǐ

    zhī

    1.嫡长子以外的雍及庶子。礼记˙曲礼下:『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国语˙越语上:『支子死,三月释其政。』2.栀子的别名。见『栀子』条。唐˙韩愈˙山石诗:『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 肥。』 【查看详细解释
  • 栀 zhī

    zhī

    植物名。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叶具短柄,对生。夏开白花,有香气。果实椭圆,色黄,可入药,亦可做染料。木质密坚实,可为雕刻用。或称为『栀子』。染色﹑涂饰。唐˙柳宗元˙鞭贾:『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 【查看详细解释
  • 桠杈 yā chà

    chà

    树木两枝分歧的地方。宋˙阮阅˙诗话总归˙幼敏:『蒋堂侍御郎方六岁,父令作栀子花诗曰:「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杈。」』亦作『丫叉』。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zhī

    部首:

    笔画:9画

    五笔:srgb

    【基本释义】栀zhī〔栀子〕a.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白花,有浓香。果实卵形,可入药,亦可作黄色染料。有的地区亦称“水横枝”;b.这种植物的果实。笔画数:9;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33155
  • 国学名著《宣室志》

    《宣室志》 - 柳沂 【文】 张读

    唐河东柳沂者,侨居洛阳。因乘春钓伊水,得巨鱼,挈而归,致于盆水中。先是,沂有婴儿,始六七岁。是夕,沂梦鱼以喙啮婴儿臆。沂悸然而寤,果闻婴儿啼,曰向梦一大鱼啮其臆,痛不可忍,故啼焉。与沂梦同。沂异之,乃视婴儿之臆,果有疮而血。沂益惧。明旦,以鱼投伊水中,且命僧转经画像。仅旬余,婴儿疮愈。沂自后不复钓也。

  • 国学名著《伤寒论》

    《伤寒论》 - 辨阴阳易阐煮劳复病证并治 【汉朝】 【文】 张仲景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裩散主之。 烧裩散方 右取妇人中裩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裩当烧灰。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苦寒) 栀子十四枚(掰,苦寒) 豉一升(绵裹,苦寒) 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复令微似汗。 伤寒…

  • 六出 liù chū

    liùchū

    1.雪花。因雪似花瓣分为六片,故称为『六出』。南朝陈˙徐陵˙绖騝诗:『三晨喜盈尺,六出舞崇花。』唐˙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诗:『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亦称为『六出花』。2.花瓣。因花生六瓣,故称为『六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八˙广动植:『栀子,诸花少六出者,唯栀子花六出。』3.古代妇女有七出之条,犯其中一条则被休弃。唯帝王、诸候之妻,无子不出,称为『六出』。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句下孔颖达˙正义:『天子诸候之妻,无子不出,唯有六出耳。』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窦校书见饯得云中辨江树 【唐朝】 【诗】 张九龄

    江水天连色,无涯净野氛。微明岸傍树,凌乱渚前云。举棹形徐转,登舻意渐分。渺茫从此去,空复惜离群。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奉和圣制龙池篇 【唐朝】 【诗】 张九龄

    天启神龙生碧泉,泉水灵源浸迤延。飞龙已向珠潭出,积水仍将银汉连。岸傍花柳看胜画,浦上楼台问是仙。我后元符从此得,方为万岁寿图川。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唐朝】 【诗】 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同严逸人东溪泛舟 【唐朝】 【诗】 钱起

    子陵江海心,高迹此闲放。渔舟在溪水,曾是敦夙尚。朝霁收云物,垂纶独清旷。寒花古岸傍,唳鹤晴沙上。纷吾好贞逸,不远来相访。已接方外游,仍陪郢中唱。欢言尽佳酌,高兴延秋望。日暮浩歌还,红霞乱青嶂。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投珠于泉 【唐朝】 【诗】 独孤绶

    至道归淳朴,明珠被弃捐。天真来照乘,成性却沈泉。不是灵蛇吐,非缘合浦还。岸傍随月落,波底共星悬。致远终无胫,怀贪遂息肩。欲知恭俭德,所宝在惟贤。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别李季兰 【唐朝】 【诗】 朱放

    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 【唐朝】 【诗】 柳宗元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莲塘 【唐朝】 【诗】 孟迟

    脉脉低回殷袖遮,脸横秋水髻盘鸦。莲茎有刺不成折,尽日岸傍空看花。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戏舸 【唐朝】 【诗】 薛能

    远舸冲开一路萍,岸傍偷上小茅亭。游人莫觅杯盘分,此地才应聚德星。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隋堤 【唐朝】 【诗】 吴融

    搔首隋堤落日斜,已无馀柳可藏鸦。岸傍昔道牵龙舰,河底今来走犊车。曾笑陈家歌玉树,却随后主看琼花。四方正是无虞日,谁信黎阳有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