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65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八十一】 起阏逢困敦五月,尽柔兆摄提格,凡二年有奇。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天?元年(甲子,公元九零四年) 五月,丙寅,加河阳节度使张汉瑜同平章事。 帝宴朱全忠及百官于崇勋殿,既罢,复召全忠宴于内殿。全忠疑,不入。帝曰:“全忠不欲来,可令敬翔来。”全忠?翔使去,曰:“翔亦醉矣。”辛未,全忠东还,乙亥,至大梁。 忠义节度使赵匡凝遣水军上峡攻王建夔州,知渝州王宗阮等击败之。万州刺史张武作铁纟亘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峡”。 六月,李茂贞、王建、李继徽传檄合兵以讨朱全忠。全忠以镇国节度……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64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八十】 起昭阳大渊献二月,尽阏逢困敦闰月,凡一年有奇。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天复三年(癸亥,公元九零三年) 二月,壬申朔,诏:“比在凤翔府所除官,一切停。”时宦官尽死,淮河东监军张承业、幽州监军张居翰、清海监军程匡柔、西川监军鱼全?及致仕严遵美,为李克用、刘仁恭、杨行密、王建所匿得全,斩他囚以应诏。 甲戌,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陆?责授沂王傅、分司。车驾还京师,赐诸道诏书,独凤翔无之。?曰:“茂贞罪虽大,然朝廷未与之绝,今独无诏书,示人不广。”崔胤怒,奏贬之。宫人宋柔等十一人皆韩全诲所献……

  • 朱温 zhū wēn

    zhūwēn

    人名。指五代梁太祖朱全忠。见『朱全忠』条。 【查看详细解释
  • 梁太祖 liáng tài zǔ

    liángtài

    人名。(公元851~912)五代后梁的开国君主朱全忠。见『朱全忠』条。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62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七十八】 起上章?滩,尽重光作噩,凡二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中光化三年(庚申,公元九零零年) 春,正月,宣州将康儒攻睦州,钱?使其从弟?拒之。 二月,庚申,以西川李度使王建兼中书令。 壬申,加威武节度使王审知同平章事。 壬午,以吏部尚书崔胤同平章事,充清海节度使。 李克用大发军民治晋阳城堑,押牙刘延业谏曰:“大王声振华、夷,宜扬兵以严四境,不宜近治城堑,损威望而启寇心。”克用谢之,赏以金帛。 夏,四月,加定难军节度使李承庆同平章事。 朱全忠遣葛从周帅?、郓、滑、魏四镇兵十万击刘仁恭……

  • 铸成大错 zhù chéng dà cuò

    zhùchéngcuò

    唐朝罗绍威任节度使时,请朱全忠为其消灭骄横的牙军。事成,朱全忠仍不撤离,并向罗绍威要求给养,致使其府库一空、兵力衰竭。罗绍威后悔莫及,乃感慨道:『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错,锉刀,双关语指错误。典出资治通鉴˙卷二六五˙唐纪八十一˙昭宣帝天佑三年。后用以比喻造成重大而无法挽回的错误。如:『为偿赌债,他竟做出绑票勒索的勾当,铸成大错!』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63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七十九】 起玄?阉茂,尽昭阳大渊献正月,凡一年有奇。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复二年(壬戌,公元九零二年) 春,正月,癸丑,朱全忠复屯三原,又移军武功。河东将李嗣昭、周德威攻慈、隰,以分全忠兵势。 丁卯,以给事中韦贻范为工部侍郎、同平章事。 丙子,以给事中严龟充岐、汴和协使,赐朱全忠姓李,与李茂贞为兄弟,全忠不从。时茂贞不出战。全忠闻有河东兵,二月,戊寅朔,旋军河中。 李嗣昭等攻慈、隰,下之,进逼晋、绛。己丑,全忠遣兄子友宁将兵会晋州刺史氏叔琮击之。李嗣昭袭取绛州,汴将康怀英复取之。嗣……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61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七十七】 起强圉大荒落,尽屠维协洽,凡三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上乾宁四年(丁巳,公元八九七年) 春,正月,甲申,韩建奏:“防城将张行思等告睦、济、韶、通、彭、韩、仪、陈八王谋杀臣,劫车驾幸河中。”建恶诸王典兵,故使行思等告之。上大惊,召建谕之,建称疾不入。令诸王诣建自陈,建表称:“诸王忽诣臣理所,不测事端。臣详酌事体,不应与诸王相见。”又称:“诸王当自避嫌疑,不可轻为举措。陛下若以友爱含容,请依旧制,令归十六宅,妙选师傅,教以诗书,不令典兵预政。”且曰:“乞散彼乌合之兵,用光麟趾之……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58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七十四】 起屠维作噩,尽重光大渊献,凡三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龙纪元年(己酉,公元八八九年) 春,正月,癸巳朔,赦天下,改元。 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刘崇望同平章事。 汴将庞师古拔宿迁,军于吕梁。时溥逆战,大败,还保彭城。 壬子,蔡将郭?杀申丛,送秦宗权于汴,告朱全忠云:“丛谋复立宗权。”全忠以?为淮西留后。 戊申,王建大破山行章于新繁,杀获近万人,行章仅以身免。杨晟惧,徙屯三交,行章屯?阳,与建相持。 二月,朱全忠送秦宗权至京师,斩于独柳。京兆尹孙揆监刑,宗权于槛车中引首谓揆……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57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七十三】 起强圉协洽四月,尽著雍?滩,凡一年有奇。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下光启三年(丁未,公元八八七年) 夏,四月,甲辰朔,约逐苏州刺史张雄,帅其众逃入海。 高骈闻秦宗权将寇淮南,遣左厢都知兵马使毕师?将百骑屯高邮。时吕用之用事,宿将多为所诛,师?自以黄巢降将,常自危。师?有美妾,用之欲见之,师?不许。用之因师?出,窃往见之。师?惭怒,出其妾,由是有隙。师?将如高邮,用之待之加厚,师?益疑惧,谓祸在旦夕。师?子娶高邮镇遏使张神剑女,师?密与之谋,神剑以为无是事。神剑名雄,人以其善用剑,……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59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七十五】 起玄?困敦,尽阏逢摄提格,凡三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景福元年(壬子,公元八九二年) 春,正月,丙寅,赦天下,改元。 凤翔李茂贞、静难王行瑜、镇国韩建、同州王行约、秦州李茂庄五节度使上言:杨守亮容匿叛臣复恭,请出军讨之,乞加茂贞山南西道诏讨使。朝议以茂贞得山南,不可复制,下诏和解之,皆不听。 王?、李匡威合兵十余万攻尧山,李克用遣其将李嗣勋击之,大破幽、镇兵,斩获三万。 杨行密谓诸将曰:“孙儒之众十倍于我,吾战数不利,欲退保铜官,何如?”刘威、李神福曰:“儒扫地远来,利在……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60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七十六】 起旃蒙单阏,尽柔兆执徐,凡二年。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公元八九五年) 春,正月,辛酉,幽州军民数万以麾盖歌鼓迎李克用入府舍;克用命李存审、刘仁恭将兵略定巡属。 癸未,朱全忠遣其将朱友恭围?州,朱?自郓以兵粮救之,友恭设伏,败之于高梧,尽夺其饷,擒河东将安福顺、安福庆。 己已,以给事中陆希声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希声,元方五世孙也。 壬申,护国节度使王重盈薨,军中请以重荣子行军司马珂知留后事。珂,重盈兄重简之子也,重荣养以为子。 杨行密表朱全忠罪恶,请会易定、……

  • 勒兵 lè bīng

    bīng

    1.使行进中的军队停止。2.整治、指挥军队。汉书˙卷四˙文帝纪:『上亲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吏卒。』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次日,天明,李克用要勒兵攻杀朱全忠。』 【查看详细解释
  • 屯驻 tún zhù

    túnzhù

    驻守。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十月,朱全忠大举击杨行密,到地名清口屯驻。』 【查看详细解释
  • 后梁 hòu liáng

    hòuliáng

    朝代名:(公元907~923)五代诸朝之一。朱全忠篡唐所建。国号梁,建都开封。末帝时,为后唐李存勖所灭。史称为『后梁』。 【查看详细解释
  • 攻伐 gōng fá

    gōng

    攻打讨代。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李克用见那诏书不从起兵之请,终郁郁不平,便有攻伐朱全忠的意。』 【查看详细解释
  • 朱全忠 zhū quán zhōng

    zhūquánzhōng

    人名。(公元851~912)本名温,五代梁砀山人。初从黄巢为盗,降唐后赐名全忠,官至宣武节度使。篡唐称帝,国号梁。后为其子朱友珪所杀,庙号太祖。 【查看详细解释
  • 移书 yí shū

    shū

    致书。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刘交传:『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博士或不肯置对,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克用听从其言,移书谯责朱全忠。』 【查看详细解释
  • 背密 bèi mì

    bèi

    秘密﹑暗中。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恰遇昭义节度史薛志勤薨,背密地引泽州兵马乘夜入潞州城,将州主杀了,投降朱全忠。』 【查看详细解释
  • 薙 tì

    1.除草。宋˙苏轼˙甘露寺诗:『薙草得断碑,斩崖出金棺。』资治通鉴˙卷二六三˙唐纪七十九˙昭宗天复二年:『朱全忠遣人薙城外草以困城中。』2.削发。通『剃』。如:『薙发』。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