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文 cháo xiān wén

    cháoxiānwén

    朝鲜族使用的文字体系。主要有二十四个字母,包括十四个辅音和十个元音符号。辅音符号由曲线和折线组成,元音符号则由横竖和主要笔画两边的短线构成。拼写时以音节为单位组合成字。笔顺从左到右,先上后下。行款直、横行均可。公元一四四六年李朝世宗颁令规定该体系为朝鲜语官方文字体系。但是由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一九四五年以前,朝鲜学者和上层阶级都不使用这种文字。或称为『韩文』。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史记》

    《史记》 - 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 第五十五 【汉朝】 【文】 司马迁

    2003-3-7 集解张晏曰:“朝鲜有湿水、洌水、汕水,三水合为洌水,疑乐浪、朝鲜取名于此也。”索隐案:朝音潮,直骄反。鲜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一音讪。 朝鲜①王满者,故燕人也。②自始全燕时③尝略属真番、④朝鲜,⑤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水为界,⑥属燕。 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⑦聚党千余人,?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水,居秦 故空地上下鄣,⑧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⑨ 注①正义潮仙二音。括地志云:“高骊都平壤城……

  • 北韩 běi hán

    běihán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通称。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的北部。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条。 【查看详细解释
  • 濊貊 huì mò

    huì

    朝鲜族一支,为北貉的一部。汉时居高句丽、沃沮之南,辰韩之北,乐浪之东,东接大海,渠帅封侯。三国六朝时,与中国的关系若断若续,此后其名不见于史册。或作『秽貊』、『薉貊』。 【查看详细解释
  • 谚文 yàn wén

    yànwén

    朝鲜族的文字。通俗使用,有字母二十八,元音十一,子音十七,后来减为二十五。 【查看详细解释
  • 韩国 hán guó

    hánguó

    国名。位于朝鲜半岛。古称高丽或朝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北纬三十八度为界,分裂为南北二韩。南韩成立『大韩民国』,北韩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查看详细解释
  • 朝鲜族 cháo xiān zú

    cháoxiān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人口约有一百九十万。绝大部分是十九世纪以来,自朝鲜半岛迁入的朝鲜移民的后裔。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为胶合语,近蒙古语与满州语的结构,使用朝鲜文。社会以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为基础,近亲、同宗、同姓不婚。信仰萨满教、佛教、道教等。经济以农业为主,擅种水稻、烟叶。盛产苹果梨和人参等贵重药材。 【查看详细解释
  • 朝鲜语 cháo xiān yǔ

    cháoxiān

    朝鲜族使用的语言。系属未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使用人口约一百七十六万。此外主要分布于北韩和南韩。分东北、西北、中部、东南、西南、济州岛等六大方言。有元音和谐现象。辅音中,塞音、塞擦音按松紧和气流性质分为三套,擦音也分松紧。体词有格和数,谓词有态、尊称、时、式和阶称等语法范畴,用追加后加成分的办法表示。句子的主语一般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前,修饰语在被饰词之前。 【查看详细解释
  • 长鼓 cháng gǔ

    cháng

    乐器名:(1)傜族的打击乐器。鼓身木制,腰细而实,两端鼓腔蒙皮。全身涂漆,并有彩绘花纹。演奏时,斜挎胸腰,边用手击奏边跳舞。(2) 朝鲜族的打击乐器。源于古代的细腰鼓。鼓身木制,长约七十公分,鼓腰细而中实,两端为粗而中空的鼓腔。用铁圈蒙牛皮做鼓面,系皮条或绳索,可以调整鼓的音调。演奏时,击带挂于胸前或置于木架上,右手执细长竹制鼓杖敲击,左手大指按鼓框边,其余四指伸直拍击。技法丰富,节奏繁复,多用于长鼓舞、农乐舞及器乐合奏。 【查看详细解释
  • 句骊 gōu lí

    gōu

    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介于黄海、日本海之间。晋˙江统˙徙戎论:『荥阳句骊本居辽东塞外,正始中,幽州刺史毋丘俭伐其叛者之域,可为寒心。』亦称为『高丽』、『朝鲜』。 【查看详细解释
  • 朝鲜海峡 cháo xiān hǎi xiá

    cháoxiānhǎixiá

    海峡名。位于日本九州岛岛与朝鲜半岛间,中有对马岛分隔朝鲜海峡为东西两水道。 【查看详细解释
  • 高丽 gāo lí

    gāo

    国名。在今朝鲜半岛。隋唐时称为『高丽』。亦称为『句骊』、『朝鲜』。又:ㄍㄠㄌ|ˋ16. 【查看详细解释
  • 金字招牌 jīn zì zhāo pái

    jīnzhāopái

    原指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后用以比喻商店资金雄厚,信誉卓著。如:『这家老店可是金字招牌,店里的货品全是一流的。』亦比喻向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孽海花˙第二十五回:『斋却只出使了一次朝鲜,办结了甲申金玉均一案,又曾同威毅伯和日本伊藤博文定了出兵朝鲜彼此知会的条约,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外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 【查看详细解释
  • 新罗 xīn luó

    xīnluó

    国名。古代朝鲜的三个王国之一。相传为赫居世所建,至公元四世纪中叶,成为朝鲜半岛东南的强国。定都庆州,继而与百济、高句丽鼎足而立。七世纪中叶灭百济及高句丽,赶走唐朝军队,几乎一统半岛。后于九世纪衰落,而灭于王氏高丽(王建)。新罗国王十分仰慕中国文化,除派遣子弟至长安留学外,其文字、历法、律令制度、服饰等尽依唐式,唐化程度十分澈底,故亦称为『君子国』。 【查看详细解释
  • 金字招牌 jīn zì zhāo pái

    jīnzhāopái

    旧时店铺为显示资金雄厚而用金箔贴字的招牌。现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比喻名誉好。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hán

    部首:

    笔画:12画

    五笔:fjfh

    【基本释义】1.周朝国名,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 2.姓。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景”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芈姓 1973年湖北当阳赵家湖楚城遗址1号台基出土过一件青铜甬钟,铭文作:“秦王卑命,竞平王之定救秦戎”。 根据新出楚简,李零将铭文中的“竞平王”解读为春秋时期的楚平王,为楚平王的双字谥,他并进一步指出,战国时期的楚国景氏,便是源于楚平王。 2、出自战国时期的齐国,也与公族有关。周敬王时,齐国国君杵臼去世,谥号为景,世称齐景公。他的支庶子孙以他的谥号为姓,也姓景。 周代贵族,生前封爵位,死后有谥号。谥号是一种社会地位与精神荣誉的象征,故贵族的谥号也成为其后裔之姓氏。春秋周敬王时…

  • 拼音: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

    【基本释义】倻yē〔伽( jiā)倻〕见“伽2”。笔画数:10;部首:亻;笔顺编号:3212211152
  • 浿

    拼音: pèi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

    【基本释义】浿pèi〔浿水〕今朝鲜青川江和大同江的古称。笔画数:10;部首:氵;笔顺编号:4412511134
  • 拼音: huì

    部首:

    笔画:16画

    五笔:

    【基本释义】獩huì〔獩??(m?)〕古国名,在今朝鲜北部。笔画数:16;部首:犭;笔顺编号:353212113123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