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偏 yǒu piān

    yǒupiān

    客气的谦词,先于他人享用时而用。通俗常言疏证˙饮食˙有偏引偷鸡梆子腔:『二位哥不吃这么?我得罪,有偏了。』 【查看详细解释
  • 补偏救弊 bǔ piān jiù bì

    piānjiù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查看详细解释
  • 掇菁撷华 duō jīng xié huá

    duōjīngxiéhuá

    掇:拾取;菁:精华。撷:摘取。选取事物的精华。 【查看详细解释
  • 偏 piān

    piān

    姓。如汉代有偏吕。 【查看详细解释
  • 偏盲 piān máng

    piānmáng

    1.瞎了一眼,视野有限。汉书˙卷六十˙杜周传:『少好经书,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为吏。』2.模糊不清。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其月有薄蚀,有珲珥,有偏盲。』 【查看详细解释
  • 螺丝刀 luó sī dāo

    luódāo

    用于拧转装卸螺丝钉的手工具。刀杆由韧性钢制成,刀柄由木材、金属或塑料制成。有偏头螺丝刀、十字槽头螺丝刀等。亦称为『螺丝起子』、『起子』。 【查看详细解释
  • 讥评 jī píng

    píng

    讥讽批评。唐˙韩愈˙送浮屠令纵西游序:『促席接膝,讥评文章。』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虽互相讥评,然各有偏驳。』 【查看详细解释
  • 随才器使 suí cái qì shǐ

    suícái使shǐ

    按照各人的才能,给予适当的工作。金圣叹删本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或笔舌,或刀鎗,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 【查看详细解释
  • 十指连心 shí zhǐ lián xīn

    shízhǐliánxīn

    十根手指头的感觉皆与心相连。明˙汤显祖˙南柯记˙第四十四出:『哎也!焚烧十指连心痛,图得三生见面圆。』后比喻人事物的关系非常密切,或父母对每个子女都一样疼爱。如:『所有的小孩对父母来说都像十指连心,怎会有偏不偏心的问题?』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琴操十首·履霜操 【唐朝】 【诗】 韩愈

    (尹吉甫子伯奇无罪,为后母谮而见逐,自伤作。本词云:朝履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信谗言。孤恩别离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能流顾兮知我冤)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为。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儿寒何衣,儿饥何食。儿行于野,履霜以足。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 【唐朝】 【诗】 元结

    海内厌兵革,骚骚十二年。阳华洞中人,似不知乱焉。谁能家此地,终老可自全。草堂背岩洞,几峰轩户前。清渠匝庭堂,出门仍灌田。半崖盘石径,高亭临极巅。引望见何处,迤逶陇北川。杉松几万株,苍苍满前山。岩高暧华阳,飞溜何潺潺。洞深迷远近,但觉多洄渊。昼游兴未尽,日暮不欲眠。探烛饮洞中,醉昏漱寒泉。始知天下心,耽爱各有偏。陶家世高逸,公忍不独然。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 庸 yōng

    yōng

    1.需要。如:『无庸置疑』。礼记˙内则:『子妇未孝未敬,勿庸疾怨。』老残游记˙第七回:『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想个至良极美的法则。』2.任用、使用。唐˙韩愈˙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3.酬谢。如:『酬庸』。孟子˙尽心上:『惕而不怨,利之而不庸。』1.平常的、普通的。如:『平庸』。易经˙干卦˙九二:『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韩非子˙五蠹:『布帛寻常,庸人不释。』2.愚笨、拙劣的。如:『庸医』。1.功劳。国语˙晋语七:『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郭淮作关中都嫂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2.雇工。韩非子˙五蠹:『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汉书˙卷三十七˙栾布传:『(彭越)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3.姓。如战国时秦国有庸芮。岂。左传˙庄公十四年:『子仪在位,十四年矣;而谋召君者,庸非二乎?』汉˙曹操˙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士有偏短,庸可废乎!』于是。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北史˙卷九˙周孝闵帝本纪:『今踵唐、虞旧典,禅位于周,庸布告尔焉。』(又音)ㄩㄥˊ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 教子篇 【南北朝】 【文】 颜之推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

  • 国学名著《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 铭箴 【南北朝】 【文】 刘勰

    昔帝轩刻舆几以弼违,大禹勒笋?而招谏。成汤盘盂,著日新之规;武王户席,题必诫之训。周公慎言于金人,仲尼革容于欹器,则先圣鉴戒,其来久矣。故铭者,名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慎德。盖臧武仲之论铭也,曰∶“天子令德,诸侯计功,大夫称伐。”夏铸九牧之金鼎,周勒肃慎之?矢,令德之事也;吕望铭功于昆吾,仲山镂绩于庸器,计功之义也;魏颗纪勋于景钟,孔悝表勤于卫鼎,称伐之类也。若乃飞廉有石棺之锡,灵公有夺里之谥,铭发幽石,吁可怪矣!赵灵勒迹于番吾,秦昭刻博于华山,夸诞示后,吁可笑也!详观众例,铭义见矣。 至……

  • 国学名著《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 奏启 【南北朝】 【文】 刘勰

    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奏者,进也。言敷于下,情进于上也。 秦始立奏,而法家少文。观王绾之奏勋德,辞质而义近;李斯之奏骊山,事略而意诬:政无膏润,形于篇章矣。自汉以来,奏事或称“上疏”,儒雅继踵,殊采可观。若夫贾谊之务农,晁错之兵事,匡衡之定郊,王吉之劝礼,温舒之缓狱,,谷永之谏仙,理既切至,辞亦通辨,可谓识大体矣。后汉群贤,嘉言罔伏,杨秉耿介于灾异,陈蕃愤懑于尺一,骨鲠得焉。张衡指摘于史职,蔡邕铨列于朝仪,博雅明焉。魏代名臣,文理迭……

  • 国学名著《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 乐律二 【宋朝】 【文】 沈括

    前世遗事,时有于古人文章中见之。元稹诗有“琵琶宫调八十一,三调弦中弹不出。”琵琶共有八十四调,盖十二律各七均,乃成八十四调。稹诗言“八十一调”,人多不喻所谓。余于金陵丞相家得唐贺怀智《琵琶谱》一册,其序云:“琵琶八十四调。内黄钟、太蔟、林钟宫声,弦中弹不出,须管色定弦。其余八十一调,皆以此三调为準,更不用管色定弦。”始喻稹诗言。如今之调琴,须先用管色“合”字定宫弦下生徵,徵弦上生商,上下相生,终于少商。凡下生者隔二弦,上生者隔一弦取之。凡弦声皆当如此。古人仍须以金石为準,《商颂》“依我磬声”是也…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 【汉朝】 【文】 刘向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 “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而大王不与秦,秦下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于秦。韩入臣,魏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

  • 国学名著《山海经》

    《山海经》 - 海经·大荒西经 【明朝】 【文】 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有五采之鸟,有冠,名曰狂鸟。 有大泽之长山。有白氏之国。 西北海之外,赤水东,有长胫之国。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有双山。 西海之外,大荒…

  • 国学名著《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 才略 【南北朝】 【文】 刘勰

    九代之文,富矣盛矣;其辞令华采,可略而详也。虞、夏文章,则有皋陶六德,夔序八音,益则有赞,五子作歌,辞义温雅,万代之仪表也。商周之世,则仲虺垂诰,伊尹敷训,吉甫之徒,并述《诗》、《颂》,义固为经,文亦足师矣。 及乎春秋大夫,则修辞聘会,磊落如琅?之圃,?耀似缛锦之肆,?敖择楚国之令典,随会讲晋国之礼法,赵衰以文胜从飨,国侨以修辞扌干郑,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善于辞令,皆文名之标者也。 战代任武,而文士不绝。诸子以道术取资,屈宋以《楚辞》发采。乐毅报书辨而义,范雎上书密而至,苏秦历说壮而中,李斯……

  • 国学名著《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 - 颐养部·疗病第六 【文】 李渔

    “病不服药,如得中医。”此八字金丹,救出世间几许危命!进此说于初得病时,未有不怪其迂者,必俟刀圭药石无所不投,人力既穷,而沉疴如故,不得已而从事斯语,是可谓天人交迫,而使就“中医”者也。乃不攻不疗,反致霍然,始信八字金丹,信乎非谬。以予论之,天地之间只有贫生怕死之人,并无起死回生之药。“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旨哉斯言!不得以谚语目之矣。然病之不能废医,犹旱之不能废祷。明知雨泽在天,匪求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