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明 wú míng

    míng

    1.怒火。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平白便发无明,不改从前穷性气!』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亦作『无明火』。2.佛教用语。佛教谓不能了知现象的真实性的原始愚痴。为十二因缘的第一支,是一切烦恼的根源。维摩诘所说经˙卷上:『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 【查看详细解释
  • 无明火 wú míng huǒ

    mínghuǒ

    怒火。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咱心头早发起无明火,这剑头磨的吹毛过,你舌头便是亡身祸。』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句句说着自己毛病,无明火发,忍耐不住抢上去挞的一掌。』亦作『无明』。 【查看详细解释
  • 十二因缘 shí èr yīn yuán

    shíèryīnyuán

    佛教用语。佛教基本理论之一。指构成一切痛苦轮回的十二项要件。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是指对佛法的无知;行是指有意志的行为;识是指死后,由于过去的行为,导致投生的心识;名色是指处在母胎中的身、心(识除外);六处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身体感官和认识对象;触是指感官对现象的接触;受是指接触后产生的感受;爱是指感官接触后生起的欲望;取是指执着;有是指导致轮回的行为。十二缘起之间的关系像环链相扣。老死和一切苦缘于生;生缘于有;有缘于取;取缘于爱;爱缘于受;受缘于触;触缘于六处;六处缘于名色;名色缘于识;识缘于行;行缘于无明。后者决定前者的存在,因此去除无明就没有行,没有行就没有识的投胎,以至生和老死的一切烦恼也灭除。或称为『十二缘起』。 【查看详细解释
  • 佛性 fó xìng

    xìng

    成佛的潜能。五灯会元˙卷七˙长生皎然禅师:『僧问:「古人有言,无明即佛性,烦恼不须除?如何是无明即佛性?」』 【查看详细解释
  • 明文 míng wén

    míngwén

    1.事实规则有文字可以依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郑『礼无明文,则吾不取。』2.正式发布的公文书。如:『明文规定』。3.美善的文章。文选˙班固˙典二『答三灵之蕃祉,展放唐之明文。』文选˙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或曰春秋之作,左传及谷梁无明文。』 【查看详细解释
  • 收撮 shōu cuò

    shōucuò

    1.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师父,你疾快来救我,这公事怎好收撮。』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若是楚国天臣见了呵,其实难回避,怎收撮。』2.按捺、抑制。元˙石君宝˙紫云庭˙第三折:『无明火怎收撮,掴打会看如何。』元˙杨讷˙西游记˙第十九出:『恼的我无明火怎收撮,泼毛团怎敢张罗。』3.调弄、挑拨。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好言语往来收撮,则办得两下里挑唆。』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二折:『我则见阶直下气倒忙扶坐,我这里慌搂定紧收撮,……叫一声杨景哥哥。』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更漏子(再次韵于真人) 【宋朝】 【词】 张继先

    诵真经,期万过。未灭无明心火。宜回首,探真空。融怡淡漠中。自古人,何处在。谩记声名沽卖。抛尘累,养清闲。琼浆自驻颜。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渔家傲 【宋朝】 【词】 可旻

    (乐邦清净本吾家。既有归期岂惮赊。行计会须勤策进,淹留无虑在天涯。)理性本来长自在。灵通昭彻光无碍。因被无明风恼害。真如海。等闲吹动波千派。五蕴山头云叆叇。遮藏心月无光彩。六贼会须知悔改。除贪爱。刹那跳出娑婆界。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望江南 【宋朝】 【词】 净圆

    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一点气难平。人我盛,日夜长无明。地狱争头成队入,西方无个肯修行。空死复空生。争一作尽。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杂曲歌辞·古别离 【唐朝】 【诗】 沈佺期

    白水东悠悠,中有西行舟。舟行有返棹,水去无还流。奈何生别者,戚戚怀远游。远游谁当惜,所悲会难收。自君间芳屣,青阳四五遒。皓月掩兰室,光风虚蕙楼。相思无明晦,长叹累冬秋。离居分迟暮,驾高何淹留。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拟古别离 【唐朝】 【诗】 沈佺期

    白水东悠悠,中有西行舟。舟行有返棹,水去无还流。奈何生别者,戚戚怀远游。远游谁当惜,所悲会难收。自君阒芳躧,青阳四五遒。皓月掩兰室,光风虚蕙楼。相思无明晦,长叹累冬秋。离居久迟暮,高驾何淹留。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夕发箭场岩下作 【唐朝】 【诗】 钱起

    行役不遑安,在幽机转发。山谷无明晦,溪霞自兴没。朝栉杉下风,夕饮石上月。懿尔青云士,垂缨朝凤阙。宁知采竹人,每食惭薇蕨。

  • 无明无夜 wú míng wú yè

    míng

    犹言不分昼夜。 【查看详细解释
  • 造端倡始 zào duān chàng shǐ

    zàoduānchàngshǐ

    指首先倡导。 【查看详细解释
  • 先例 xiān lì

    xiān

    已有的事例。梁书˙卷三十一˙袁昂传:『虽礼无明据,乃事有先例。』 【查看详细解释
  • 勃腾腾 bó téng téng

    téngténg

    1.激动的样子。董西厢˙卷二:『法聪觑了,勃腾腾地无明发。』或作『不登登』﹑『不邓邓』﹑『不腾腾』﹑『扑登登』﹑『扑邓邓』﹑『扑腾腾』。2.飞腾兴起的样子。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恰行过高耸耸卧仙台陈抟华山,又过了勃腾腾来紫气老子函关。』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 第十七章 【汉朝】 【文】 佚名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 如来藏 rú lái zàng

    láizàng

    大乘佛教谓本身就含藏着佛体性的心识。此心识瑜伽行派认为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大乘起信论等则认为受无明熏染的真如就是如来藏。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一切诸众生,平等如来藏。』 【查看详细解释
  • 孜孜矻矻 zī zī kū kū

    勤劳努力不懈怠。唐˙韩愈˙争臣论:『孜孜矻矻,死而后已。』宋˙王安石˙雨霖铃˙孜孜矻矻词:『孜孜矻矻,向无明里,强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济。』 【查看详细解释
  • 带菌者 dài jùn zhě

    dàijùnzhě

    带有特殊传染病原,而无明显病状,但可为传染病潜在之传染来源的人(或动物)。又分健康带菌者﹑传染期带菌者或恢复期带菌者。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