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函牍 hán dú

    hán

    放置于匣中的书简。后泛指一般的书籍。[似]尺牍、尺简、尺书、文牍查看详细解释
  • 判司 pàn sī

    pàn

    职官名。唐朝节度使﹑州郡的僚属,属专司批判文牍的小官。 【查看详细解释
  • 太常博士 tài cháng bó shì

    tàichángshì

    职官名。掌管宗庙礼仪。两汉太常博士兼掌选试之官,魏晋以后则专为议礼之官,到清代仅掌缮写文牍。 【查看详细解释
  • 尺牍 chǐ dú

    chǐ

    尺牍,本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后借指书信。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亦称为『尺简』。[似]函牍、信札、尺书、尺素、书翰、书信、文牍查看详细解释
  • 故纸 gù zhǐ

    zhǐ

    1.旧纸。2.书籍文牍。宋˙陈傅良˙和林宗易上已韵:『孰与课儿翻故纸,几曾缘客扫精庐。』 【查看详细解释
  • 文牍 wén dú

    wén

    1.公文书札的总称。宋史˙卷三五七˙梅执礼传:『比部职勾稽财货,文牍山委率不暇经目。』2.俗称担任文书工作的人。[似]函牍、尺牍、尺简、尺书、文书 【查看详细解释
  • 书记官 shū jì guān

    shūguān

    法院、军队中掌理记录、文牍等的人员。 【查看详细解释
  • 疲竭 pí jié

    jié

    精力消耗﹑体力衰竭。晋˙王羲之˙遗殷浩书:『而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元˙纳延˙赠张直言南归诗:『文牍日冗繁,民力愈疲竭。』 【查看详细解释
  • 管记 guǎn jì

    guǎn

    职官名。掌文牍之职。南史˙卷四十八˙陆慧晓传:『后主在东宫,征为官记,仍兼中舍人。』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李都督听了,便行下文帖,到遂州去,要取方义尉、吴保安为管记。』 【查看详细解释
  • 尺简 chǐ jiǎn

    chǐjiǎn

    1.书信。南朝梁˙徐勉˙上修五礼表:『及东京曹褒,南宫制述,集其散略,百有余篇,虽写以尺简,而终阙平奏。』亦称为『尺牍』。2.简策。旧唐书˙卷四十六˙经籍志上:『黄巢干纪,再陷两京,宫庙寺署,焚荡殆尽,曩时遗籍,尺简无存。』[似]1.函牍、信札、尺书、尺素、书翰、书信、文牍查看详细解释
  • 牍 dú

    1.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木片。如:『简牍』。汉书˙卷六十三˙武五子传˙广陵厉王刘胥传:『佩玉环,簪笔持牍趋谒。』颜师古˙注:『犊,木简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2.文书、书籍。如:『文牍』、『连篇累牍』。和汉书˙卷六十二˙荀淑传:『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3.信札。如:『尺牍』。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小侄菲才寡学,大人误采虚名,恐其有玷荐牍。』 【查看详细解释
  • 才貌俱全 cái mào jù quán

    cáimàoquán

    俱:全,都。既有才学,容貌又美。亦作“才貌兼全”、“才貌双绝”、“才貌双全”、“才貌两全”。 【查看详细解释
  • 检校 jiǎn jiào

    jiǎnjiào

    1.查核。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于是至诸屯邸,检校诸顾、陆役使官兵及藏逋亡,悉以事言上,罪者甚重。』喻世明言˙卷二十二˙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那时贾涉适在他郡去检校一件公事,到九月方归。』2.职官名。晋始设置,原为散官。唐宋有检校官,其官位高于正官。元以后为属官,元中书省有检校官,掌理检校公事文牍。明、清的检校官为低级办事官员。 【查看详细解释
  • 文书 wén shū

    wénshū

    1.统称公文、契约等文件。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顾雍传:『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三国演义˙第四回:『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2.司理文书的人员。3.文字。史记˙卷八十七˙李斯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4.书籍。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王怀贪鄙之心,……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似]1.布告、文牍、文告 2.秘书、书记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12画

    五笔:thgd

    【基本释义】牍(牘)dú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古代乐器名。笔画数:12;部首:片;笔顺编号:321512544134
  • 簿

    拼音:

    部首:

    笔画:19画

    五笔:tigf

    【基本释义】簿bù本子,册籍:簿册。簿记。簿籍。簿录。古代称公文、案卷:对簿公堂。古代的仪仗侍从:簿伍。卤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笏。簿bó古同“箔”,养蚕席。笔画数:19;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4411251124124
  • 拼音: pàn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udjh

    【基本释义】判pàn区别,分辨,断定:判明。判辨。判据。判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判断。分开,截然不同:判然。判若两人。判若鸿沟。评定:裁判。谈判。判卷子。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判词。判决。判案。古代官名:通判。判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笔画数:7;部首:刂;笔顺编号:4311322
  • 拼音: wén

    部首:

    笔画:4画

    五笔:yygy

    【基本释义】文wén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刺画花纹:文身。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温和:文火。文静。文雅。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专指社会科学:文科。掩饰:文过饰非。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姓。白武笔画数:4;部首:文;笔顺编号:4134
  • 国学名著《金史》

    《金史》 - 第三十六 【元朝】 【文】 脱脱

    百官一 ○三师 三公 尚书省 六部 都元帅府 枢密院 大宗正府 御史台 宣抚司 劝农使司 司农司 三司 国史院 翰林学士院 审官院 太常寺 金自景祖始建官属,统诸部以专征伐,嶷然自为一国。其官长皆称曰勃极烈,故太祖以都勃极烈嗣位,太宗以谙版勃极烈居守。谙版,尊大之称也。其次曰国论忽鲁勃极烈,国论言贵,忽鲁犹总帅也。又有国论勃极烈,或左右置,所谓国相也。其次诸勃极烈之上,则有国论、乙室、忽鲁、移赉、阿买、阿舍、昊、迭之号,以为升拜宗室功臣之序焉。其部长曰孛堇,统数部者曰忽鲁。凡此,至熙宗定官制皆……

  • 拼音: jiǎn

    部首:

    笔画:13画

    五笔:tujf

    【基本释义】简(簡)jiǎn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简。简牍。简策。简册。书信:简帖。简札。信简。书简。不复杂:简单。简易。简略。简要。简便。简洁。简练。册繁就简。言简意赅。选择:简拔。简选。简任。姓。繁笔画数:13;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4252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