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抵罪 dǐ zuì

    zuì

    依犯罪的轻重,负其相当的罪责。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喧传此话到狱中,那前日抵罪邻人,便当官诉状。』 【查看详细解释
  • 剪发杜门 jiǎn fà dù mén

    jiǎnmén

    剪发:剪掉头发,指削发为僧;杜门:闭门。剪发为僧,闭门不出。 【查看详细解释
  • 将功抵罪 jiāng gōng dǐ zuì

    jiānggōngzuì

    用功劳来抵罪。 【查看详细解释
  • 千刀万剐 qiān dāo wàn guǎ

    qiāndāowànguǎ

    剐:割肉离骨。一刀一刀将罪犯身上的肉割下处死。形容罪恶重大,死也不能抵罪。 【查看详细解释
  • 殃及池鱼 yāng jí chí yú

    yāngchí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查看详细解释
  • 约法三章 yuè fǎ sān zhāng

    yuèsānzhāng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查看详细解释
  • 二堂舍子 èr táng shè,shě zǐ

    èrtángshè,

    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沉香在学堂因见告老太师秦灿之子犯上辱师,失手将其打死。沉香之弟秋儿与沉香争认行凶,刘秀昌请继室王桂英共同查问。后王怜沉香无母,决定以秋儿抵罪,致秋儿被秦灿打死。 【查看详细解释
  • 家缘家计 jiā yuán jiā jì

    jiāyuánjiā

    家业、财产。元˙杨讷˙西游记˙第十五出:『谁知运蹇,天火烧了家缘家计,穷了。』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早是焚烧了家缘家计,都也罢了,怎当的连累官房,可不要去抵罪?』 【查看详细解释
  • 按堵如故 àn dǔ rú gù

    àn

    依序排列像墙堵一样。形容百姓安居乐业,一如往昔。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寄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元史˙卷一四四˙道童传:『由是按堵如故,而贼亦不敢犯其境。』 【查看详细解释
  • 死有余罪 sǐ yǒu yú zuì

    yǒuzuì

    罪大恶极,虽死也难以抵罪。汉书˙卷七十一˙平当传:『吾居大位,已负素餐之责矣;起受侯印,还卧而死,死有余罪。』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臣待罪外镇,不能宣国威灵,到车驾蒙尘,生灵涂炭,死有余罪。』亦作『死有余僇』、『死有余辜』。 【查看详细解释
  • 死有余辜 sǐ yǒu yú gū

    yǒu

    形容罪恶深重,死都不能抵罪。汉书˙卷五十一˙路温舒传:『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使不洁之名,上累至尊,此则死有余辜耳。』亦作『死有余僇』、『死有余罪』。[似]罪不容诛、死不足惜 【查看详细解释
  • 镣子 liào zǐ

    liào

    宋代称掌茶点的厨子。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吾屡顾不见镣子,苟问之,即有抵罪者,故忍渴而归。』或作『燎子』。 【查看详细解释
  • 罪当万死 zuì dāng wàn sǐ

    zuìdāngwàn

    罪行深重,处一次死刑尚不足以抵罪。多为朝臣向皇上请罪之辞。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粪土?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宋˙苏轼˙论擒获鬼章称贺太速札子:『臣受恩至深不敢不尽,出位妄言,罪当万死。』亦作『罪该万死』。 【查看详细解释
  • 按堵如故 àn dǔ rú gù

    àn

    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司马憙使赵 【汉朝】 【文】 刘向

    司马憙使赵,为己求相中山。公孙弘阴知之。中山君出,司马憙御,公孙弘参乘。弘曰:“为人臣,招大国之威,以为己求相,于君何如?”君曰:“吾食其肉,不以分人。”司马憙顿首于轼曰:“臣自知死至矣!”君曰:“何也?”“臣抵罪。”君曰:“行,吾知之矣。”居顷之,赵使来,为司马憙求相。中山君大疑公孙弘,公孙弘走出。…

  • 罪该万死 zuì gāi wàn sǐ

    zuìgāiwàn

    罪行深重,处一次死刑仍不足以抵罪。多为下位者向上位者请罪之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崔生拜伏在地,不敢仰视,又不好直说,口里只称:「小婿罪该万死!」』精忠岳传˙第十三回:『微臣卧病在床,不能接旨,罪该万死!』亦作『罪当万死』。[似]罪不容诛、罪大恶极、罪恶昭著、恶积祸盈 【查看详细解释
  • 约法三章 yuè fǎ sān zhāng

    yuèsānzhāng

    语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寄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原指汉高祖入咸阳,临时制定三条法律,与民共守。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后泛指事先约好或规定的事。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因姑娘当日在青云山庄有「一路不见外人」的约法三章,早吩咐过公子沿路无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 【查看详细解释
  • 罪 zuì

    zuì

    1.过失。如:『将功赎罪』、『戴罪立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2.犯法的行为。如:『犯罪』、『伏首认罪』。易经˙解卦˙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3.苦痛﹑苦难。如:『活受罪』﹑『受不了这个罪!』4.刑罚。如:『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寄者死,伤人 及盗抵罪!』归咎﹑责备。如:『归罪』、『怪罪』。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孟子˙滕文公下:『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查看详细解释
  • 塞责 sè zé

    1.抵偿过失、抵罪。韩诗外传˙卷十:『前犹与母处,是以战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殁矣,请塞责。』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2.尽其责任。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传:『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3.敷衍了事。明史˙卷二○六˙张逵传:『会疏则删削忌讳以避祸,独疏则毛举纤微以塞责。』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杜慎卿笑道:「这是一时应酬之作,何足挂齿?况且那日小弟小恙进场,以药物自随,草草塞责而已。」』[似]敷衍、搪塞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rqay

    【基本释义】抵dǐ挡,拒,用力对撑着:抵挡。抵制。抵抗。抵赖。顶撞,冲突,矛盾:抵触。代替,相当,顶替:抵押。抵偿。抵充。抵还(hu俷 )。到达:抵京。抵临。笔画数:8;部首:扌;笔顺编号:12135154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

家族财富传承,家庭财产传递;股权有计划转让、附条件的财产转移约定、策划设立传承子公司、设计购买教育养老年金、购买人寿保险、离岸投资及信托、家族有限合伙等。

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