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生查子(宜春记宾亭别王希白庚) 【宋朝】 【词】 赵师侠

    梅从陇首传,柳向邮亭折。鸳瓦晓霜浓,掠面凝寒色。相逢意便亲,欲去如何说。我亦是行人,更与行人别。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临江仙 【宋朝】 【词】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柳梢青(饯别蒋德施、粟子求诸公) 【宋朝】 【词】 张孝祥

    重阳时节。满城风雨,更催行色。陇树寒轻,海山秋老,清愁如织。一杯莫惜留连,我亦是、天涯倦客。后夜相思,水长山远,东西南北。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贺新郎(再送前人) 【宋朝】 【词】 葛长庚

    风雨今如此。问行人、如何有得,许多儿泪。为探木犀开也未,只有芙蓉而已。九十日、秋光能几。千里送人须一别,却思量、我了思量你。去则是,住则是。归归我亦行行矣。便行行、不须回首,也休萦系。一似天边双鸣雁,一个飞从东际。那一个、又飞西际。毕竟人生都是梦,再相逢、除是青霄里。却共饮,却共醉。

  • 国学名著《鬼神传》

    《鬼神传》 - 第三回 【文】 不题撰人

    专造伪银上天难恕移关勾获定其罪名却说有一无赖之徒,亦不知那省何郡人氏。寄居在广东广州府增城县城外桠柳巷居住。又名花楼巷,时人错语叫做花柳巷。其人姓贾字金成,其妻乜氏。此人上不存天理,下不顾良心。专造铜银为生,贩买生口为活。亦不在本处使用,专向四方八岸去处贩买,或猪或羊,或亦禽兽六畜。骗害良家,男妇遭其害者,或误终身性命,或使家惶屋乱。专一骗害良家子弟,天理何存,得食何安。一日坐下,乜氏谓夫:“妾…

  • 恐 kǒng

    kǒng

    1.害怕、畏惧。如:『惊恐』、『惶恐』、『争先恐后』、『有恃无恐』。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传:『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2.威胁、使害怕。如:『恐吓』。汉书˙卷八十˙宣元六王传˙淮阳宪王刘钦传:『王不许,博辞去,令弟光恐云王遇大大益解,博欲上书为大人乞骸骨去。』唐˙贾岛˙暮过山村诗:『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大概、或者。表疑虑不定的语气。如:『恐怕』、『恐未必如此』。唐˙崔颢˙长干 曲四首之一:『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恐、惊、畏、惧四字相似而有别。其中『畏』与『惧』是同义词,均作怕或害怕解释。『畏』多作及物动词,而『惧』多为不及物动词。『惧』当及物动词时,常是使役用法,为使……害怕的意思。另外,『畏』有敬佩折服的意思,『惧』却没有。『恐』与『惧』亦是同义词,但『恐』比『惧』更具加强作用,常表示大祸将届,慌乱不知所措,今有『恐怖』一词表其严重性。而『惊』主要是内心突来的感受 ,是外界刺激所促成的,使心受震撼,不一定是害怕恐惧的意思。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伤时 【唐朝】 【诗】 孟郊

    常闻贫贱士之常,嗟尔富者莫相笑。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古人结交而重义,今人结交而重利。劝人一种种桃李,种亦直须遍天地。一生不爱嘱人事,嘱即直须为生死。我亦不羡季伦富,我亦不笑原宪贫。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因知世事皆如此,却向东溪卧白云。

  • 行人 xíng rén

    xíngrén

    1.在路上走的人。唐˙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只见这一条街上,……来往行人皆屏退不从此过。』2.出外打仗或远游的人。唐˙王建˙望夫石诗:『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3.使者的通称。荀子˙侈靡:『行人不可以有私。不有私,所以为内因也。』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4.媒人。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况且一墙之隔,打开一个门就搀了过来,行人钱都可以省得的。』5.职官名。掌朝觐聘问,接待宾客之事。 【查看详细解释
  • 三圣 sān shèng

    sānshèng

    三位圣人:(1)伏羲﹑文王﹑孔子。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人更三圣。』颜师古˙注引韦昭曰:『伏羲﹑文王﹑孔子。』(2) 尧﹑舜﹑禹。汉˙董仲舒˙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3) 文王﹑武王﹑周公。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序:『昔周监于二代,三圣制法。』颜师古˙注:『三圣谓文王﹑武王及周公也。』(4) 夏禹﹑周公﹑孔子。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赵岐˙注:『孟子言我亦欲正人心﹑距诐行,以奉禹﹑周公﹑孔子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闻诵《法华经》歌 【唐朝】 【诗】 修雅

    山色沈沈,松烟幂幂。空林之下,盘陀之石。石上有僧,结跏横膝。诵白莲经,从旦至夕。左之右之,虎迹狼迹。十片五片,异花狼藉。偶然相见,未深相识。知是古之人,今之人,是昙彦,是昙翼?我闻此经有深旨,觉帝称之有妙义。合目冥心子细听,醍醐滴入焦肠里。佛之意兮祖之髓,我之心兮经之旨。可怜弹指及举手,不达目前今正是。大矣哉,甚奇特,空王要使群生得。光辉一万八千土,土土皆作黄金色。四生六道一光中,狂夫犹自问弥勒,

  • 斑马线 bān mǎ xiàn

    bān线xiàn

    斑马纹行人穿越道的简称。因其所用以描绘的斜纹形标线,类似斑马的花纹,故称为『斑马线』。设于行人穿越道路众多的地方,供行人横越道路用。 【查看详细解释
  • 行人徒步区 xíng rén tú bù qū

    xíngrén

    在都市商业繁盛,行人众多的地区,辟划一定范围,只准行人通行,禁止一切车辆出入,以根绝车辆与行人的冲突。 【查看详细解释
  • 行人情 xíng rén qíng

    xíngrénqíng

    亲朋好友间的婚丧喜庆等应酬活动。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搬家那日,两边邻居都送着盒。归姑爷也来行人情,出分子。』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九回:『这么一对哪,你们行人情的行人情,认亲戚女儿女婿。』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逸周书》

    《逸周书》 - 祭公解 【先秦】 【文】 佚名

    王若曰:“祖祭公,予小子虔虔在位,昊天疾威,予多时溥愆。我闻祖不豫,有加予,维敬省不吊,田降疾病,予畏天威,公其告予懿德。” 祭公拜手稽首曰:“天子,谋复疾,维不瘳,朕身尚在兹,朕魄在于天。昭王之所勖宅天命。” 王曰:“呜呼,公,朕皇祖文王、烈祖武王,度下国,作陈周,维皇皇上帝,度其心,置之明德。付俾于四方,用应受天命,敷文在下。我亦维有若文祖周公,暨列祖召公,兹申予小子,追学于文武之蔑。用克龛绍成康之业,以将天命,用夷居之大商之众。我亦维有若祖祭公之执,和周国,保憹王家。” 王曰:“公称丕显之…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送远曲 【唐朝】 【诗】 张籍

    吴门向西流水长,水长柳暗烟茫茫。行人送客各惆怅,话离叙别倾清觞。吟丝竹,鸣笙簧,酒酣性逸歌猖狂。行人告我挂帆去,此去何时返故乡。殷勤振衣两相嘱,世事近来还浅促。愿君看取吴门山,带雪经春依旧绿。行人行处求知亲,送君去去徒酸辛。

  • 国学名著《诗经》

    《诗经》 - 采菽 【先秦】 【诗】 佚名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汎汎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七·檀弓误字 【宋朝】 【文】 洪迈

    《檀弓》载吴侵陈事曰:“陈太宰嚭使于师,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太宰嚭曰:‘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按嚭乃吴夫差之宰,陈遣使者正用行人,则仪乃陈臣也。记礼者简策差互,故更错其名,当云“陈行人仪使于师,夫差使太宰嚭问之”,乃善。忠宣公作《春秋诗》引斯事,亦尝辩正云。…

  • 拼音:

    部首:

    笔画:13画

    五笔:fplc

    【基本释义】毂(轂)gǔ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借指车轮或车:毂下(辇毂之下,借指京城)。毂击肩摩(形容车马行人众多,来往十分拥挤)。笔画数:13;部首:殳;笔顺编号:1214515213554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虞美人(罢官嘉禾,张忠甫、曾彦思置酒舟中作) 【宋朝】 【词】 赵彦端

    兰畦梅径香云绕。长恨相从少。相从虽少却情亲。不道相从频后、是行人。行人未去犹清瘦。想见相分后。书来梅子定尝新。记取江东日暮、雨还云。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青玉案(德远归越因作此饯行) 【宋朝】 【词】 赵长卿

    东门杨柳空盈路。系得征鞍能驻不。暗绿枝头新过雨。柔丝千尺,乳莺百啭,似怨行人去。行人去后知何处。去向天边簉鹓鹭。瑶管琼台多雅趣。花砖稳上,玉阶阔步,肯念人尘土。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