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三秋 yī rì sān qiū

    sānqiū

    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诗经》

    《诗经》 - 采葛 【先秦】 【诗】 佚名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 三秋 sān qiū

    sānqiū

    1.三年。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2.秋天。因秋天分为初秋、仲秋、季秋,故合称为『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一:『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李善˙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3.深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唐˙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查看详细解释
  • 萧 xiāo

    xiāo

    1.一种香草。即艾蒿。说文解字:『萧,艾蒿也。』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正义引陆玑曰:『今人所谓荻蒿者是也。』2.姓。如南朝梁有萧统。1.寂寥、冷清。如:『萧索』、『萧瑟』、『景气萧条』。晋˙刘伶˙北芒客舍诗:『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2.庄严、恭谨。通『肃』。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 敬焉,是以谓之萧墙。』1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xiāo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avij

    【基本释义】萧(蕭)xiāo即“艾蒿”。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萧萧〕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萧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萧萧”。姓。笔画数:11;部首:艹;笔顺编号:12251123234
  • 一日三月 yī rì sān yuè

    sānyuè

    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查看详细解释
  • 采葛 cǎi gé

    cǎi

    诗经王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采葛,惧魔。』或指男女相思之诗。首章二句为:『彼采葛兮,一日不见。』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诗经》

    《诗经》 - 小明 【先秦】 【诗】 佚名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岂不怀归?畏此罪罟!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莫。念我独兮,我事孔庶。心之忧矣,惮我不暇。念彼共人,眷眷怀顾!岂不怀归?畏此谴怒。昔我往矣,日月方奥。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岁聿云莫,采萧获菽。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念彼共人,兴言出宿。岂不怀归?畏此反覆。嗟尔君子,无恒安处。靖共尔位,正直是与。

  • 国学名著《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 - 卷五 【文】 颜师古

    史记司马子长撰史记。其自叙一卷。总历自道作书本意。篇别皆有引辞。云为此事作某本纪。为此事作某年表。为此事作某书。为此事作某世家。为此事作某列传。子长此意。盖欲比拟尚书叙耳。即孔安国所云。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也。扬子云着法言。其本传亦传法言之目篇。篇皆引辞云撰某篇。亦其义也。及班孟坚为汉书。亦放其意。于序传内又历道之。而谦不敢自谓作者。避于拟圣。故改作为述。然叙致之体与马扬不殊。后人不详。乃谓班…

  • 国学名著《后汉书》

    《后汉书》 - 列传·崔骃列传 【南北朝】 【文】 范晔

    崔骃 子瑗 孙寔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高祖父朝,昭帝时为幽州从事,谏剌史无与燕刺王通。及剌王败,擢为侍御史。生子舒,历四郡太守,所在有能名。 舒小子篆,王莽时为郡文学,以明经征诣公车。太保甄丰举为步兵校尉,篆辞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战陈不访儒士。此举奚为至哉?”遂投劾归。 莽嫌诸不附己者,多以法中伤之。时,篆兄发以佞巧幸于莽,位至大司空。母师氏能通经学、百家之言,莽宠以殊礼,赐号义成夫人,金印紫绶,文轩丹毂,显于新世。 后以篆为建新大尹,篆不得已,及叹曰:“吾生无妄之世,值浇、羿之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