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孟子》

    《孟子》 - 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先秦】 【文】 孟子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 平治 píng zhì

    píngzhì

    1.平定治理。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2.太平。如:『四方平治』。 【查看详细解释
  • 揽辔澄清 lǎn pèi chéng qīng

    lǎnpèichéngqīng

    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查看详细解释
  • 平治天下 píng zhì tiān xià

    píngzhìtiānxià

    平:平定;天下:指全中国。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查看详细解释
  • 有治人,无治法 yǒu zhì rén,wú zhì fǎ

    yǒuzhìrén,zhì

    只有治理天下的人才,而没有平治天下的固定法则。指只靠法律不能治国。荀子˙君道:『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王先谦˙集解:『无治法者,法无定也。』 【查看详细解释
  • 舍我其谁 shě wǒ qí shuí

    shěshuí

    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查看详细解释
  • 正理平治 zhèng lǐ píng zhì

    zhèngpíngzhì

    指合乎正道的礼法规范,使社会安定有秩序。 【查看详细解释
  • 不言之教 bù yán zhī jiào

    yánzhījiào

    上位者以德化民,不待言词训诫,而天下平治。老子˙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查看详细解释
  • 不言而化 bù yán ér huà

    yánérhuà

    不用约束﹑禁制,而天下平治。唐˙魏征˙论时政疏:『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查看详细解释
  • 拨乱之才 bō luàn zhī cái

    luànzhīcái

    能平治乱世,安定天下的人才。隋唐演义˙第五十三回:『事到骑虎之势,家国所关,非真拨乱之才﹑一代伟人,总难立脚。』 【查看详细解释
  • 无为而治 wú wéi ér zhì

    wéiérzhì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罚,而能平治天下。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唐˙张谓˙虞帝庙碑铭˙序:『于斯之时,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宁,鸟兽鱼,众乎咸若,无为而治,其圣也欤。』 【查看详细解释
  • 礼乐为钩 lǐ yuè wéi gōu

    yuèwéigōu

    礼乐正如钓鱼的钩,用以治理国家,则可平治天下。语出淮南子˙俶真:『是故以道为竿,以德为纶,礼乐为钩,仁义为饵,投之于江,浮之于海,万物纷纷,熟非其有?』 【查看详细解释
  • 舍我其谁 shě wǒ qí shuí

    shěshuí

    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意指除了我以外,再没有更适当的人选。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我嫡孙也,欲立太子,舍我其谁!此在相国一言耳。』亦作『舍我复谁』。 【查看详细解释
  • 一齐 yī qí

    1.一律、同样。庄子˙秋水:『万物一齐,孰短孰长?』2.一同、同时。如:『一齐下手』。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众人在旁,一齐赞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说着,二人一齐进来。』3.统一平治。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当今陛下临制天下,一齐海内,泛爱蒸庶,布德施惠。』4.一切、完丘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十六出:『情到不堪回首处,一齐分付与东风。』[似]2.一同、一块儿、一起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贺新郎(寿蔡参政) 【宋朝】 【词】 翁合

    世事今如许。只先生、寿身寿国,尚堪撑拄。一脉宽仁忠厚意,留到如今可数。问谁是、擎天一柱。名节难全官职易,这娥眉、肯效争妍妒。几而作,色斯举。沧州万顷舟横渡。对和风、桃花流水,一蓑烟雨。亲得紫阳传正印,且作斯文宗主。世望皋夔伊傅。天意须酬平治愿,抚参同、一卷长生谱。平治了,仙为侣。

  • 国学名著《管子》

    《管子》 - 匡君中匡 【先秦】 【文】 管仲及门徒

    管仲会国用,三分二在宾客,其一在国,管仲惧而复之。公曰:“吾子犹如是乎?四邻宾客,入者说,出者誉,光名满天下。入者不说,出者不誉,污名满天下。壤可以为粟,木可以为货。粟尽则有生,货散则有聚。君人者,名之为贵,财安可有?”管仲曰:“此君之明也。”公曰:“民办军事矣,则可乎?”对曰:“不可,甲兵未足也。请薄刑罚,以厚甲兵。”于是死罪不杀,刑罪不罚,使以甲兵赎。死罪以犀甲一戟,刑罚以胁盾一戟,过罚以金军,无所计而讼者,成以束矢。公曰:“甲兵既足矣,吾欲诛大国之不道者,可乎?”对曰:“爱四封之内,而后可…

  • 国学名著《孟子》

    《孟子》 - 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先秦】 【文】 孟子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

  • 国学名著《论衡》

    《论衡》 - 卷十·刺孟篇 【汉朝】 【文】 王充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何以利吾国乎?”孟子曰: “仁义而已,何必曰利。” 夫利有二:有货财之利,有安吉之利。惠王曰“何以利吾国”?何以知不欲安吉之利,而孟於径难以货财之利也?《易》曰:“利见大人”,“利涉大川”, “《乾》,元享利贞”。《尚书》曰:“黎民亦尚有利哉?”皆安吉之利也。行仁义,得安吉之利。孟子必〕且语问惠王:“何谓‘利吾国’”,惠王言货财之利,乃可答若设。令惠王之问未知何趣,孟子径答以货财之利。如惠王实问货财,孟子无以验效也;如问安吉之利,而孟子答以货财之利,失对…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贺刘左史光祖进职奉祠(满江红) 【宋朝】 【词】 魏了翁

    许大才名,知几许、功夫做得。独自殿、三朝耆旧,岿然山立。出处只从心打当,去留不管人忻戚。抱孤衷、脉脉倚秋风,无人识。龙可养,凡鳞匹。鸾可挚,凡禽敌。便翩然归作,玉龙仙客。枰上举棋元不定,磨边旋蚁何曾息。倘天公、有意要平治,须华发。

  • 夏禹 xià yǔ

    xià

    夏代开国的君主。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