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主 zōng zhǔ

    zōngzhǔ

    1.大众所归附景仰的人。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故太傅、巨平侯羊祜,明德通贤,国之宗主。』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江湖间多有新进小生,不知天下文有宗主,妄相仿效,而又从而失之。』2.宗庙的神主。左传˙昭公十九年:『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3.一宗之主。指宗子。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崔,宗邑也,必在宗主。』 【查看详细解释
  • 宗主国 zōng zhǔ guó

    zōngzhǔguó

    对属国有宗主权的国家,通称为『宗主国』。 【查看详细解释
  • 属国 shǔ guó

    shǔguó

    主权隶属于宗主国的国家。即一切内政、外交都须接受宗主国的支配。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琐寒窗(寿欧阳教授) 【宋朝】 【词】 彭正大

    千里儒流,称觞此际,梅花三度。书台最上,健羡一翁如许。问吴江、别来旧人,当时折柳凭谁语。但春在芹宫,芳滋兰畹,一帘今雨。凭阑、凝望处。有绿水青山,乾坤付与。百年家谱,曾是斯文宗主。世间好景相寻,墨客骚人为伴侣。待西风、桂子重开,又步青云去。

  • 宗主权 zōng zhǔ quán

    zōngzhǔquán

    国家对于属国的内政外交,具有干预的权利,此权称为『宗主权』。 【查看详细解释
  • 幼弱 yòu ruò

    yòuruò

    幼小。左传˙昭公十九年:『今又丧我先大夫偃,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醒世恒言˙卷三十七˙杜子春三入长安:『亲故们羸老的养膳他,幼弱的抚育他,孤孀的存恤他。』[似]弱小 【查看详细解释
  • 方苞 fāng bāo

    fāngbāo

    人名。(公元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清安徽桐城人。官至侍郎。论学以宋儒为宗,说经推衍程朱之学,尤致力于春秋三礼。文学韩欧,严于义法,为桐城派之宗主。着有周官辨﹑春秋通论﹑礼记析疑﹑望溪文集等。 【查看详细解释
  • 日俄战争 rì é zhàn zhēng

    ézhànzhēng

    公元一九○四至一九○五年,日本与俄国在我国东三省境内的战争。结果由美国调停,双方签定朴资茅斯条约,内容大致为俄国承认日本为朝鲜的宗主国,且转让长春以南的势力给日本。 【查看详细解释
  • 入主出奴 rù zhǔ chū nú

    zhǔchū

    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贺新郎(寿蔡参政) 【宋朝】 【词】 翁合

    世事今如许。只先生、寿身寿国,尚堪撑拄。一脉宽仁忠厚意,留到如今可数。问谁是、擎天一柱。名节难全官职易,这娥眉、肯效争妍妒。几而作,色斯举。沧州万顷舟横渡。对和风、桃花流水,一蓑烟雨。亲得紫阳传正印,且作斯文宗主。世望皋夔伊傅。天意须酬平治愿,抚参同、一卷长生谱。平治了,仙为侣。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贺新郎(送静斋堂召,和朔斋韵) 【宋朝】 【词】 李曾伯

    岭蜀天涯路。忆前年、担簦西上,旌麾南去。谁谓潇湘还解后,重对灯前笑语。挺乔木、森森犹故。梅外柳边官事了,记牢之、曾著元戎府。聊访问,旧游处。酒边不用伤南浦。为鄇亭、百年门户,正烦宗主。见说君王方旰食,借箸哺应为吐。这官职、二郎须做。若见时贤询小阮,愿早携、袯襫耕春雨。嗟矍铄,恐迟暮。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大酺(寿王修斋枢密) 【宋朝】 【词】 陈著

    自有乾坤,扶人极,宗主须还人物。今为何时节,满红尘富贵,絮花飘忽。抵障狂澜,提携正印,一柱天擎突兀。平生分明处,是从容处□,不差毫发。把朝市山林,一般看了,无边风月。深衣清到骨。紫枢府、谁信曾簪笏。炊脱粟、黄鸡白酒,补菊栽梅,碧溪绕、竹篱茅屋。无限轻描貌。都说道、诏书催发。想回首、招黄鹄。微微自笑,惟有赤松衣钵。相陪对门石佛。

  • 禅宗 chán zōng

    chánzōng

    1.中国佛教宗派。特重禅观,不重教理,自称教外别传。以菩提达摩为初祖,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强调渐修,南宗主顿悟。弘忍圆寂后,北宗神秀大阐宗风于长安、洛阳。中唐以后,南宗成为禅宗的正统,并形成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五家。但宋朝以后则仅存曹洞、临济二脉。或称为『佛心宗』。2.禅法的精髓。顿悟大乘正理决˙叙:『朗戒珠于情田,洞禅宗于定水。』 【查看详细解释
  • 马祖 mǎ zǔ

    1.星名。天驷房星。周礼˙夏官˙校人:『春祭马祖,执驹。』2.神话传说中的海神。相传海上危难,有祷必应。见清˙郁永河˙海上纪略。3.唐代一位高僧。法名道一。俗姓马,汉州什邡(今属四川)人。初从处寂出家学禅,后到衡山,遇怀让,经怀让指导而开悟。大历年中,住钟陵(今江西进贤县)开元寺,四方学者云集。法嗣有百丈怀海﹑西堂智藏等一百三十九人,为一方宗主,禅宗至 此而大盛。道一因在洪州弘传怀让的禅法,所以当时称其门为『洪州宗』。4.岛名。见『马祖岛』条。 【查看详细解释
  • 上国 shàng guó

    shàngguó

    1.旧时南方吴、楚诸国对中原诸侯国的称呼。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及其抗衡上国,与晋争长。』2.外藩对朝廷或附庸国对宗主国的称呼。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3.京师。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唐纪四十二˙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内无事,自上国来者,皆言天子聪明英武,志欲致太平。』红楼梦˙第四回:『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4.国都的西边。因位上游而得名。左传˙昭公十四年:『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杜预˙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方”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方」源出; 出自「姬」姓,以字为氏。周宣王有大臣方叔。见《诗经.小雅.采芑》云﹕「方叔止。」「方叔,卿士也。支孙以王父字「方」为氏。又,《风俗演义》云﹕相传为古帝榆罔之子方雷氏之后。 家族名人 方叔 西周宣王(前八世纪)时的卿士,征伐古族玁狁有功。 方孝孺(1357~1402) 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建文帝之忠臣,宁海人。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工文章,名书室曰正学,官侍讲学士,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诏之命而被杀,福王时追谥文正。着有侯成集﹑希古堂稿等。 方苞 (1668~1749) 字凤…

  • 拼音: zōng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pfiu

    【基本释义】宗zōng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宗。宗庙。宗祠。家族: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派别: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主要的目的和意图:宗旨。开宗明义。尊奉:宗仰。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宗师。量词,指件或批:一宗心事。姓。笔画数:8;部首:宀;笔顺编号:44511234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顿渐·第二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行昌警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 拼音: zhù

    部首:

    笔画:8画

    五笔:cygg

    【基本释义】驻(駐)zhù停留在一个地方:驻足。驻颜(让颜貌停留,不使衰老)。部队或外勤工作人员住在执行职务的地方;部门、单位派出的机构在某地:驻扎。驻守。驻防。驻外使节。笔画数:8;部首:马;笔顺编号:55141121
  • 国学名著《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 - 千乘第六十八 【文】 戴德

    公曰:“千乘之国,受命于天子,通其四疆,教其书社,循其灌庙,建其宗主,设其四佐,列其五官,处其朝市,为仁如何?”子曰:“不仁,国不化。”公曰:“何如之谓仁?”子曰:“不淫于色。”子曰:“立妃设如太庙然,乃中治;中治,不相陵;不相陵,斯庶嫔遧;遧,则事上静;静,斯洁信在中。朝大夫必慎以恭;出会谋事,必敬以慎言;长幼小大,必中度,此国家之所以崇也。立子设如宗社,宗社先示威,威明显见;辨爵集德,是以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