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tuō shān zhī shí,kě yǐ wéi cuò

    tuōshānzhīshí,wéicuò

    别座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语出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指别国的贤才可以用来治理本国。后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如:『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韩国能把汉江整治成功,他们的经验,正可以让我们在整治淡水河上作参考。』亦作『他山攻错』、『他山之攻』、『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诗经》

    《诗经》 - 鹤鸣 【先秦】 【诗】 佚名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国学名著《六韬》

    《六韬》 - 豹韬·鸟云山兵 【先秦】 【文】 姜子牙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高山盘石,其上亭亭,无有草木,四面受敌,吾三军恐惧,士卒迷惑,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三军处山之高,则为敌所栖,处山之下,则为敌所囚。既以被山而处,必为鸟云之陈。鸟云之陈,阴阳皆备,或屯其阴,或屯其阳。处山之阳,备山之阴;处山之阴,备山之阳;处山之左,备山之右;处山之右,备山之左。其山敌所能陵者,兵备其表,衢道通谷,绝以武车。高置旌旗,谨敕三军,无使敌人知我之情,是谓山城。行列已定,士卒已陈,法令已行,奇正已设,各置冲陈于山之表,便兵…

  • 他山之石 tā shān zhī shí

    shānzhīshí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见『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条。唐˙杨?˙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托无愧之铭,跋涉载劳于千仞,访他山之石,东西向踰万里。』[似]参考之资 【查看详细解释
  •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cuò

    shānzhīshí,gōngcuò

    攻,磨治。错,磨刀石。全句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见『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条。如:『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我们应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查看详细解释
  • 他山之攻 tā shān zhī gōng

    shānzhīgōng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见『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条。聊斋志异˙卷八˙司文郎:『甲申之年,竟罹于难,岁岁飘蓬。幸相知爱,故极力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愿,实欲借良朋一快之耳!』 【查看详细解释
  • 他山攻错 tā shān gōng cuò

    shāngōngcuò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缺失。见『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条。 【查看详细解释
  • 它 tā

    蛇。玉篇.它部:『它,蛇也。』无生物的第三身指称词。专指人以外的无生物。如:『这是块石头,你踢了?,对你 有何好处?』异、别的。如:『它山之石』、『敢有它志』。(之又音)ㄊㄨㄛㄊㄨㄛˊ (02807)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5画

    五笔:pxb

    【基本释义】它tā代词,称人以外的事物:它们。其它。笔画数:5;部首:宀;笔顺编号:44535
  • 可以 kě yǐ

    1.能够。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2.表示具有某种用途。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3.甚、很。如:『你也粗心得可以了,连眼镜都会掉。』4.不坏、尚好。如:『这道菜的味道烧得还可以啦。』[似]1.不妨、能够、可能[反]1.不能 【查看详细解释
  • 攻 gōng

    gōng

    1.出击。说文解字:『攻,击也。』如:『围攻』、『猛攻』、『反攻』。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2.治疗。周礼˙天官˙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墨子˙兼爱上:『必知疾之 所自起,焉能攻之。』3.指责。如:『攻讦』、『群起攻之』。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 可也。』4.治理、整治。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5.从事、钻研。如:『他专攻应用数学。』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姓。如汉代有攻生单。 【查看详细解释
  • 错 cuò

    cuò

    1.磨刀石。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毛亨˙传:『错,石也,可以琢玉。』2.姓。如周时宋国有错君。1.相互交错。诗经˙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交错。』楚辞˙屈原˙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2.岔开。如:『错车』。3.镶嵌,绘绣花纹。国语˙晋语八:『唯其功庸少也,而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1.不对的。如:『错字』。2.坏的。如:『他们的交情不错。』错误。唐˙杜甫˙堂成诗:『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错 【查看详细解释
  • 箕山之志 jī shān zhī zhì

    shānzhīzhì

    相传尧欲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受而避居箕山。故后以箕山之志指隐居避世,不慕虚荣的高尚志节。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惔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亦作『箕山之节』。 【查看详细解释
  • 箕山之节 jī shān zhī jié

    shānzhījié

    相传尧欲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受而避居箕山。故后以箕山之节指不慕荣华而隐居的高尚节遨汉书˙卷七十二˙鲍宣传:『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亦作『箕山之志』。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liǎn

    部首:

    笔画:13画

    五笔:

    【基本释义】摙liǎn运:“摙濛山之石,填积夜之河。”摙liàn按压。笔画数:13;部首:扌;笔顺编号:1211251112454
  • 箕山之操 jī shān zhī cāo

    shānzhīcāo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查看详细解释
  • 箕山之志 jī shān zhī zhì

    shānzhīzhì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诗经》

    《诗经》 - 渐渐之石 【先秦】 【诗】 佚名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遑朝矣。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遑出矣。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 渐渐之石 jiàn jiàn zhī shí

    jiànjiànzhīshí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渐渐之石,下国刺幽王也。』或亦指东征之将帅所作。首章二句为:『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查看详细解释
  • 触山之力 chù shān zhī lì

    chùshānzhī

    传说太古时代的诸侯共工氏,气力强大,怒触不周山,使天柱断绝,地往东南倾斜。后以触山之力形容强大的力气。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触山之力,无以抗;倒日之诚,弗能感。』李善˙注:『淮南子曰:「昔共工之力,怒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