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公 tài gōng

    tàigōng

    1.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2.祖父之称。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传:『李氏灭矣!自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3.曾祖父之称。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三˙太公:『今人谓曾祖父曰太公。』4.太公望吕尚。孟子˙尽心上:『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 传:『孔丘为御史大夫,太公为将军。』5.对老年人的尊称。水浒传˙第二回:『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须发皆白。』 【查看详细解释
  • 吕尚 lǚ shàng

    shàng

    人名。字子牙,东海人。本姓姜,其先封于吕,从其封姓,故称为『吕尚』。周初贤臣,年老隐于钓,周文王出猎,遇于渭水之阳,相谈甚欢,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后佐武王克殷,封于齐,后世称为『姜太公』。亦称为『吕望』﹑『姜尚』。 【查看详细解释
  • 覆水难收 fù shuǐ nán shōu

    shuǐnánshōu

    已经泼出去的水很难收回。典源一说为姜太公妻马氏因不堪贫而求去,直到姜太公富贵又来求合,太公取水泼地,叫她取回。事见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八˙心坚穿石覆水难收;一说为汉朱买臣未当官时,家贫卖柴度日,其妻求去,后得官,却求复婚,朱泼一盆水,如他收得回来,才充婚。但典故来源不明,而后人多据此传说编为戏剧和小说。后比喻离异的夫妻很难再复合或既定的事实很难再改变。宋˙张孝祥˙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后词:『念璧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亦作『反水不收』、『水覆难收』。[似]破镜难圆[反]破镜重圆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浦”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浦姓出自姜姓,是西周时期姜太公的后代。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人有奔于晋国的,做了晋国大夫。因为被封于浦,于是以浦作为姓氏,称为浦氏。 家族名人 浦源:明代画家,无锡人。在福建游历,与林鸿辈号为“十才子”。 浦镛:明代监察御史,字廷用,上元人。成化年间擢升建宁知府,以清廉节俭为治,人们很景仰它。 浦仁裕:三国时期魏国学者,著有《平章记》十余卷。 浦南金:明代唐府教授,字伯兼,嘉定人。嘉靖举人。博学多才,喜好古文,擢升国子助教。死后没有留下一点值钱的遗产。著作有《诗学正宗》。 迁徙分布 浦姓…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充”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一种叫充人的官名,其后以官名为氏。所谓充人,是周朝时的一种官名,是《周礼》的地官之属,其职掌专门饲养祭祀的牲口。据《姓谱》和《姓氏急就篇》记载,古代非常注重祭祀活动,朝廷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牲畜来祭祀天地和祖先。周朝时设有“充人”一职(“充”的本义是“养育”,古代官吏职务级别低者多称“人”),专门负责饲养祭祀用的牲畜,有世袭充人一职的,其后代以职官名为姓,称充氏。 2、出自姜姓,以祖名为氏。春秋时齐国公族有大夫充闾,他的后代以祖上名字为姓,形成充姓。 得姓始祖:充闾。充姓起源于春秋…

  • 百无禁忌 bǎi wú jìn jì

    bǎijìn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查看详细解释
  • 太公兵法 tài gōng bīng fǎ

    tàigōngbīng

    书名。相传为商朝末年吕尚(姜太公)所作。已佚,清汪宗沂辑有太公兵法逸文一卷。内容杂乱,有治民之道﹑用兵之法,及阴阳阵势之说等。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西汉演义》

    《西汉演义》 - 第七十四回 【文】 甄伟

    置太公挟汉退兵却说霸王同诸将回到楚营中军坐定,查计损折人马三万有零,周殷、桓楚、季布、虞子期俱中伤,帐后调理,诸将暂休息数日出敌。传令毕,不觉过了二日,有细作小校打探汉营消息,回报曰:“韩信整点人马,一二日又来与楚交兵,各处诸侯军马陆续而来,现汉兵共有五十余万,萧何转运粮储,积聚荥阳,自成皋相连五百里,俱是汉兵。”霸王闻说,召钟离昧、项伯等商议曰:“汉兵势重,又兼韩信善能用兵,我兵在此,不可久待…

  • 国学名著《六韬》

    《六韬》 - 文韬·大礼 【先秦】 【文】 姜子牙

    文王问太公曰:“君臣之礼如何?” 太公曰:“为上惟临,为下惟沉,临而无远,沉而无陷。为上惟周,为下惟定。周则天也,定则地也。或天或地,大礼乃成。” 文王曰:“主位如何?” 太公曰:“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 文王曰:“主听如何?” 太公曰:“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 文王曰:“主明如何?” 太公曰:“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jiāngtàigōngdiào,yuànzhěshànggōu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六韬》

    《六韬》 - 文韬·举贤 【先秦】 【文】 姜子牙

    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文王曰:“其失安在?”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 文王曰:“何如?”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 文王曰:“举贤奈何?” 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

  • 国学名著《六韬》

    《六韬》 - 文韬·六守 【先秦】 【文】 姜子牙

    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 太公曰:“不慎所与也。人君有六守、三宝。” 文王曰:“六守何也?” 太公曰::“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 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断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人君无以三宝借人,借人则君失其威。” 文王曰:“敢问三宝?” 太公曰:…

  • 太公钓鱼 tài gōng diào yú

    tàigōngdiào

    (歇后语)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相传姜太公钓鱼不用香饵,且钓钩离水面三尺,并说:『负命者上钓来!』见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这有何妨,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亦作『姜太公钓鱼』。 【查看详细解释
  • 姜太公钓鱼 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

    jiāngtàigōngdiào

    (歇后语)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见『太公钓鱼』条。通俗常言疏证˙动物˙姜太公钓鱼引梦笔生花˙杭州俗语˙杂对:『关老爷卖马,姜太公钓鱼。』 【查看详细解释
  • 横亡 hèng wáng

    hèngwáng

    遭遇意外或自杀死亡,而不得善终。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我嘱付你个后死的程婴,休别了横亡的赵朔。』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方信道将在谋不在勇,兀的不横亡了俺这姜太公。』 【查看详细解释
  • 神聊 shén liáo

    shénliáo

    讥笑他人所说的话不切实际。如:『姜太公说相声──神聊。』 【查看详细解释
  • 磻溪 pán xī

    pán

    河川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南,源出南山,合成道宫水,北流入渭水。相传为姜太公垂钓处。或称为『璜溪』。 【查看详细解释
  • 齐国 qí guó

    guó

    1.国名。位于今山东省一带。周武王封姜太公于此,传至战国时,君位被权臣田氏篡夺。后为秦国所灭。2.齐,中央。齐国指中州、中国、中华。列子˙黄帝:『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六韬》

    《六韬》 - 豹韬·敌武 【先秦】 【文】 姜子牙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卒遇敌人,甚众且武,武车骁骑,绕我左右,吾三军皆震,走不可止,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败兵’。善者以胜,不善者以亡。” 武王曰:“为之奈何?”太公曰:“伏我材士强弩,武车骁骑,为之左右,常去前后三里,敌人逐我,发我车骑,冲其左右,如此,则敌人扰乱,吾走者自止。” 武王曰:“敌人与我,车骑相当,敌众我少,敌强我弱,其来整治精锐,吾陈不敢当,为之奈何?” 太公曰:“先我材士强弩,伏于左右,车骑坚阵而处,敌人过我伏兵,积弩射其左右,车骑锐兵,疾击其军、或…

  • 国学名著《六韬》

    《六韬》 - 文韬·国务 【先秦】 【文】 姜子牙

    文王问太公曰:“原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 太公曰:“爱民而已。” 文王曰:“爱民奈何?” 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 文王曰:“敢请释其故。” 太公曰:“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官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