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篆书 zhuàn shū

    zhuànshū

    书体名:(1)广义的篆书,是指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及小篆等;狭义的篆书则指大篆及小篆。相传大篆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小篆为李斯取史籀大篆省改而成。现今所称的篆书,则多指小篆而言。(2) 王莽时六书之一,即小篆。 【查看详细解释
  • 八体 bā tǐ

    1.秦代统一六国文字之后所通用的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八种书体。大篆相传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小篆为李斯、赵高、胡毋敬据大篆简化而得,大、小篆并简册所用;刻符施于符信;虫书是在篆文基础上装饰鸟虫图形;摹印使用在玺印之上,亦称为『缪篆』;署书指封检上的题字;殳书则是使用在戈、戟等兵器题铭;隶书行于公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2.体,文章、作品的体貌。八体指八种文章作品的风格。刘勰概括文章风格,区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朋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韹称为『八体』。见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zhòu

    部首:

    笔画:19画

    五笔:trql

    【基本释义】籀zhòu〔籀文〕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阅读:籀读(读书)。籀绎(阅读并理出文章的脉络)。笔画数:19;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1213545325121
  • 十体书 shí tǐ shū

    shíshū

    十种书体。指古文、大篆、籀文、小篆、隶书、章草、行书、八分、飞白、草书等。见唐˙张怀瓘˙书断˙卷一˙列传。一说以古文、大篆、八分、小篆、飞白、倒薤、散隶、悬针、鸟书、垂露为十体,见宣和书谱˙卷二˙唐元度。 【查看详细解释
  • 籀文 zhòu wén

    zhòuwén

    书体名。相传为周宣王时史籀所作,笔划较小篆繁复。根据近人王国维先生考订,籀文当为周秦之间通行于西土的文字,为秦地相近地区所用。或称为『大篆』、『籀书』。[似]大篆查看详细解释
  • 仓颉篇 cāng jié piān

    cāngjiépiān

    书名。秦李斯撰,一篇。为统一文字,罢去一切与秦文不合的文字,将大篆省改作小篆的字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序:『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或作『苍颉篇』。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zhuàn

    部首:

    笔画:15画

    五笔:txeu

    【基本释义】篆zhuàn汉字的一种书体:大篆。小篆。篆体。篆书。书写篆字:篆额。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篆刻。摄篆。次篆。台篆。笔画数:15;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551353334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王远宴麻姑蔡经宅 【唐朝】 【诗】 曹唐

    好风吹树杏花香,花下真人道姓王。大篆龙蛇随笔札,小天星斗满衣裳。闲抛南极归期晚,笑指东溟饮兴长。要唤麻姑同一醉,使人沽酒向馀杭。

  • 二篆 èr zhuàn

    èrzhuàn

    大篆、小篆。晋书˙三十六˙卫瓘传:『秦时李斯号为二篆,诸山及铜人铭皆斯书也。』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 【查看详细解释
  • 大篆 dà zhuàn

    zhuàn

    书体名。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创的汉字。说文解字序:『及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亦称为『籀文』。 【查看详细解释
  • 摹印 mó yìn

    yìn

    秦书八体之一。用于玺印,其字形系根据印面篇幅之大小,文字之多寡,将小篆规摹变化而成。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查看详细解释
  • 爰历篇 yuán lì piān

    yuánpiān

    书名。秦赵高撰,六章。古字书。取史籀大篆改易为小篆。 【查看详细解释
  • 秦书八体 qín shū bā tǐ

    qínshū

    秦代所通行的八种字体。有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等八种。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查看详细解释
  • 繁复 fán fù

    fán

    繁多复杂。宋˙秦观˙淮海集˙卷三十五˙法帖通解序˙史籀李斯书:『长安下士人程邈,得罪系宁阳十年,从狱中增减大篆,去其繁复。』[反]单纯 【查看详细解释
  • 署书 shǔ shū

    shǔshū

    书体名。秦书八体之一。原多使用于封检题字。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自秦坏古文,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后泛指题写匾额所用的书体。亦称为『擘窠书』、『榜书』、『牓书』。[似]榜书 【查看详细解释
  • 小篆 xiǎo zhuàn

    xiǎozhuàn

    书体名。秦统一天下后,因各国语言文字互异,始皇为使文字规范化,遂令丞相李斯等人,在大篆的基础上,加以省改,颁行全国成为官定的标准字体。小篆字体较大篆字体简化、整齐。今存于世的秦泰山、琅琊台两块残石,稍可见小篆风貌。亦称为『秦篆』。 【查看详细解释
  • 篆 zhuàn

    zhuàn

    1.一种汉字书体。见『篆书』条。如:『大篆』﹑『小篆』。2.尊称他人的名字。如:『台篆』﹑『雅篆』。3.印信。如:『接篆』。1.用篆体字书写。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李华传:『华尝为鲁山令元德秀墓碑,颜真卿书,李阳冰篆额,后人争模写之,号为「四绝碑」。』清˙龚自珍˙己 亥杂诗三一五首之十一:『君恩彀向渔樵说,篆墓何须百字长?』2.刻镂﹑铭刻。如:『篆刻』。聊斋志异˙卷二˙阿宝:『深情已篆中心。今已人禽异类,姻好何可复圆?』 【查看详细解释
  • 六体 liù tǐ

    liù

    1.书经的六种文体。指典、谟、训、诰、誓、命。2.易经的六爻。汉书˙卷二十一˙律历志上:『阴阳比韹交错相成,故九六之变登降 于六体。』3.人的头、身、四肢。汉书˙卷七十五˙翼奉传:『阳用其精,阴用其形,犹人之五臧 六体。』4.王莽时的六种字体。指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汉书˙卷三十˙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 章,书幡信也。』亦称为『六书』。5.六种书体。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唐˙张怀瓘˙六体书论:『臣 谨进怀书大小篆及八分,臣书有行草,合成六体。』6.中国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周礼˙地官˙孔颖达˙正义:『书有六体,形声实多。』亦称为『六书』。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夜航船》

    《夜航船》 - 文学部·字学 【文】 张岱

    (汇入群书文章)神农始为历日。文王始为经书。周公始为政书。黄帝受玄女始为《兵符》。吕望始为《韬略》。周公始为《四方志》。李悝次诸国律,始为《法经》。周公始为稗官。战国时始为小说。宋高宗始为词话。神农尝百药,始着方书。黄帝与岐伯问答。雷公受业,着《内外经》。巫妎占六岁以下小儿寿天,着《颅顖经》。汉甘公始为命书,唐举始为相书,郭璞始为风水书。景虑始口授,大月氏王使尹存浮屠经。蔡愔、秦景始奉使得天竺佛…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二百六 书一 【宋朝】 【文】 李昉

    古文 大篆 籀文 小篆 八分 隶书 章草 行书 飞白 草书 汲冢书 李斯 萧何 蔡邕 崔瑗 张芝 张昶 刘德升 师宜官 梁鹄 左伯 胡昭 钟繇 钟会 韦诞古 文按古文者,黄帝史苍颉所造也。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孝经》援《神契》云:“奎主文章,苍颉仿象是也。”(出《书断》) 按:上古文字,是黄帝的史官苍颉创造的。苍颉头上长着四只眼睛,能通神明。抬头可以观看到奎星环曲的形状,俯身可以察看到龟甲上的纹理、鸟走过的足迹。他广泛地采集世……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是为加强网络直播营销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直播营销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