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君子 sì jūn zǐ

    jūn

    1.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明万历年间,黄凤池辑『梅竹兰菊四谱』,陈继儒题称『四君』,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后又称为『四君子』。2.中医上指人参、白朮、茯苓、甘草四种药材的合称。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老先生此症,当用四君子,加入二陈,饭前温服。』 【查看详细解释
  • 无碍 wú ài

    ài

    1.无妨、无害。汉˙扬雄˙法言˙君子:『一东一北,行之无碍也;君子之行,独无碍乎?』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宝玉笑道:「我已背熟,烧也无碍。」』2.佛教用语。通达自在而无障隔,有四无碍,即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似]1.不害 【查看详细解释
  • 金玉君子 jīn yù jūn zǐ

    jīnjūn

    形容持节耿直,始终不变,刚坚如金石的君子。宋史˙卷三四一˙傅尧俞传:『元佑四年,拜中书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八。哲宗与太皇太后哭临之。太皇太后语辅臣曰:「傅侍郎清直一节,始终不变,金玉君子也。方倚以相,遽至是乎。」』 【查看详细解释
  • 毋 wú

    1.不。表示否定的意思。韩非子˙说林下:『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也?』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传:『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2.不要﹑莫。表示禁止或劝诫的意思。如:『毋忘在莒』。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没有。通『无』。墨子˙非命上:『言而毋仪,譬如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身自持筑臿,胫毋毛。』1.姓。如晋代有毋雅。2.二一四部首之一。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 土茯苓 【明朝】 【文】 李时珍

    释名 土萆解、刺猪苓、山猪粪、草禹余粮、仙遗粮、冷饭团、硬饭、山地栗。 气味 (根)甘、淡、平、无毒。 主治 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 国学名著《论语》

    《论语》 - 尧曰篇 【先秦】 【文】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感逝寄远 【唐朝】 【诗】 白居易

    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存者今如何,去我皆万里。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通果澧凤州,眇然四君子。相思俱老大,浮世如流水。应叹旧交游,凋零日如此。何当一杯酒,开眼笑相视。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华城西北雉堞最高崔相公首创楼台钱左丞继种花果合为胜境题在雅篇岁暮独游怅然成咏 【唐朝】 【诗】 白居易

    高居称君子,潇洒四无邻。丞相栋梁久,使君桃李新。凝情看丽句,驻步想清尘。况是寒天客,楼空无主人。

  • 优柔餍饫 yōu róu yàn yù

    yōuróuyàn

    比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亦作“优柔厌饫”。 【查看详细解释
  • 古之君子 gǔ zhī jūn zǐ

    zhījūn

    形容才德出众,有古典风范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韦四太爷叹道:「真可谓古之君子了!」』 【查看详细解释
  • 习流 xí liú

    liú

    娴习于水战的水师。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 【查看详细解释
  • 教士 jiào shì

    jiàoshì

    1.受过教练的士兵。槌˙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以横行于天下。』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2.基督教的传教者。文明小史˙第三十七回:『忽听报称有教士黎大人拜会,制军不好不见,只得请客厅,寒暄一番。』 【查看详细解释
  • 缘情体物 yuán qíng tǐ wù

    yuánqíng

    抒发情感,铺陈事物。唐˙王勃˙平台秘略论十首˙文艺三:『故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能事;而君子所役心劳神,宜于大者远者,非缘情体物,雕虫小技而已。』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杜少陵四:『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削之痕。』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墨子》

    《墨子》 - 02章 修身 【先秦】 【文】 墨子,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修身也。修身,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 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是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 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沁园春(寿徐知院) 【宋朝】 【词】 李敬则

    南渡盛时,壬寅之秋,生此伟人。是皇家柱石,端平君子,吾儒宗主,意一先生。自起丹山,晋登紫府,天下欣然望太平。至夷狄,亦慕吾中国,司马声名。愿君为尧舜之君。举一世民皆尧舜民。羡当年三渐,直声已著,近来四蜀,先虑尤深。事验平凉,眷隆当宁,指日须还公秉钧。愿公寿,以寿吾国脉,以寿斯文。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沁园春(为赵孏窝寿) 【宋朝】 【词】 张榘

    静寿先生,笑傲四并,醉眠孏窝。甚一枰棋坏,掉头不顾,同舟风紧,袖手高歌。太白词华,更生忠愤,为问山林老得么。须知道,有淮碑未作,浯石当磨。年来君子无多。试屈指、如公能几何。况萏荛公论,新曾推许,冕旒异眷,行见搜罗。泽润生民,洗清兵甲,待挽钱塘江上波。功名就,访蟠桃把玩,铜狄摩挲。

  • 徽 huī

    huī

    1.标帜。如:『国徽』﹑『校徽』﹑『党徽』。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杨徽者,公徒也。』2.旌旗。礼记˙大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郑玄˙注:『徽号,旌旗之名也。』文选˙潘岳˙闲居赋:『其西则有元戎禁营,玄幙绿徽。』美善的。诗经˙小雅˙角弓:『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资治通鉴˙卷二四八˙唐纪六十四˙武宗会昌四年:『郊庙之礼,诚宜亟行,至于徽称,非所敢当。』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扬子法言》

    《扬子法言》 - 序 【文】 扬雄

    天降生民,倥侗颛蒙,恣乎情性,聪明不开,训诸理,撰《学行》。降周迄孔,成于王道,终后诞章乖离,诸子图徽,撰《吾子》。事有本真,陈施于意,动不克,咸本诸身,撰《修身》。芒芒天道,昔在圣考,过则失中,不及则不至,不可奸罔,撰《问道》。神心忽恍,经纬万方,事系诸道、德、仁、义、礼,撰《问神》。明哲煌煌,旁烛无疆,逊于不虞,以保天命,撰《问明》。假言周于天地,赞于神明,幽弘横广,绝于迩言,撰《寡见》。圣…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金缕曲(绝江观桃,座间和韵) 【宋朝】 【词】 刘辰翁

    问何年种植。独成蹊、秾华烂漫,锦开千步。花下老人犹记我,不似那回赏处。并吹却、道边谢墅。黄四娘家今何在,也飘零、偎向前村住。千万恨,寄红雨。携壶藉草行歌暮。记前宵、深盟止酒,况堪扶路。破手一杯花浮面,不觉二三四五。更竹里、颠狂崔护。试语看花诸君子,但如今、俯仰成前度。君不见,曲江树。

  • 期 qī

    1.约定。如:『不期而遇』。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三国˙魏˙曹丕˙秋胡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2.希冀、盼望。如:『期待』、『期望』。宋˙欧阳修˙纵囚论:『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必能也。』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1.时、日,或经约定的时、日。如:『时期』、『日期』、『限期』、『后会有期』。唐˙李益˙江南词:『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 折:『我今日与小姐赴期去来。』2.一段时间。如:『假期』、『学期』、『潜伏期』、『危险期』。3.限度。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4.量词。计算事物分期的单位。如:『训练计划一年分为四期。』、『这本杂志已出版五卷六十期。』(之又音)ㄑ|(06214)ㄐ|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