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行其志 gè xíng qí zhì

    xíngzhì

    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同“各从其志”。 【查看详细解释
  • 各从其志 gè cóng qí zhì

    cóngzhì

    从:听任;志:志向。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查看详细解释
  • 一概而言 yī gài ér yán

    gàiéryán

    不区别状况,而以同一标准看待事物。见『一概而论』条。抱朴子˙释滞:『各从其志,不可一概而言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各从其志 gè cóng qí zhì

    cóngzhì

    各人按照自己的志向行事。史记˙卷六十一˙伯夷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凫鹤从方 fú hè cóng fāng

    cóngfāng

    指野鸭和鹤各从其所属的品类。比喻顺其自然行事。 【查看详细解释
  • 水流湿,火就燥 shuǐ liú shī,huǒ jiù zào

    shuǐliú湿shī,huǒjiùzào

    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查看详细解释
  • 剑化 jiàn huà

    jiànhuà

    晋时张华命雷焕于丰城掘得龙泉、太阿双剑,华与焕各佩一把,二人死后,剑堕入水中,化为二龙的故事。见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后比喻各从其类。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二:『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查看详细解释
  • 临机制变 lín jī zhì biàn

    línzhìbiàn

    临事能制定应变的方法。周书˙卷二十八˙陆腾传:『必望临机制变,未敢预陈。』唐˙吴武陵˙上韩舍人行军书:『夫临机制变,又何可数?昔司马宣王征孟达,则八道急攻;征公孙文懿,则舍其锐而趋其虚缓以挠,各从其利也。』 【查看详细解释
  • 族葬 zú zàng

    zàng

    同宗族依昭穆序次合葬在一起。周礼˙春官˙墓大夫:『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郑玄˙注:『族葬,各从其亲。』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自冢人墓地之官不设,族葬之法不行,士君子惑于龙穴﹑沙水之说,自心里要想发达,不知已堕于大逆不道!』 【查看详细解释
  • 群 qún

    qún

    1.相聚一起的人或物。如:『鸟群』、『三五成群』、『鹤立鸡群』。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唐˙白居易˙与元九书:『群分而气同,形异而 情一。』2.量词。计算群聚的人或物的单位。如:『一群牛』、『一群小孩』。红楼梦˙第二 十七回:『只见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群人都送了出来。』聚集、聚合。国语˙齐语:『令夫士,群萃而州处。』荀子˙劝学:『草木畴生,禽 兽群焉,物各从其冬。』1.众多。如:『群英』、『群经诸子』。礼记˙中庸:『体群臣也。』唐˙王勃˙滕 王阁序:『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2.成群的。如:『群岛』、『群峰』、『群居』。群集、成群。如:『群起而攻之。』楚辞˙屈原˙九章˙怀沙:『邑犬之群吠兮,吠 所怪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伯夷列传 【汉朝】 【文】 司马迁

    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

  • 国学名著《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 - 周公 姜太公 【明朝】 【文】 冯梦龙

    【原文】 太公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曰:“何族[同速]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伯禽至鲁,三年而报政。周公曰:“何迟也?”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而后除之。”周公曰:“后世其北面事齐乎?夫政不简不易,民不能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周公问太公何以治齐,曰:“尊贤而尚功。”周公曰:“后世必有篡弑之臣。”太公问周公何以治鲁,曰:“尊贤而尚亲。”太公曰:“后寝弱矣。” [冯述评] 二公能断齐、鲁之敝于数百年之后,而不能预为之维;非不欲维也,治道可为者止此耳。虽帝王之法,固未有久而不敝…

  • 国学名著《反经》

    《反经》 - 量过 【唐朝】 【文】 赵蕤

    (议曰:杨恽书云:“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人者,士大夫之行也。遑遑求财利,常恐遗之者,庶人之行也。今奈何以士大夫之行而责仆哉?”此量过者也。) 孔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党,党类也。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过,当恕而勿责之也。)何以言之?太史公云:“昔管仲相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然孔子小之曰:‘管仲之器小哉!岂不以周道衰,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议曰:夔、龙、稷、契,王者佐也;狐偃、咎犯,霸者佐也。孔子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是奇管仲有王佐之…

  • 拼音: chóu

    部首:

    笔画:12画

    五笔:ldtf

    【基本释义】畴(疇)chóu田地:田畴。平畴。类,同类的:范畴。古同“俦”。使相等:畴其爵禄。笔画数:12;部首:田;笔顺编号:251211113124
  • 国学名著《孟子》

    《孟子》 - 告子章句上·第十五节 【先秦】 【文】 孟子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一·天人解·五情缘起 【文】 黄元御

    肝之气风,其志为怒。心之气热,其志为喜。肺之气燥,其志为悲。肾之气寒,其志为恐。脾之气湿,其志为思。盖阳升而化火则热,阴降而化水则寒。离火上热,泄而不藏,敛之以燥金,则火交于坎府;坎水下寒,藏而不泄,动之以风木,则水交于离宫。木生而火长,金收而水藏。当其半生,未能茂长,则郁勃而为怒。既长而神气畅达,是以喜也。当其半收,将至闭藏,则牢落而为悲。既藏而志意幽沦,是以恐也。物情乐升而恶降。升为得位,降…

  • 国学名著《孟子》

    《孟子》 - 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先秦】 【文】 孟子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

  • 国学名著《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 - 卷五·杂病解上·颠狂根原 【文】 黄元御

    颠狂者,即惊悸之重病也。肝为木,其气风,其志怒,其声呼。心为火,其气热,其志喜,其声言。肺为金,其气燥,其志悲,其声哭。肾为水,其气寒,其志恐,其声呻。脾为土,其气湿,其志忧,其声歌。气之方升而未升则怒,已升则为喜,气之方降而未降则悲,已降则为恐。盖陷于重渊之下,志意幽沦,是以恐作。方其半陷,则凄凉而为悲,悲者,恐之先机也。升于九天之上,神气畅达,是以喜生。方其半升,则拂郁而为怒,怒者,喜之未遂…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魏王问张旄 【汉朝】 【文】 刘向

    魏王问张旄曰:“吾欲与秦攻韩,何如?”张旄对曰:“韩且坐而胥亡乎?且割而从天下乎?”王曰:“韩且割而从天下。”张旄曰:“韩怨魏乎?怨秦乎?”王曰:“怨魏。”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张旄曰:“韩且割而从其所强,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与其所怨乎?”王曰:“韩将割而从其所强,与其所不怨。”张旄曰:“攻韩之事,王自知矣。”…

  • 国学名著《历代兵制》

    《历代兵制》 - 周 【文】 陈傅良

    周制:王畿千里,近郊五十里(宅田、士田、贾田),远郊百里(官田、赏田、牧田、牛田)。郊为乡六,乡百里,通十为同,为百里者十,提封九万井九十万夫之地。除山川、沉斥、城池、邑居、园囿、经路三万六千井,为六万四千井六十四万夫之地。除公田九分之一,为五十万二千夫。又以一易、再易、三易,通之三分去一,为三十五万四百夫。率三百五十家赋一乘(四丘为乘,故曰丘乘),积六乡为千乘,而余率七家赋一兵,积六乡为七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