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体书 sì tǐ,tī shū

    ,

    1.晋代卫恒所作的四种书体。即草、章草、隶、散隶。见宣和书谱˙卷十三˙草书一˙卫恒:『作四体书,曰草、曰章草、曰隶、曰散隶。』2.古文、篆、隶、草四种字体。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四˙艺文类˙四体书:『古文,篆、隶、草。』3.俗称真、草、隶、篆为四体书。 【查看详细解释
  • 十体书 shí tǐ shū

    shíshū

    十种书体。指古文、大篆、籀文、小篆、隶书、章草、行书、八分、飞白、草书等。见唐˙张怀瓘˙书断˙卷一˙列传。一说以古文、大篆、八分、小篆、飞白、倒薤、散隶、悬针、鸟书、垂露为十体,见宣和书谱˙卷二˙唐元度。 【查看详细解释
  • 挥翰临池 huī hàn lín chí

    huīhànlínchí

    翰:鸟羽,借指毛笔;临池:指写字。指运笔写字。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龙城录》

    《龙城录》 - 王宏善为八体书 【文】 柳宗元

    王宏济南人,太宗幼曰同学,因问为八体书。太宗既即极,因访宏,而乡人竟传隐去,是亦子陵之徒欤。

  • 缪篆 móu zhuàn

    móuzhuàn

    摹刻印章用的篆书。因笔画屈曲缠绕,故称为『缪篆』。王莽时官定为六书之一,相当于秦八体书中的摹印。 【查看详细解释
  • 风月清照 fēng yuè qīng zhào

    fēngyuèqīngzhào

    风景月色清明。宋˙朱长文˙墨池编˙卷一˙宋僧梦英十八体书:『龙爪篆者,晋右将军王羲之曾游天台,还至会稽,值风月清照,夕止兰亭。』 【查看详细解释
  • 四体 sì tǐ,tī

    1.手足四肢。晋˙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宋˙苏轼˙教战守策:『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2.比喻兄弟或国君的辅佐大臣。仪礼˙丧服:『父子首足也,夫妻牉合也,昆弟四体也。』左传˙襄公三十年:『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3.古文、篆、隶、草四种书体。见『四体书』条。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shū

    部首:

    笔画:4画

    五笔:mcu

    【基本释义】殳shū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戟柄。古八体书之一:殳书(用于兵器上)。姓。笔画数:4;部首:殳;笔顺编号:3554
  • 拼音: zhuàn

    部首:

    笔画:15画

    五笔:txeu

    【基本释义】篆zhuàn汉字的一种书体:大篆。小篆。篆体。篆书。书写篆字:篆额。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篆刻。摄篆。次篆。台篆。笔画数:15;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551353334
  • 国学名著《夜航船》

    《夜航船》 - 文学部·字学 【文】 张岱

    (汇入群书文章)神农始为历日。文王始为经书。周公始为政书。黄帝受玄女始为《兵符》。吕望始为《韬略》。周公始为《四方志》。李悝次诸国律,始为《法经》。周公始为稗官。战国时始为小说。宋高宗始为词话。神农尝百药,始着方书。黄帝与岐伯问答。雷公受业,着《内外经》。巫妎占六岁以下小儿寿天,着《颅顖经》。汉甘公始为命书,唐举始为相书,郭璞始为风水书。景虑始口授,大月氏王使尹存浮屠经。蔡愔、秦景始奉使得天竺佛…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至于千字提奖之重蔑有称实再抒鄙怀用伸酬谢 【唐朝】 【诗】 陆龟蒙

    洪范分九畴,转成天下规。河图孕八卦,焕作玄中奇。先开否臧源,次筑经纬基。粤若鲁圣出,正当周德衰。越疆必载质,历国将扶危。诸侯恣崛强,王室方陵迟。歌凤时不偶,获麟心益悲。始嗟吾道穷,竟使空言垂。首赞五十易,又删三百诗。遂令篇籍光,可并日月姿。向非笔削功,未必无瑕疵。迨至夫子没,微言散如枝。所宗既不同,所得亦异宜。名法在深刻,虚玄至希夷。自从战伐来,一派纵横驰。寒谷生艳木,沸潭结流澌。惊奔失壮士,好恶

  • 国学名著《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 - 卷十五·姑妄听之一(1) 【文】 纪昀

    余性耽孤寂,而不能自闲。卷轴笔砚,自束发至今,无数十日相离也。三十以前,讲考证之学,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三十以后,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骤,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五十以后,领修秘籍,复折而讲考证。今老矣,无复当年之意兴,惟时拈纸墨,追录旧闻,姑以消遣岁月而已。故已成滦陽消夏录等三书,复有此集。缅昔作者,如王仲任、应仲远,引经据古,博辨宏通;陶渊明、刘敬叔、刘义庆,简谈数言,自然妙远。诚不敢妄拟前…

  • 国学名著《花月痕》

    《花月痕》 - 第二十回 【文】 魏秀仁

    陌上相逢搴帷一笑溪头联步邀月同归话说逆倭蚤扰各道,虽大河南北官军叠次报捷,而釜底游魂与江东员逆力为蛩-,攻陷广州,掳了疆臣,由海直窜津沽。谡如起先以南边军功荐升参将,后来带兵赴援并州,又晋一级,就留大营。元夕一战,应升总兵,此番朝议以谡如系将门子孙,生长海-,素悉贼情,故有宝山镇之命。临行,向痴珠谆问方略,痴珠赠以“爱民”、“礼士”、“务实”、“攻虚”、“练兵”、“惜饷’、“禁海”、“争江”八策…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057 【宋朝】 【文】 司马光

    【汉纪四十九】 起玄?困敦,尽上章?滩,凡九年。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子,公元一七二年) 春,正月,车驾上原陵。司徒掾陈留蔡邕曰:“吾闻古不墓祭。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威仪,察其本意,乃知孝明皇帝至孝恻隐,不易夺也。礼有烦而不可省者,此之谓也。” 三月,壬戌,太傅胡广薨,年八十二。广周流四公,三十馀年,历事六帝,礼任极优,罢免未尝满岁,辄复升进。所辟多天下名士,与故吏陈蕃、李咸并为三司。练达故事,明解朝章,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然温柔谨悫,常逊言恭色……

  • 国学名著《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 宋纪·宋纪十六 【文】 毕沅

    起重光单阏九月,尽昭阳大荒落九月,凡二年有奇。○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淳化二年(辽统和九年)九月,己丑,户部侍郎、参知政事王沔,给事中、参知政事陈恕,并罢守本官。初,给事中樊知古,累任转运,甚得时誉;及为户部,频以职事不治,诏书切责,名益减。雅与恕亲善,帝每言及计司事有乘违者,恕具以告之,欲令知古尽力。知古后因奏对,遂自解。帝问知古:“何从得此?”知古曰:“陈恕告臣。”帝怒恕泄禁中…

  • 国学名著《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 - 第十八卷 施润泽滩阙遇友 【明朝】 【文】 冯梦龙

    还带曾消纵理纹,返金种得桂枝芬。 从来阴骘能回福,举念须知有鬼神。 这首诗引着两个古人阴骘的故事。第一句说:“还带曾消纵理纹。”乃唐朝晋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那相士说:“足下功名事,且不必问。更有句话,如不见怪,方敢直言。”斐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岂敢见怪!”相士道:“足下?蛇纵理纹入口,数年之间,必致饿死沟渠。”连相钱俱不肯受。裴度是个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一日,偶至香山寺闲游。只见供卓上光华耀目,近前看时,乃是一围宝带。裴度检在手中,…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 【宋朝】 【文】 李昉

    韩? 颜真卿 李景略 李夷简 孟简 李德裕 裴休 崔碣 赵和 刘崇龟 杀妻者 许宗裔 刘方遇韩?韩?在润州,夜与从事登万岁楼,方酣,置杯不悦。语左右曰:“汝听妇人哭乎?当近何所?”或对在某桥某街。诘朝,命吏捕哭者讯之。信宿,狱不具。吏惧罪,守于尸侧。忽有大青蝇集其首。因发髻验之,果妇私于邻,醉其夫而钉杀之。吏以为神。因问,晋公云:“吾察其哭声,疾而不惮,若强而惧者。王充论衡云:郑子产晨出,闻妇人之哭,拊仆之手而听。有间,使吏执而问之,即手杀其夫也。异日,其仆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子产曰:“死……

  • 国学名著《三国志》

    《三国志》 - 武帝纪 【魏晋】 【文】 陈寿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一]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二]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三]嵩生太祖。 注[一]*[曹瞒传曰]*: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王沈魏书曰:其先出于黄帝。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于邾。春秋之世,与于盟会,逮至战国,为楚所灭。子孙分流,或家于沛。汉高祖之起,曹参以功封平阳侯,世袭爵土,绝而复绍,至今适嗣国于容城。 注[二]司马彪续汉书曰:腾父节,字符伟,素以仁厚称。邻人有亡…

  • 国学名著《书目答问》

    《书目答问》 - 经部 【文】 张之洞

    (经学、小学书,以国朝人为极,于前代著作,撷长弃短,皆已包括其中,故于宋元明人从略。)正经正注第一(此为诵读定本,程试功令,说经根柢。注疏本与明监本五经,功令并重。)《十三经注疏》。(共四百一十六卷。乾隆四年武英殿刻附考证本,同治十年广州书局覆刻殿本,阮文达公元刻附校勘记本,明北监本,明毛晋汲古阁本。目列后。阮本最于学者有益,凡有关校勘处旁有一圈,依圈检之,精妙全在于此。四川书坊翻刻阮本,讹谬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