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竖子阿段往问 【唐朝】 【诗】 杜甫

    东渚雨今足,伫闻粳稻香。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人情见非类,田家戒其荒。功夫竞搰搰,除草置岸旁。谷者命之本,客居安可忘。青春具所务,勤垦免乱常。吴牛力容易,并驱动莫当。丰苗亦已穊,云水照方塘。有生固蔓延,静一资堤防。督领不无人,提携颇在纲。荆扬风土暖,肃肃候微霜。尚恐主守疏,用心未甚臧。清朝遣婢仆,寄语逾崇冈。西成聚必散,不独陵我仓。岂要仁里誉,感此乱世忙。北风吹蒹葭,蟋蟀近中堂。荏苒百工休,郁纡

  • 逆道乱常 nì dào luàn cháng

    dàoluàncháng

    常,人情之常。逆道乱常是违反道德伦常。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平胡 【唐朝】 【诗】 李隆基

    杂虏忽猖狂,无何敢乱常。羽书朝继入,烽火夜相望。将出凶门勇,兵因死地强。蒙轮皆突骑,按剑尽鹰扬。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铓。雾扫清玄塞,云开静朔方。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 变古乱常 biàn gǔ làun cháng

    biànlàuncháng

    更改或打乱祖宗常法。 【查看详细解释
  • 逆道乱常 nì dào luàn cháng

    dàoluàncháng

    指违背道德纲常。 【查看详细解释
  • 变古乱常 biàn gǔ làun cháng

    biànlàuncháng

    改变原有的正常规则。宋˙王楙˙野客丛书˙卷四˙张辅妄论班史:『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正救,欲报私雠,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查看详细解释
  • 忽 hū

    1.不留心﹑不注意。如:『忽略』﹑『疏忽』。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方孝孺˙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 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2.轻视﹑瞧不起。汉˙曹操˙表刘琮令:『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突然。如:『忽喜忽忧』﹑『忽冷忽热』。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快速的﹑一瞬间。如:『倏忽』。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姓。如明代有忽仲﹑忽明。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黄帝四经》

    《黄帝四经》 - 国次 【先秦】 【文】 佚名

    国失其次,则社稷大匡。夺而无予,国必遂亡。必尽天极,衰者复昌。诛禁不当,反受其央(殃)。禁伐当罪当亡,必虚(墟)其国。兼之而勿擅,是胃(谓)天功。天地无私,四时不息。天地立,圣人故载。过极失(当),天将降央(殃)。人强胜天,慎辟(避)勿当。天反胜人,因与俱行,先屈后信(伸),必尽天极,而毋擅天功。兼人之国,修其国郭,处其郎(廊)庙,听其钟鼓,利其资财,妻其子女。是胃(谓)□逆以芒(荒),国危破亡。故唯圣人能尽天极,能用天当。天地之道,不过三功。功成而不止,身危又(有)央(殃)。故圣人之伐(也)…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深虑论 【明朝】 【文】 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

  • 国学名著《司马法》

    《司马法》 - 仁本 【先秦】 【文】 司马穰苴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勇见身,信见信。内得爱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战也。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

  • 国学名著《虎钤经》

    《虎钤经》 - 卷二十 【文】 许洞

    誓文第一百九十五有虞氏戒于国,夏后氏誓于军,殷人誓于军门之外,周人将反刃而誓。所誓不同,吾从周誓之誓曰:惟天至仁,亭毒万物,其有逆于道德者,激霆以震之;惟神至幽,游息六气,其有淫于祸乱者,潜灵以殛之;惟王至明,顺恤九服,其有悖于教化者,兴师以察之。此四者同条而共贯也。是知军(一作君)天下者,挥长戈以宾不臣,未为不善也;涤秽滓以广王化,未为不嘉也。今孽虏不庭,乱常反德,吾为天子恭行天讨,誓翦大憝…

  • 国学名著《反经》

    《反经》 - 天时 【唐朝】 【文】 赵蕤

    孙子曰:“二曰天时。天时者,阴阳、寒暑,时节制也。”《司马法》曰:“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吾人也。”太公曰:“天文三人,主占风气,知天心去就。”故《经》曰:“能知三生,临刃勿惊,从孤击虚,一女当五丈夫。”故行军必背太阴、向太阳,察五纬之光芒,观二曜之薄蚀,必当以太白为主,辰星为候。合宿,有必斗之期;格出,明不战之势。避以日耗,背以月刑。以王击囚,以生击死,是知用天之道,顺天行诛,非一日也。 若细雨沐军,临机必有捷;回风相触,道还而无功。云类群羊,必走之道;气如惊鹿,必败之势。黑云出垒,赤气临军,六…

  • 国学名著《西汉演义》

    《西汉演义》 - 第九回 【文】 甄伟

    赵高矫诏立胡亥却说那少年要刺始皇,有一老者急止之曰:“不可!大丈夫当立万世之功,岂可效刺客之流耶?”少年遂止。其人为谁?老者姓项名梁,少者姓项名籍,字羽,楚将项燕之后,下相人也。籍初学书,书不成;学剑,剑不会。梁大怒曰:“尔欲何为耶?”籍曰:“书,记姓名;剑,不过敌一而已。”梁曰;“汝今欲何学?”籍曰:“吾但欲学万人敌也。”梁甚奇之。今日遇见始皇,意欲刺杀,项梁急止之。因此游行于吴楚之间,潜有图…

  • 拼音: yōng

    部首:广

    笔画:11画

    五笔:yveh

    【基本释义】庸yōng平常,不高明的:平庸。庸医。庸言。庸俗。庸人。昏庸。庸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庸夫。庸暗(平凡,愚昧)。庸庸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需要:无庸细述。无庸讳言。岂,怎么:庸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租庸调。功劳:庸绩(功绩)。古同“佣”,雇佣。笔画数:11;部首:广;笔顺编号:41351125112
  • 国学名著《逸周书》

    《逸周书》 - 谥法解 【先秦】 【文】 佚名

    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民无能名曰神。称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德象天地曰帝。静民则法曰皇。仁义所在曰王。赏庆刑威曰君,从之成群曰君。立制及众曰公。执应八方曰侯。壹德不解曰简。平易不疵曰简。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刚强理直曰武,威强澼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敬事供上…

  • 国学名著《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 - 论政体 【唐朝】 【文】 吴兢

    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

  • 国学名著《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 - 论封建 【唐朝】 【文】 吴兢

    贞观元年,封中书令房玄龄为邗国公,兵部尚书杜如晦为蔡国公,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齐国公, 并为第一等, 食邑实封一千三百户。皇从父淮安王神通上言:“义旗初起,臣率兵先至,今玄龄等刀笔之人,功居第一,臣窃不服。”太宗曰:“国家大事,惟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则知赏罚不可轻行也。今计勋行赏,玄龄等有筹谋帷幄、画定社稷之功,所以汉之萧何,虽无汗马,指踪推毂,故得功居第一。叔父于国至亲,诚无爱惜,但以不可缘私滥与勋臣同赏矣。”由是诸功臣自相谓曰:“陛下以至公,赏不私其亲,吾属何可…

  • 国学名著《近思录》

    《近思录》 - 政事 【文】 朱熹,吕祖谦

    1、伊川先生上疏曰:夫钟,怒而击之则武,悲而击之则哀,诚意之感而入也。告于人亦如是,古人所以斋戒而告君也。臣前后两得进讲,未尝敢不宿斋预戒,潜思存诚,觊感动于上心。若使营营于职事,纷纷其思虑,待至上前,然后善其辞说,徒以颊舌感人,不亦浅乎?——《二程文集》卷六《上太皇太后书》2、伊川《答人示奏稿书》云:观公之意,专以畏乱为主,颐欲公以爱民为先,力言百姓饥且死,丐朝廷哀怜,因惧将为寇乱可也。不惟告…

  • 国学名著《史记》

    《史记》 - 卷一百一 袁盎□错列传 第四十一 【汉朝】 【文】 司马迁

    2003-3-7 袁盎①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② 注①索隐音如周礼“盎齐”,乌浪反。 注②集解如淳曰:“盎为兄所保任,故得为中郎。”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①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②主亡与亡。③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

  • 国学名著《奉天录》

    《奉天录》 - 卷四 【文】 赵元一

    上初拔奉天,而车驾至宜寿县北,渭水之阳,谓侍臣曰:“朕之此行,莫同永嘉之势。”因潸然流涕。时工部尚书浑公耸辔而对曰:“《易》称:‘先号?兆而后笑’,素王之至言。肃宗幸灵武,代宗幸陕郡,尼父遭匡人之难,弦歌不辍其声。故曰:‘临大难无忧惧者,圣人之勇也。’”言讫济河,六师巡狩,驾次骆谷。青山有八十四头盘,直上千仞,山势岧峣。攀萝登陟。见蓬莱之远岫;遥望五峰,似一拳之培塿。山顶无草木,直下望烟霞。时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