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蛇飞动 lóng shé fēi dòng

    lóngshéfēidòng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红藤杖 【唐朝】 【诗】 白居易

    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时时携步月,处处把寻春。劲健孤茎直,疏圆六节匀。火山生处远,泸水洗来新。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天边望乡客,何日拄归秦。

  • 丧乱帖 sāng luàn tiè

    sāngluàntiè

    王羲之所书的书法名帖。行书而带草意,劲健有力,刚中带柔,为王帖中之佳品。 【查看详细解释
  • 峭拔 qiào bá

    qiào

    1.山势高峻。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荥阳县南百余里,有兰岩山,峭妻丈。』元˙舒˙胡子坑诗:『毓秀孕奇挺峭拔,攒峰列壑争伶俜。』2.笔力劲健。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王荆公书,清劲峭拔。』 【查看详细解释
  • 意智 yì zhì

    zhì

    机智有谋略。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传˙鲜卑传:『自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 【查看详细解释
  • 欧阳通 ōu yáng tōng

    ōuyángtōng

    人名。(公元?~691)字通师,唐潭州临湘(湖南长沙)人。为书法名家欧阳询之子。幼年失怙,母教以父书,善承父志,刻意临学,笔力劲健,与其父称『大小欧阳』。曾任兰台郎,或称为『欧阳兰台』。 【查看详细解释
  • 遒美 qiú měi

    qiúměi

    形容书法秀美劲健。新唐书˙卷四十五˙选举志下:『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查看详细解释
  • 铁笔银钩 tiě bǐ yín gōu

    tiěyíngōu

    比喻书法笔迹刚劲健美。见『铁画银钩』条。如:『魏碑的书法真是铁笔银钩,劲健雄浑。』 【查看详细解释
  • 梢梢 shāo shāo

    shāoshāo

    1.状声词。形容风声。南朝宋˙鲍照˙野鹅赋:『风梢梢而过树,月苍苍而照台。』唐˙常建˙空灵山应田叟诗:『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2.劲健的样子。文选˙谢脁˙詶王晋安诗:『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唐˙杜甫˙雕赋:『梢梢劲翮,肃肃逸响。』3.尾垂的样子。唐˙李贺˙唐儿歌:『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青臂。』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石”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石」源出: 一、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所载,为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之后。又《春秋公子谱》云,其后有石骀仲。 二、据《唐书》所载,为"昭武九姓"之一。当时祁连山北昭武城(在今甘肃省临泽县境内)有康居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成立了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称为"昭武九姓"。唐高宗永徽年间,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石氏。石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 三、 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

  • 拼音: diāo

    部首:

    笔画:16画

    五笔:mfky

    【基本释义】雕diāo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雕悍。一箭双雕。刻竹、木、玉、石、金属等:木雕。浮雕。玉雕。雕版。雕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雕镌。雕塑。雕虫小技。有彩绘装饰的:雕弓。雕鞍。雕青(在人体上刺花纹,涂上青色)。同“凋”。笔画数:16;部首:隹;笔顺编号:3512125132411121
  • 国学名著《诗人玉屑》

    《诗人玉屑》 - 卷五 【文】 魏庆之

    口诀三不可危稹逢吉曰:诗不可强作,不可徒作,不可苟作。强作则无意,徒作则无益,苟作则无功。骊塘文集八句法方回言,学诗于前辈,得八句法:平澹不流于浅俗;奇古不邻于怪僻;题咏不窘于物象;叙事不病于声律;比兴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尽心于诗,守此勿失。王直方四不下八条并释皎然述气高而不怒,力劲而不犯,情多而不暗,才赡而不疏。四深气象氛氲,由深于体势;…

  • 国学名著《后汉书》

    《后汉书》 - 列传·乌桓鲜卑列传 【南北朝】 【文】 范晔

    乌桓 鲜卑 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贵少而贱老,其性悍塞。怒则杀父兄,而终不害其母,以母有族类,父兄无相仇报敌也。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无世业相继。邑落各有小帅,数百千落自为一部。大人有所召呼,时刻木为信,虽无文字,而部众不敢违犯。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大人以下,各自蓄牧营产,不相徭役。其嫁娶则先略女通情,或半岁百日,然后送牛、马、羊畜,以为娉币。婿…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 【宋朝】 【文】 李昉

    李遐周 许老翁 李珏章全素李遐周李遐周者,颇有道术。唐开元中,尝召入禁中。后求出住玄都观。唐宰相李林甫尝往谒之。遐周谓曰:“公存则家泰,殁则家亡。”林甫拜泣,求其救解。笑而不答,曰:“戏之耳。”天宝末,禄山豪横跋扈,远近忧之;而上意未寤。一旦遐周隐去,不知所之。但于其所居壁上,题诗数章,言禄山僭窃及幸蜀之事。时人莫晓,后方验之。其末篇曰:“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燕市人皆去”,禄山悉幽蓟之众而起也。“函关马不归”者,哥舒翰潼关之败,疋马不还也。“若逢山下鬼”者,马嵬……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三百九十三 雷一 【宋朝】 【文】 李昉

    李叔卿 杨道和 石勒 虢州人 封元则 僧道宣 苏践言 狄仁杰 偃师 雷斗 漳泉界 包超 张须弥 蔡希闵 徐景先 欧阳忽雷 宣州 王干 华亭堰典 李师道 李? 徐?李叔卿汉河南李叔卿,为郡工曹,应孝廉。同辈疾之,宣言曰:“叔卿妻寡妹。”以故不得应孝廉之目,叔卿遂闭门不出。妹悲愤,乃诣府门自经,叔卿亦自杀,以明无私,既而家人葬之。后霹雳,遂击杀所疾者,以置叔卿之墓。所震之家,收葬其尸。葬毕。又发其冢。(出《列女传》) 汉代河南有个叫李叔卿的人,是郡府的工曹,被举荐为“孝廉”。同事们忌妒他,散布流言……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三百五十四鬼三十九 【宋朝】 【文】 李昉

    杨? 袁继谦 ?州士人 王商 谢彦璋 崇圣寺 任彦思 张仁宝 杨蕴中 王延镐 僧惠进 田达诚 徐彦成 郑郊 李茵 柳鹏举 周洁杨 ?兖州龙兴寺西南廊第一院,有经藏。有法宝大师者,常于灵神佛堂之前见一白衣叟,如此者数日,怪而诘之,叟曰:“余非人,乃杨书记宅之土地。”僧曰:“何为至此?”叟曰:“彼公愎戾,兴造不辍,致其无容身之地也。”僧曰:“何不祸之?”答曰:“彼福寿未衰,无奈之何。”言毕不见。后数年,朱瑾弃城而遁,军乱。一家皆遇害。杨名?。累举不第。为朱瑾书记。(出《玉堂闲话》) 山东兖州龙兴寺……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057 【宋朝】 【文】 司马光

    【汉纪四十九】 起玄?困敦,尽上章?滩,凡九年。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子,公元一七二年) 春,正月,车驾上原陵。司徒掾陈留蔡邕曰:“吾闻古不墓祭。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威仪,察其本意,乃知孝明皇帝至孝恻隐,不易夺也。礼有烦而不可省者,此之谓也。” 三月,壬戌,太傅胡广薨,年八十二。广周流四公,三十馀年,历事六帝,礼任极优,罢免未尝满岁,辄复升进。所辟多天下名士,与故吏陈蕃、李咸并为三司。练达故事,明解朝章,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然温柔谨悫,常逊言恭色……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二百七 书二 【宋朝】 【文】 李昉

    王羲之 王献之 王修 荀舆 谢安 王? 戴安道康昕 韦昶 萧思话 王僧虔 王融 萧子云 萧特 僧智永 僧智果王羲之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文,……

  • 国学名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226 【宋朝】 【文】 司马光

    【唐纪四十二】 起屠维协洽八月,尽重光作噩五月,凡一年有奇。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历十四年(己未,公元七七九年) 八月,甲辰,以道州司马杨炎为门下侍郎,怀州刺史乔琳为御史大夫,并同平章事。上方励精求治,不次用人,卜相于崔?甫,?甫荐炎器业,上亦素闻其名,故自迁谪中用之。琳,太原人,性粗率,喜诙谐,无他长,与张涉善,涉称其才可大用,上信涉言而用之;闻者无不骇愕。 代宗之世,吐蕃数遣使求和,而寇盗不息,代宗悉留其使者,前后八辈,有至老死不得归者;俘获其人,皆配江、岭。上欲以德怀之,乙巳,以随州司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