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石 kè shí

    shí

    1.将文字或图案刻在碑碣、崖壁上。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2.刻有文字、图象的碑碣。南史˙卷五十七˙范云传:『云以山上有秦始皇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 【查看详细解释
  • 石鼓文 shí gǔ wén

    shíwén

    东周时秦人刻在鼓形石上的刻石文字。唐朝时在天兴三畤原出土(今陕西省宝鸡市),共有十块,每面环刻一首四言诗,内容多为歌颂田原之美和秦国国君的游猎情形。字体介于籀篆之间,其中一石字已磨灭,其余九石也有残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亦称为『秦刻石』。 【查看详细解释
  • 秦刻石 qín kè shí

    qínshí

    秦国的刻石文字,字体近于籀篆。如峄山碑、琅邪台刻石、石鼓文等。见『石鼓文』条。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石鼓歌 【唐朝】 【诗】 韦应物

    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白黑分。忽开满卷不可识,惊潜动蛰走云云。喘逶迤,相纠错,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秦家祖龙还刻石,碣石之罘李斯迹。世人好古犹共传,持来比此殊悬隔。

  • 拼音: juān

    部首:

    笔画:14画

    五笔:qwye

    【基本释义】镌(鎸)juān雕刻,凿:镌刻。镌镂。规劝:镌说(劝说)。镌谕(规劝晓谕)。降级,削职:镌级。镌罚。镌汰(裁减冗官)。笔画数:14;部首:钅;笔顺编号:31153241112153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 【唐朝】 【诗】 牛凤及

    八神扶玉辇,六羽警瑶谿。戒道伊川北,通津涧水西。御图开洛匮,刻石与天齐。瑞日波中上,仙禽雾里低。微臣矫羽翮,抃舞接鸾鹥。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春初送吕补阙往西岳勒碑得云字 【唐朝】 【诗】 孙逖

    刻石记天文,朝推谷子云。箧中缄圣札,岩下揖神君。语别梅初艳,为期草欲薰。往来春不尽,离思莫氛氲。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唐朝】 【诗】 皮日休

    刻石书离恨,因成别后悲。莫言春茧薄,犹有万重思。江上秋声起,从来浪得名。逆风犹挂席,若不会凡情。

  • 化度寺碑 huà dù sì bēi

    huàbēi

    唐代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唐李百药撰,欧阳询书,记述化度寺邕禅师的生平行谊。碑字温秀韵致,笔画清劲焕发,结构缜密。宋代刻石已亡,今所传拓本多为翻刻。 【查看详细解释
  • 廿 niàn

    廿niàn

    二十。秦˙李斯˙泰山刻石:『皇帝临立,作制明法,臣下修饬,廿有六年。』唐˙杜甫˙客堂诗:『旧疾廿载来,衰年得无足。』 【查看详细解释
  • 摹刻 mó kè

    1.摹写,刻石。宋˙苏轼˙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厘。』2.翻刻。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近藏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查看详细解释
  • 歔郗 xū xī

    感叹、嗟叹。元˙朱德润˙德政碑诗:『刻石道旁纪德政,旁人见者或歔郗。』 【查看详细解释
  • 淳熙阁帖 chún xī gé tiè

    chúntiè

    宋孝宗淳熙年间下诏,以内府所藏淳化阁帖重新刻石,称为『淳熙阁帖』。 【查看详细解释
  • 燕然山铭 yān rán shān míng

    yānránshānmíng

    东汉窦宪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使班固作铭文。或称为『封燕然山铭』。 【查看详细解释
  • 玉检 yù jiǎn

    jiǎn

    1.古代收藏告天文书的封匣。汉书˙卷六˙武帝纪『封登泰山』句下颜师古˙注三国˙魏˙孟康:『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2.借称告天的文书。唐˙刘禹锡˙平齐行二首之二:『侍臣燕公秉文笔,玉检告天无愧词。』 【查看详细解释
  • 琅邪台刻石 láng yé tái kè shí

    lángtáishí

    秦始皇二十八年,南登琅邪山,筑琅邪台,立石刻于其上,目的在颂秦德,明得意。刻石文字为李斯所书小篆。后二世元年,东行郡县,并在原石旁边加刻诏书。今原石已毁,惟存二世诏文。 【查看详细解释
  • 立碑 lì bēi

    bēi

    古人为纪念德政、表彰德行、记录重大事件等,恒刻石立碑,以昭示后人。 【查看详细解释
  • 窦宪 dòu xiàn

    dòuxiàn

    人名。(?~公元92)字伯度,东汉平陵人。窦融之曾孙。和帝时曾出塞三千里,大破匈奴,乃令班固作铭,刻石燕然山上,纪汉功德。还拜大将军,族党满朝,后因专权用事,为和帝赐死。 【查看详细解释
  • 表功 biǎo gōng

    biǎogōng

    表彰功德。唐˙韦应物˙石鼓歌:『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煌煌。』 【查看详细解释
  • 裴頠 péi wěi

    péiwěi

    人名。(公元267~300)字逸民,晋河东闻喜人。弘雅有远识,惠帝时为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因诛杨骏有功,封武昌侯。奏修国学,刻石写经,累迁尚书,为赵王伦所害,追谥成。因患时俗虚浮,尝着崇有论以解其蔽。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