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 修身篇·致诸弟·劝弟切勿恃才傲物 【文】 曾国藩

    四位老弟足下: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已,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余平生科名极为顺遂,惟小考七次始售。然每次不进,未…

  • 拼音: qiú

    部首:

    笔画:5画

    五笔:

    【基本释义】叴qiú〔叴叴〕傲气逼人的样子,如“(四壁金刚)如有气叴叴,如叱叱有声。”笔画数:5;部首:口;笔顺编号:35251
  • 距人千里 jù rén qiān lǐ

    rénqiān

    形容傲气极大,不愿与人接近或毫无商量的余地。距,通“拒”。 【查看详细解释
  • 傲气 ào qì

    ào

    高傲自大的作风。如:『他表现得傲气十足,好像第一名非他莫属。』 【查看详细解释
  • 拔脯子 bá fǔ,pú zi

    ,

    北平方言。指挺胸逞傲气。 【查看详细解释
  • 气焰 qì yàn

    yàn

    比喻人的傲气和威风十分高涨。左传˙庄公十四年:『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文明小史˙第四十八回:『自己实在不及他,气焰亦登时矮了半截。』[似]气势 【查看详细解释
  • 气焰嚣张 qì yàn xiāo zhāng

    yànxiāozhāng

    形容人傲气极盛,并且常肆意欺陵别人。如:『你这番话义正词严,把一向气焰嚣张的他,说的哑口无言。』 【查看详细解释
  • 傲 ào

    ào

    1.倨慢。如:『骄傲』﹑『傲慢』。2.不屈服的。如:『傲骨』﹑『傲气』。轻视﹑不尊敬。吕氏春秋˙士容论˙士容:『傲小物而志属于大,似无勇而未可恐。』唐˙韩愈˙祭鳄鱼文:『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避之。』急躁。荀子˙劝学:『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槌˙乘马:『是故事者生于虑,或于务,失于傲。』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ào

    部首:

    笔画:12画

    五笔:wgqt

    【基本释义】傲ào自高自大:骄傲。傲岸(形容性格高傲)。傲骨。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傲视。高傲。孤傲。藐视,不屈:傲然。傲霜斗雪。笔画数:12;部首:亻;笔顺编号:321121533134
  • 国学名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 为政篇·致四弟·述坚守作战之困难 【文】 曾国藩

    澄侯四弟左右:此间军事,四眼狗纠同五伪玉救援安庆,其打先峰者,已至集贤关,九弟屡信皆言坚地后派,可保无虞,但能坚守十日半月之久,城中粮米必难再支,可期克复矣。徽州六属俱平安,欠饷多者七个月,少者四五六月不等,幸军心尚未涣散。江西省城戒严,附近二三十里,处处皆贼,余派鲍军往救。湖北之南岸,已无一贼,北岸德安随州等处,有金刘与成大吉三军,必可口有起色。余癣疾未痊,日来天气亢燥,甚以为苦;幸公事勉细能…

  • 拼音: fēng

    部首:

    笔画:12画

    五笔:qtdh

    【基本释义】锋(鋒)fēng刀剑锐利的部分:刀锋。剑锋。交锋。锋利。锋芒。锋镝(泛指兵器;亦喻战争)。器物的尖锐部分:笔锋。针锋相对。形容语言的尖锐:话锋。谈锋。在前面带头的人:先锋。前锋。笔画数:12;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3541112
  • 国学名著《神峰通考》

    《神峰通考》 - 伤官食神格 【文】 张楠

    楠曰:伤官食神,一阴一阳之谓。伤官阴见阴,阳见阳之谓。食神皆盗我血气之物也。子平书论伤官食神之现,书虽甚多,但所言皆不亲切。何以为之伤官也?盖人之身,以官星为官我之官,如府县官之类也。出入动作,皆要循守规矩,不敢妄为。今则伤官者,则是伤杀其官,不服官管,如弑杀上官之类,则为强贼化外之民。如此格者,就要不见官星,就如打伤府县官者,又再去见府县官,则官肯放汝乎?今书止云:“伤官见官,为祸百端,”而不…

  • 国学名著《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 - 卷十三·槐西杂志三(3) 【文】 纪昀

    族叔楘庵言,尝见旋风中有一女子,张袖而行,迅如飞鸟,转瞬已在数里外。又尝于大槐树下,见一兽跳掷,非犬非羊,毛作褐色,即之已隐,均不知何物。余曰:叔平生专意研经,不甚留心于子史,此二物古书皆载之。女子乃飞天夜叉,博异传载,唐薛淙于卫州佛寺见老僧,言居延海上,见天神追捕者是也。褐色兽乃树精,史记秦本纪,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注曰:今武都故道有怒特祠,图大牛上生树本,有牛从水中出,复见于丰水之中…

  • 国学名著《呻吟语》

    《呻吟语》 - 卷四·御集·品藻 【文】 吕坤

    独处看不破,忽处看不破,劳倦时看不破,急遽仓卒时看不破,惊忧骤感时看不破,重大独当时看不破,吾必以为圣人。圣人做出来都是德性,贤人做出来都是气质,众人做出来都是习俗,小人做出来都是私欲。汉儒杂道,宋儒隘道。宋儒自有宋儒局面,学者若入道,且休着宋儒横其胸中,只读六经四书而体玩之,久久胸次自是不同。若看宋儒,先看濂溪、明道。一种人难悦亦难事,只是度量褊狭,不失为君子;一种人易事亦易悦,这是贪污软弱…

  • 拼音: cháng zhǎng

    部首:

    笔画:4画

    五笔:tayi

    【基本释义】长(長)cháng两端的距离:长度。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少幼消短笔画数:4;部首:长;笔顺编号:3154
  • 国学名著《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 - 第十三卷 张道陵七试赵升 【明朝】 【文】 冯梦龙

    但闻白日升天去,不见青天走下来。有朝一日天破了,人家都叫阿??。 这四句诗乃国朝唐解元所作,是讥消神仙之说,不足为信。此乃戏谑之语。从来混沌刽判,便立下了一教:太上老君立了道教,释迦祖师立了佛教,孔夫子立了懦教。懦教中出圣贤,佛教中出佛菩萨,道教中出神仙。那三教中,懦教武平常,佛教武清苦,只有道教,学成长生不死,变化无端,最为洒落。看官!我今日说一节故事,乃是张道陵七试赵升。那张道陵,便是龙虎山中历代住持道教的正一天师第一代始祖,赵升乃其徒弟。有诗为证: 刽开顽石方知玉,淘尽泥沙始见金。不是世…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三百二 神十二 【宋朝】 【文】 李昉

    皇甫恂 卫庭训 韦秀庄 华岳神女 王?皇甫恂皇甫恂,字君和。开元中,授华州参军。暴亡,其魂神若在长衢路中,夹道多槐树。见数吏拥?,恂问之,答曰:“五道将军常于此息马。”恂方悟死耳,嗟叹而行。忽有黄衣吏数人,执符,言天曹追,遂驱迫至一处。门阙甚崇,似上东门,又有一门,似尚书省门。门卫极众,方引入。一吏曰:“公有官,须别通,且伺务隙耳。”恂拱立候之。须臾,见街中人惊矍辟易。俄见东来数百骑,戈矛前驱。恂匿身墙门以窥。渐近,见一老姥,拥大盖,策四马,从骑甚众。恂细视之,乃其亲叔母薛氏也。恂遂趋出拜伏,……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二百六十一 嗤鄙四 【宋朝】 【文】 李昉

    张茂昭 王播 李秀才 姓严人 王初昆弟 李 据 教坊人 南海祭文宣王 太常寺 柳氏婢 韩昶 王智兴 韦氏子 令狐? 郑光 郑畋卢携 郑綮 郑准 张氏子 刘义方 郑群玉 梅权衡 李云翰张茂昭唐张茂昭为节镇,频吃人肉,及除统军,到京。班中有人问曰:闻尚书在镇好人肉,虚实?”昭笑曰:“人肉腥而且?,争堪吃。”(出《卢氏杂记》) 唐朝时有个叫张茂昭的,为节度使,常吃人肉,等到被任命为统军来到京城,同僚中有人问:“听说尚书在节镇时喜欢吃人肉,真假?”张茂昭笑着说:“人肉又腥又腻,怎能吃。” 王 播唐淮南……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九十九 释证一 【宋朝】 【文】 李昉

    僧惠祥 阿育王像 王淮之 惠凝灵隐寺 侯庆 大业客僧 蛤像 光明寺 十光佛 李大安 韦知十刘公信妻僧惠祥东晋义熙初,金陵长干寺僧惠祥与法向连堂而居。夜四更中,惠祥遥唤向暂来。向往视祥,祥仰眠,交手胸(胸原作脑,据明抄本改)上。云:“可解我手足绳。”向曰:“并无绳也。”惠祥因得转动,云:“适有人众缚我手足,鞭棰交下,问何故啮虱,又语祥云:‘若更不止,当入于两山间磕之。’”祥自后戒于啮虱焉。(出《三教珠英》) 东晋义熙初年。金陵长干寺的两个和尚惠祥与法向,住的房子紧挨着。一天夜里四更时分,惠祥隔墙……

  • 国学名著《雍正剑侠图》

    《雍正剑侠图》 - 第四十七回 【文】 常杰淼

    北口外丢镖结义气护国寺收徒惹是非上回书说到:四剑客三次试绝艺,海川从清真寺告辞出来,往北低头而行,想起清真寺四位前辈比试,十分惊险。这筛海爷的点穴铜蹶尚且不翼而飞,看来武林的高人太多呀,赶紧回家吧。猛然迎面有人叫他:“师父。”海川一看,正是大弟子穿云白玉虎刘俊。海川忙问:“俊哥儿,你来干什么?”刘俊行礼然后站在旁边:“师父,您快回家吧,有位教师父来咱家,把我师弟们都打啦,还在家里等候您哪。”海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