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罪之有 hé zuì zhī yǒu

    zuìzhīyǒu

    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 【查看详细解释
  • 赤心报国 chì xīn bào guó

    chìxīnbàoguó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查看详细解释
  • 公平交易 gōng píng jiāo yì

    gōngpíngjiāo

    公平合理的买卖。 【查看详细解释
  • 何罪之有 hé zuì zhī yǒu

    zuìzhīyǒu

    那里有罪。反问的语气,表示无罪。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此正前定之事,何罪之有?』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公输般为楚设机 【汉朝】 【文】 刘向

    公输般为楚设机,将以攻宋。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谓之曰:“吾自宋闻子。吾欲藉子杀王。”公输般曰:“吾义固不杀王。”墨子曰:“闻公为云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义不杀王而攻国,是不杀少而杀众。敢问攻宋何义也?”公输般服焉,请见之王。 墨子见楚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弊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也?”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弊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盈之,江、汉鱼鳖鼋鼍,为天下…

  • 拼音: sòng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psu

    【基本释义】宋sò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中国朝代名:南宋。宋代。宋词。响度单位,一宋约相当于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响度的一千倍,等于1000毫宋。姓。笔画数:7;部首:宀;笔顺编号:4451234
  • 国学名著《墨子》

    《墨子》 - 50章 公输 【先秦】 【文】 墨子,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 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 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 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 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 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乎不已乎?”公输盘曰:…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汉朝】 【文】 刘向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 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 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飡,污…

  • 拼音: shěng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tghf

    【基本释义】眚shěng眼睛生翳:目眚昏花。过错:“不以一眚掩大德。”灾难,疾苦:灾眚。古同“省”,减省。笔画数:10;部首:目;笔顺编号:3112125111
  • 该当何罪 gāi dāng hé zuì

    gāidāngzuì

    责问犯错该得到何种罪罚。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在那里骗了卜家女儿,在这里又骗了黄家女儿,该当何罪?』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你们这些人,误听谣言,就要做出这类背逆的事来,该当何罪?』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反经》

    《反经》 - 诡信 【唐朝】 【文】 赵蕤

    (议曰:代有诡诈反为忠信者也。抑亦通变适时,所谓:见机而作,不俟终日也。) 孔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又曰:“信近于义,言可覆也。”由是言之,唯义所在,不必信也。(议曰:微哉!微哉!天下之事也,不有所废则无以兴。若忠于斯,必不诚于彼,自然之理矣。由是观之,则吾之所谓忠,则彼之所谓诈也。然则忠之与诈,将何而取定哉?抑吾闻之:夫臣主有大义,上下有定分,此百代不易之道也。故欲行忠,观臣主之义定;欲行信,顾上下之分明。苟分义不愆于躬,虽谲而不正可也。)何以明之? 叶公问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

  • 拼音:

    部首:

    笔画:6画

    五笔:you

    【基本释义】亦yì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亦无不可。亦步亦趋。又:“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不过,只是:“王亦不好土也,何患无士?”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亦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姓。笔画数:6;部首:亠;笔顺编号:413234
  • 根深本固 gēn shēn běn gù

    gēnshēnběn

    指根基深厚牢固。 【查看详细解释
  • 木本水源 mù běn shuǐ yuán

    běnshuǐyuán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查看详细解释
  • 裂冠毁冕 liè guān huǐ miǎn

    lièguānhuǐmiǎn

    冠冕是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裂冠毁冕比喻毁灭华夏文化,依随蛮邦之俗。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查看详细解释
  • 木本水源 mù běn shuǐ yuán

    běnshuǐyuán

    语本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源,民人之有谋主也。』比喻凡事皆有根本,引申为推本溯源。镜花缘˙第十六回:『今黑齿国又是君子国教化所感,以木本水源而论,究竟我们天朝要算万邦根本了。』 【查看详细解释
  • 亦 yì

    1.相当于『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论语˙公冶长:『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唐˙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2.相当于『又』。左传˙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诗三首之一:『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3.只是、不过。战国策˙齐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唐˙杜甫˙蒹葭诗:『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4.已经。文选˙王康琚˙反招隐诗:『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今虽盛明世,能无中林士?』唐˙杜甫˙独立诗:『草露亦多湿,蛛丝亦未收。』虽然。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宋˙欧阳修˙玉楼春˙蝶飞芳草花飞路词:『红莲绿芰亦芳菲,不奈金风兼玉露。』位于句首或句中,无义。书经˙盘庚上:『予亦拙谋,作乃逸。』诗经˙召南˙草虫:『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查看详细解释
  • 却之不恭 què zhī bù gōng

    quèzhīgōng

    本指拒绝别人的邀请或赠予是不恭敬的。语本孟子.万章上:『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后多用为接受他人的馈赠或邀请时的客套话。金瓶梅˙第三十九回:『迭受重礼,使小道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文明小史˙第五十九回:『不怕输,只管来。但是我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反]受之有愧 【查看详细解释
  • 拔本塞原 bá běn sè yuán

    běnyuán

    本,树根。原,水源。拔本塞原指拔掉树木的根,堵住水的源头。语出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后比喻毁弃根本。晋书˙卷六十七˙郗鉴传:『贼臣祖约﹑苏峻不恭天命,不畏王诛……拔本塞原,残害忠良,祸虐蒸黎,使天地神祇靡所依归。』亦可引申为正本清源﹑从根本做起。亦作『拔本塞源』。 【查看详细解释
  • 惟利是趋 wéi lì shì qú

    wéishì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查看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