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zhāng

    部首:

    笔画:14画

    五笔:vujh

    【基本释义】嫜zhāng〔姑嫜〕古代称丈夫的母亲和父亲。笔画数:14;部首:女;笔顺编号:53141431251112
  • 姑嫜 gū zhāng

    zhāng

    称谓。旧称丈夫的父母。唐˙杜甫˙新婚别诗:『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因为思念甥女,故此欲接他姑嫜夫婿,一同赴京中相会。』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新婚别 【唐朝】 【诗】 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 眷 juàn

    juàn

    1.回头看。说文解字:『眷,顾也。』段玉裁˙注:『顾者,还视也;眷者,顾之深也。顾止于侧而已,眷则至于反。』诗经˙大雅˙皇矣:『乃眷西顾,此维与宅。』2.思慕﹑留恋。如:『眷恋』﹑『眷念』。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3.关心﹑照顾。晋书˙卷三十七˙宗室传˙谯刚王逊传:『蒙眷累世。』1.家属﹑亲属。如:『家眷』﹑『亲眷』﹑『携家带眷』。2.尊称已婚的妇女。如:『如花美眷』。元˙朱德润˙咏外宅妇诗:『问是谁家好宅眷?聘来不识拜姑嫜。』 【查看详细解释
  • 分 fēn

    fēn

    1.将整体变成若干部分,或使联在一起的事物离开。与『合』相对。如:『分割』、『划分』、『分离』。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文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之二:『逝者如流水,哀此遂离分。』2.配与、给与。左传˙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史记˙卷一 ○九˙李将军传:『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3.分担。如:『分忧解劳』。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传:『(起)与士卒分劳苦 。』4.辨别。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吕氏春秋˙慎行传˙察传:『是非 之经,不可不分。』1.如:『分局』、『分队』、『分校』、『分公司』。2.清楚的、明白的。如:『是非分明』。唐˙杜甫˙新婚别诗:『妾身未分明,何以 拜姑嫜?』1.区别、不一样之处。荀子˙不苟:『是君子、小人之分也。』2.成绩或竞赛胜负的记数。如:『满分』、『零分』。3.时间的名称。六十分为一小时。4.量词:(1) 计算重量的单位。一两的百分之一。(2) 计算地积的单位。一亩的十分之一。(3) 计算货币的单位。一元的百分之一。(4) 计算时间的单位。六十分为一 小时。如:『他花了数分的时间完成这项实验。』(5) 计算角度的单位。一度的六十分之一。(6) 计算程度深浅的单位。如:『一分努力,一分收获。』、『逢人只 说三分话。』5.数学上用来表示分数,或直接指分数。如:『二分之一』、『百分之一』、『约分 』。又:ㄈㄣˋ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离妇 【唐朝】 【诗】 张籍

    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托身言同穴,今日事乖违。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姑嫜见我往,将决复沉疑。与我古时钏,留我嫁时衣。高堂拊我身,哭我于路陲。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昼夜常纺织,不得事蛾眉。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夫婿乘龙马,出入有光仪。将为富家妇,永为子孙资。谁谓出君门,一身上车归。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为人莫作女,作女

  • 嫜 zhāng

    zhāng

    见『嫜姑』﹑『姑嫜』等条。 【查看详细解释
  • 娇憨 jiāo hān

    jiāohān

    年小不懂事、天真可爱的样子。唐˙陈羽˙古意诗:『姑嫜严肃有规矩,小姑娇憨意难取。』红楼梦˙第六十三回:『这二妾亦是青年娇憨女子,不常过来的。』亦作『娇痴』。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古意 【唐朝】 【诗】 陈羽

    十三学绣罗衣裳,自怜红袖闻馨香。人言此是嫁时服,含笑不刺双鸳鸯。郎年十九髭未生,拜官天下闻郎名。车马骈阗贺门馆,自然不失为公卿。是时妾家犹未贫,兄弟出入双车轮。繁华全盛两相敌,与郎年少为婚姻。郎家居近御沟水,豪门客尽蹑珠履。雕盘酒器常不干,晓入中厨妾先起。姑嫜严肃有规矩,小姑娇憨意难取。朝参暮拜白玉堂,绣衣著尽黄金缕。妾貌渐衰郎渐薄,时时强笑意索寞。知郎本来无岁寒,几回掩泪看花落。妾年四十丝满头,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同州时 【唐朝】 【诗】 元稹

    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腊雪不满地,膏雨不降春。恻恻诏书下,半减麦与缗。半租岂不薄,尚竭力与筋。竭力不敢惮,惭戴天子恩。累累妇拜姑,呐呐翁语孙。禾黍日夜长,足得盈我囷。还填折粟税,酬偿贳麦邻。苟无公私责,饮水不为贫。欢言未盈口,旱气已再振。六月天不雨,秋孟亦既旬。区区昧陋积,祷祝非不勤。日驰衰白颜,再拜泥甲鳞。归来重思忖,愿告

  • 何以 hé yǐ

    1.为什么。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二首之二:『曲蓬何以直?托身依丛麻。』唐˙韩愈˙秋怀诗十一首之七:『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2.如何。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文选˙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或不能。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文选˙东方朔˙答客难:『贤与不肖,何以异哉?』[似]1.何故、为何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诗经》

    《诗经》 - 行露 【先秦】 【诗】 佚名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 国学名著《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 - 定情诗 【魏晋】 【诗】 繁钦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日旰兮不来,谷风

  • 国学名著《诗经》

    《诗经》 - 干旄 【先秦】 【诗】 佚名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赵威后问齐使 【先秦】 【文】 佚名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

  • 国学名著《战国策》

    《战国策》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汉朝】 【文】 刘向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殽,至老不嫁,…

  • 国学名著《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 春王正月 【先秦】 【文】 公羊高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 国学名著《六韬》

    《六韬》 - 龙韬·将威 【先秦】 【文】 姜子牙

    武王问太公曰:“将何以为威?何以为明?何以为禁止而令行?” 太公曰:“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说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及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

  •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shù yóu rú cǐ,rén hé yǐ kān

    shùyóu,rénkān

    树木尚且有这么大的变化,更何况是人呢?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多用于感伤人生的变化。北周˙庾信˙枯树赋:『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唐˙卢照邻˙病梨树赋˙序:『岂赋命之理,得之自然,将资生之化,有所偏及。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孟子》

    《孟子》 - 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先秦】 【文】 孟子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