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邑 yú yì

    1.文选˙曹丕˙与吴质书:『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于邑,裁书叙心。』王充˙论衡˙自纪:『为乘田委吏,无于邑之心;为司空相国,无说豫之色。』2.哽咽哭泣。文选˙班彪˙北征赋:『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每于寂所,于邑悲哀,至损眠食。』亦作『呜唈』、『呜咽』。 【查看详细解释
  • 乘田 chéng tián

    chéngtián

    春秋时主管畜牧的小官,后泛指小官吏。孟子˙万章下:『尝为乘田矣。』赵岐˙注:『苑囿之吏也,主六畜之刍牧者也。』汉˙王充˙论衡˙自纪篇:『为乘田委吏,无于邑之心;为司空相国,无说豫之色。』 【查看详细解释
  • 呜唈 wū yì

    悲伤哭泣。南朝梁˙江淹˙泣赋:『欷潺湲兮沬袖,泣呜唈兮染裳。』亦作『于邑』、『呜咽』。 【查看详细解释
  • 多故 duō gù

    duō

    1.多患难。国语˙郑语:『王室多故,余惧及焉。』文选˙班彪˙北征赋:『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2.多机巧伪诈。淮南子˙主术:『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 【查看详细解释
  • 委吏 wěi lì

    wěi

    古代收掌粮草材料的官。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汉˙王充˙论衡˙自纪:『为乘田委吏,无于邑之心;为司空相国,无说豫之色。』 【查看详细解释
  • 易堂九子 yì táng jiǔ zǐ

    tángjiǔ

    明末清初宁都魏禧与兄际瑞、弟礼、及李腾蛟、丘维屏、彭任、曾灿、彭士望、林时益等九人,于邑境翠微峰下创易堂,以古文授徒,时称『易堂九子』。见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七˙文苑˙魏叔子先生事略。 【查看详细解释
  • 曀曀 yì yì

    天色阴沉的样子。诗经˙邶风˙终风:『曀曀其阴,虺虺其。』后汉书˙卷二十八下˙冯衍传:『日曀曀其将暮兮,独于邑而烦惑。』 【查看详细解释
  • 邑庠 yì xiáng

    xiáng

    科举时代称县学为『邑庠』。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一˙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祇谒先圣于邑庠。』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宣室志》

    《宣室志》 - 杨氏 【文】 张读

    郑邯,耕民也。天宝中,母病,人教令啖杏实可愈,其妻杨氏曰:“此非时之物,须劳苦以求之,冀上天哀悯而赐。子其佣耕侍疾,吾欲遍于邑里访之,庶比于解叔谦、丁公滕之感也。”乃至邻郡,易君子之衣而行。忽于道傍莽秽中见一杏实,悲喜,再拜取之,洁涤而归。奉其姑曰:“他郡有人悯其事,遗此一实。”姑喜食之,疾渐瘳。,耕民也。天宝中,母病,人教令啖杏实可愈,其妻杨氏曰:“此非时之物,须劳苦以求之,冀上天哀悯而赐。子…

  • 呜咽 wū yè

    1.悲伤哭泣。红楼梦˙第三回:『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清˙方苞˙左忠毅公轶事:『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亦作『于邑』、『呜唈』。2.形容凄凉低沉的声音。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沓漫。』唐˙温庭筠˙更漏子˙背江楼词:『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似]1.啜泣 【查看详细解释
  • 外家 wài jiā

    wàijiā

    1.女子出嫁后,称其娘家为外家。晋书˙卷四十一˙魏舒传:『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金˙刘瞻˙春郊诗:『寒食归宁红袖女,外家纸上看蚕生。』2.3.妻室以外的妾妇。亦称为『外宅』。4.外戚。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汉书˙卷十˙成帝纪˙赞曰:『然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于邑。』5.一种拳法,即少林拳。称谓录˙卷二十九˙拳˙内家外家:『拳勇有内外家之称。外家起于少林,以搏人为主,人亦得而乘之。』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少林拳是姚广孝姚少师留下的,叫作外家。』[似]1.娘家 【查看详细解释
  • 奔 bēn

    bēn

    1.急走。如:『狂奔』、『奔跑』、『奔驰』。诗经˙周颂˙清庙:『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2.赶赴、赴投。如:『疲于奔命』。左传˙襄公十五年:『郑公孙夏,如晋奔丧,子蟜送葬。』3.逃走、逃亡。如:『林夜奔』。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文选˙李康˙运命论:『卒散于阵,民奔于邑,城池无藩篱之固,山川无沟阜之势。』4.女子不按礼教规定,而与男子私自结合。如:『私奔』。诗经˙王风˙大车:『岂不尔思,畏子不奔。』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快走的、急驰的。如:『奔瀑』。文选˙枚乘˙七发:『诚奋厥武,如振如怒,沌沌浑浑,状如奔马。』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姓。如五代时后晋有奔洪进。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商君书》

    《商君书》 - 战法 【先秦】 【文】 商鞅

    凡战法必本于政胜,则其民不争,不争则无以私意,以上为意。故王者之政,使民怯于邑斗,而勇于寇战。民习以力攻难,故轻死。 见敌如溃,溃而不止,则免。故兵法:“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小战胜,逐北无过五里。” 兵起而程敌,政不若者勿与战;食不若者勿与久;敌众勿为客;敌尽不如,击之勿疑。故曰: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先知也。 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胜而不骄者,术明也;败而不怨者,知所失也。 若兵敌强弱,将贤则胜,将不如则败。若其政出庙算者,将贤亦胜,将不如亦胜。政久持胜术者,必强至王。若民服…

  • 国学名著《诗经》

    《诗经》 - 崧高 【先秦】 【诗】 佚名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

  • 心 xīn

    xīn

    1.内脏之一。见『心脏』条。2.我国古代认为心主管思维,故相沿以为脑的代称。如:『用心』、『劳心劳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3.思想、意念、感情。如:『伤心』、『心中不安』、『心情烦闷』。文选˙曹丕˙与吴质书:『东望于邑,裁书叙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心凝形释。』4.思虑、谋画。如:『有心人』、『有口无心』。吕氏春秋˙审应览˙精谕:『纣虽 多心,弗能知矣。』5.性情。如:『心性』。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 心缓,故佩弦以自急。』6.平面或物体的中央或内部。如:『江心』、『掌心』、『圆心』。唐˙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镕金。』7.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简文帝˙上已侍宴林光殿曲水诗:『林花初堕蔕,池荷欲吐心。』8.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颗星。诗经˙唐风˙绸缪:『三星在天。』郑玄˙笺:『三星,谓心星也。』9.二一四部首之一。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kcb

    【基本释义】邑yì城市,都城:城邑。都邑。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古同“悒”,愁闷不安。笔画数:7;部首:邑;笔顺编号:2515215
  • 国学名著《周礼》

    《周礼》 - 掌葛/槁人 【先秦】 【文】 周公旦

    掌葛掌以时征絺绤之材于山农。凡葛征,征草贡之材于泽农,以当邦赋之政令,以权度受之。 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以权量受之,以待时而颁之。 掌炭掌灰物炭物之征令。以时入之,以权量受之,以共邦之用,凡炭灰之事。 掌荼掌以时聚荼,以共丧事。征野疏材之物,以待邦事,凡畜聚之物。 掌蜃掌敛互物蜃物,以共闉圹之蜃。祭祀,共蜃器之蜃,共白盛之蜃。 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牧百兽。祭纪、丧纪、宾客,共其生兽死兽之物。 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凡祭祀、宾客,共其果蓏。享,亦如之。 廪人掌九谷之…

  • 拼音:

    部首:

    笔画:11画

    五笔:yjqn

    【基本释义】谒(謁)yè拜见:谒见。拜谒。进谒。说明,陈述,告发:请谒其故。请求:谒归。谒医。名帖:“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掌管晋见的近待。call onpay one's respect to笔画数:11;部首:讠;笔顺编号:45251135345
  • 拼音: bān pān

    部首:

    笔画:7画

    五笔:rrcy

    【基本释义】扳bān往下或往里拉:扳动。扳道岔。扭转,扳回败局。扳本(赌博时嬴回输掉的钱)。笔画数:7;部首:扌;笔顺编号:1213354
  • 国学名著《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 卷十六 【文】 董仲舒

    执贽第七十二凡执贽:天子用畅,公侯用玉,卿用羔,大夫用雁。雁乃有类于长者,长者在民上,必施然有先后之随,必俶然有行列之治,故大夫以为贽。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谛,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与,故卿以为贽。玉有似君子。子曰:“人而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矣。”故匿病者,不得良医,羞问者,圣人去之,以为远功而近有灾,是则不有。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