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胡 zhōng hú

    zhōng

    乐器名。拉弦乐器。本世纪四十年代时,在二胡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琴筒比二胡大,琴杆比二胡长,构造与二胡相同,音色浑厚。多用于合奏、伴奏,有时也用于独奏。或称为『中音二胡』。 【查看详细解释
  • 刘天华 liú tiān huá

    liútiānhuá

    人名。(公元1895~1932)江苏省江阴县人,为近代著名的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及音乐教育家,为文学家刘复之弟。曾向江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沈肇州学习二胡、琵琶,并和民间艺人学习多种民间乐器,记录民间乐谱,从事音乐创作,名曲甚多,如二胡独奏曲病中吟、空山鸟语、光明行等。后因赴北京天桥收集锣鼓谱时,染猩红热而病故,享年三十八岁。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醉后赠王历阳 【唐朝】 【诗】 李白

    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笔踪起龙虎,舞袖拂云霄。双歌二胡姬,更奏远清朝。举酒挑朔雪,从君不相饶。

  • 品竹弹丝 pǐn zhú tán sī

    pǐnzhútán

    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查看详细解释
  • 南词 nán cí

    nán

    南方说书先生说唱书史所用的曲调。流行于福建南平﹑漳州等地。演唱者七至十余人,围桌坐唱。说唱古今故事,编成七字句,以唱为主,间以说白。风格宛转流丽。伴奏乐器有三弦﹑琵琶﹑二胡﹑笛﹑鼓等。 【查看详细解释
  • 京二胡 jīng èr hú

    jīngèr

    乐器名。形似二胡而稍小,琴筒、琴杆木制,琴筒呈六或八角形。两轴,张丝弦两根,全长约六十五公分。音色圆润浑厚。多用于京剧伴奏等。 【查看详细解释
  • 京胡 jīng hú

    jīng

    乐器名。形似二胡而形制较小的拉弦乐器。竹制琴筒,音色高亢,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查看详细解释
  • 吕剧 lǚ jù

    一种地方戏曲。从说唱形式的山东琴书发展而成,以坠琴、杨琴、二胡、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因演奏时在琴弦上捋上捋下,所以惠民地区人称为『捋戏』,用文字书写,便定名为『吕剧』。 【查看详细解释
  • 四明南词 sì míng nán cí

    míngnán

    一种曲艺。用宁波方言说唱的弹词。由一人自弹三弦说唱,一人敲扬琴伴奏,或有增至五人以上,加用琵琶、二胡、笙、箫等。有文书、武书之别。前者重说白,后者重唱工,唱词以七字句为基础,文词较艰深。流行于浙江宁波和上海等地。或称为『四明文书』。 【查看详细解释
  • 四胡 sì hú

    乐器名。与二胡略同而有四弦。有大小两种,大四胡多用于说唱伴奏,小四胡用于独奏或与民间乐器合奏。 【查看详细解释
  • 山东梆子 shān dōng bāng zi

    shāndōngbāngzi

    流行于山东一带与河南、河北部分地区的剧种。据说是秦腔或晋剧传入山东后所形成。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以梆子腔演唱。伴奏乐器最早使用二弦、三弦,后改用板胡、二胡。戏曲剧目有四百余出。 【查看详细解释
  • 打鼓说书 dǎ gǔ shuō shū

    shuōshū

    一种说唱艺术。用唱腔的方式讲说民间故事。一般的演唱方式,兼有说与唱,以唱为主。唱的人一手打鼓一手打板,另外一个人弹着三弦伴奏,后来有的添上二胡和琵琶等乐器。亦称为『大鼓书』、『连珠快书』、『鼓子词』、『鼓词』、『鼓儿词』。 【查看详细解释
  • 扬州清曲 yáng zhōu qīng qǔ

    yángzhōuqīng

    一种流行于江苏扬州地区的曲艺。由一至数人演唱,多数只唱而不说,以二胡、琵琶、四胡等伴奏。所唱的曲牌有满江红、剪剪花、梳妆台等,曲目都为短篇。 【查看详细解释
  • 文武场 wén wǔ cháng

    wéncháng

    为传统戏剧表演伴奏的乐队。文武场包括文场和武场。唱作伴奏的文场,以弦乐器为主,如二胡、月琴、三弦等;武打演出伴奏的武场,以打击乐器为主,如乐队鼓、大锣、铙钹等。演奏人员通常立于幕后、舞台两侧或台下。 【查看详细解释
  • 板胡 bǎn hú

    bǎn

    乐器名。形似二胡,音箱用椰壳或木头制成,上蒙薄桐木板,琴杆多用质地坚硬的木料制成,弓杆较粗,音色高亢明亮。为多种梆子腔戏曲及其他北方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或称为『梆胡』﹑『秦胡』。 【查看详细解释
  • 梅花大鼓 méi huā dà gǔ

    méihuā

    一种曲艺。演出时和以三弦、二胡、月琴等乐器,以单人说唱方式演讲故事内容。约起源于清光绪、同治年间。音调柔缓,且多取材西厢记、红楼梦等章回小说,与京韵大鼓相较之下显得幽怨委婉。或称为『梅花调』。 【查看详细解释
  • 乐亭大鼓 lào tíng dà gǔ

    làotíng

    清中叶一种起源于河北省乐亭县的曲艺,流行于乐亭、唐山及华北地区。表演形式为一人左手击铁板,右手击鼓演唱,另以三弦或四胡、笛子、二胡等乐器伴奏。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东路以乐亭为中心,音调高亢;西路以唐山为中心,唱腔婉转,节奏富变化。 【查看详细解释
  • 汉宫秋月 hàn gōng qiū yuè

    hàngōngqiūyuè

    乐曲名。分别有用筝、琵琶与二胡三种乐器单独演奏的曲子。旋律均哀怨委婉,描述心中悲怅情怀或宫中女子的苦闷与哀愁。 【查看详细解释
  • 牌子曲 pái zi qǔ

    páizi

    一种曲艺。是将若干民歌小调与曲艺曲牌串连演唱构成,一般为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伴奏乐器方面在北方以三弦为主,南方则是琵琶﹑扬琴﹑二胡为主。 【查看详细解释
  • 瓯剧 ōu jù

    ōu

    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的剧种。因浙南、温州一带古称东瓯,故称为『瓯剧』。清初开始形成,演唱昆曲、高腔、乱弹,而以乱弹腔为主。伴奏乐器有笛子、二胡、三弦、大锣、大鼓等。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