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越女词五首 【唐朝】 【诗】 李白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 波逃 bō táo

    táo

    逃亡。敦煌变文˙山远公话:『是时众僧例总波逃走出,惟有远公上足弟子云庆和尚,为师礼法,缘情切,未敢东西回避。』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陈王见随驾兵士到来,遂乃波逃。入一枯井,神明不助,化为平地。』亦作『波涛』﹑『逋逃』。 【查看详细解释
  • 高足 gāo zú

    gāo

    1.良马、骏马。汉代驿马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分。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诗:『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2.对他人弟子、徒弟的美称。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宋˙羊欣˙采能书人名:『高阳许静民,镇军参军,善隶草,羲之高足。』亦称为『上足』。[似]2.学生 【查看详细解释
  • 鸦头袜 yā tóu wà

    tóu

    古代女子穿的歧头袜。唐˙李白˙越女词五首之一:『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亦称为『丫头袜』。 【查看详细解释
  • 上足 shàng zú

    shàng

    1.对别人弟子、徒弟的美称。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爰有孝恭法师、智开法师﹑宏向法师、宝积阇黎四上人者,并禅师之上足,而法门之领袖也。』亦称为『高足』。2.奔跑快捷。后亦为良马的代称。南史˙卷五十三˙梁武帝诸子传˙武陆王纪传:『马八千匹,上足者置之内厩。』 【查看详细解释
  • 卬 yǎng

    yǎng

    1.仰仗。说文解字:『卬,望也,欲有所庶及也。』荀子˙议兵:『上足卬则下可用也,上不卬则下不可用也。』2.仰慕、仰望。通『仰』。诗经˙大雅˙云汉:『瞻卬戾,云如何里?』楚辞˙宋玉˙九辩:『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3.向上。汉书˙卷四十九˙错传:『虽然,兵,凶器也;战,危事也。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俛卬之间耳。』又:ㄤˊ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宋词》

    《全宋词》 - 醉梅花 【宋朝】 【词】 卢祖皋

    (叶行之府判自号从好居士,外舅赵西林先生上足也。文学政事皆不愧师承。宣路虽不逮,而寿过之。结屋姑苏台之北,种花弄孙以自适,世念甚轻。今七十有四矣,耳目聪明,髭鬓未白。因其初度,赋醉梅花一首寿之)传得西林一派清。年华垂过欠官称。居无多地花常好,客有来时鹤自鸣。分蕊馆,驻屏星。齐眉相对眼尤明。弄孙教子婆娑醉,岁岁疏梅入寿觥。

  • 拼音: áng yǎng

    部首:

    笔画:4画

    五笔:

    【基本释义】卬yǎng古同“仰”,仰慕;仰仗;仰望;向上。卬áng古同“昂”,抬起;扬起;高;昂扬,情绪高、气势盛。代词,表示第一人称,我:“招招舟子,人涉卬否。”古地名。姓氏。笔画数:4;部首:卩;笔顺编号:3552
  • 国学名著《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 付嘱·第六节 【唐朝】 【文】 惠能及弟子法海等

    师入塔后,至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索声,众僧惊起。见一孝子从塔中帝释献衣走出,寻见师颈有伤,具以贼事闻于州县。县令杨侃,刺史柳无忝,得牒切加擒捉。五日,于石角村捕得贼人,送韶州鞫问。云:姓张,名净满,汝州梁县人,于洪州开元寺,受新罗僧金大悲钱二十千,令取六祖大师首,归海东供养。柳守闻状,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问师上足令韬曰:“如何处断?”韬曰:“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但以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况彼求欲供养,罪可恕矣。”柳守加叹曰:“始知佛门广大。”遂赦之。上元元年,肃宗遣使就…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琵琶歌 【唐朝】 【诗】 元稹

    琵琶宫调八十一,旋宫三调弹不出。玄宗偏许贺怀智,段师此艺还相匹。自后流传指拨衰,昆仑善才徒尔为。澒声少得似雷吼,缠弦不敢弹羊皮。人间奇事会相续,但有卞和无有玉。段师弟子数十人,李家管儿称上足。管儿不作供奉儿,抛在东都双鬓丝。逢人便请送杯盏,著尽工夫人不知。李家兄弟皆爱酒,我是酒徒为密友。著作曾邀连夜宿,中碾春溪华新绿。平明船载管儿行,尽日听弹无限曲。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凉州大遍最豪嘈,

  • 国学名著《墨子》

    《墨子》 - 06章 辞过 【先秦】 【文】 墨子,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民所苦者非此也,苦于厚作敛于百姓。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 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七·足少阳胆经 【文】 杨继洲

    足少阳经穴主治《内经》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脏,皆取决胆也。胆为青肠。”又曰:“胆为清净之府。诸腑皆传秽浊,独胆无所传道,故曰清净。虚则目昏,若吐伤胆倒,则视物倒植。”足少阳胆经穴歌少阳足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听会上关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邀,阳白临泣目窗辟,正营承灵脑空摇,风池肩井渊液部,辄筋日月京门标,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风市招,中渎阳关…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七·足厥阴肝经 【文】 杨继洲

    足厥阴经穴主治《内经》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故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音角,其数八,其臭臊,其液泣。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主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知…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八·穴法(神应经) 【文】 杨继洲

    神庭:在直鼻上,入发际五分。灸七壮,止七七壮。禁针。上星:在直鼻上,入发际一寸。针三分,以细三棱针,泄诸阳热气。灸三壮,不宜多;多则拔气上,目不明。顖会:在上星后一寸,有陷可容豆许。灸二七壮。前顶:在顖会后一寸五分,骨间陷中。针一分,灸三壮。百会:在顶中陷中,容豆许,去前发际五寸,后发际七寸。针二分,灸七壮,至七七壮。后顶:在百会后一寸五分,枕骨上。针二分,灸五壮。风府:在项后发际上一寸,大筋内…

  • 国学名著《水浒传》

    《水浒传》 -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元朝】 【文】 施耐庵

    话说这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当日燕青禀宋江道:「小乙自幼跟著卢员外学得这身相扑,江湖上不曾逢著对手,今日幸遇此机会,三月二十八日又近了,小乙并不要带一人,自去献台上,好歹攀他颠一交。若是输了颠死,永无怨心;倘或赢时,也与哥哥增些光彩。这日必然有一场好闹,哥哥却使人救应。」宋江说道:「贤弟,闻知那人身长一丈,貌若金刚,约有千百斤气力,你这般瘦小身材,纵有本事,怎地近傍得他?」燕青道:「不怕他长大身材,只恐他不著圈套。常言道:『相扑的有力使力,……

  • 国学名著《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 - 声容部·治服第三 【文】 李渔

    古云:“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俗云:“三代为宦,着衣吃饭。”古语今词,不谋而合,可见衣食二事之难也。饮食载于他卷,兹不具论,请言被服一事。寒贱之家,自羞褴褛,动以无钱置服为词,谓一朝发迹,男可翩翩裘马,妇则楚楚衣裳。孰知衣衫之附于人身,亦犹人身之附于其地。人与地习,久始相安,以极奢极美之服,而骤加俭朴之躯,则衣衫亦类生人,常有不服水土之患。宽者似窄,短者疑长,手欲出而袖使之藏,项宜伸…

  • 国学名著《淮南子》

    《淮南子》 - 兵略训 【汉朝】 【文】 刘安及门客

    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而 除万民之害也。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有角者触,有齿者噬,有 毒者螫,有蹄者趹。喜而相戏,怒而相害,天之性也。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 能足也。故群居杂处,分不均,求不澹,则争;争,则强胁弱,而勇侵怯。人无 筋骨之强,爪牙之利,故割革而为甲,铄铁而为刃。贪昧饕餮之人,残贼天下, 万人搔动,莫宁其所。有圣人勃然而起,乃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除秽,以浊为 清,以危为宁,故不得不中绝。兵之所由来者远矣!黄帝尝与炎帝战矣,颛顼尝 与…

  • 国学名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 卷二·标幽赋(杨氏注解) 【文】 杨继洲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劫病之功,莫捷于针灸。故《素问》诸书,为之首载,缓、和、扁、华,俱以此称神医。盖一针中穴,病者应手而起,诚医家之所先也。近世此科几于绝传,良为可叹!经云:『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砭石者,不可与言至巧。』此之谓也。又语云:『一针、二灸、三服药。』则针灸为妙用可知。业医者,奈之何不亟讲乎?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余心。夫人身十二经,三百六十节,以应一岁十二月,三百六十日。岁…

  • 国学名著《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 卷第二百六十二 嗤鄙五 【宋朝】 【文】 李昉

    崔育 宇文? 韩简 胡令 杨铮 谢柴书 郡牧 张咸光 长须僧 道流 三妄人 周韦二子 不识镜 啮鼻 助丧礼 外学归 行吊 痴婿 鲁人执杆 齐人学瑟 市马 昭应书生崔 育唐□□□前进士崔育以中原乱离。客于边上。亦□□□□□□闻辄事轻薄。刺郡者亦是朝僚。多勉而□□□□□□□牛带竹笠。大如雨席。仍牛前遣挝角。村□□□□□□□城郭士女随观。谓之精怪。每谒州郡骑□□□□□□□□?之者怒之者相半。至则投刺。其名衔□□□□□□□□□耽酒嗜肉。怜葱爱蒜。不得已而□□□□□□□□悬宰视之如土木。藩帅郡侯奈之不可……

  • 国学名著《史记》

    《史记》 - 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 第二十四 【汉朝】 【文】 司马迁

    2003-3-7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①为楚怀王左徒。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③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注①正义屈?景?昭皆楚之族。王逸云:“楚王始都是,生子瑕,受屈为卿,因以为氏。” 注②正义盖今*(在)*左右拾遗之类。 注③集解史记音隐曰:“音闲”。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①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②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