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礼 sān lǐ

    sān

    1.汉以后通称周礼、仪礼、礼记为『三礼』。2.祭祀天神、地祇、人鬼之礼。书经˙舜典:『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孔安国˙传:『三礼,天地人之礼。』隋书˙卷六˙礼仪志一:『唐、虞之时,祭天之属为天礼,祭地之属为地礼,祭宗庙之属为人礼。故书云命伯夷典朕三礼。』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故太常卿赠礼部尚书李公及夫人挽歌二首 【唐朝】 【诗】 蒋涣

    白简尝持宪,黄图复尹京。能标百郡则,威肃一朝清。典秩崇三礼,临戎振五兵。更闻传世业,才子有高名。薤挽疑笳曲,松风思翟衣。扬名将宠赠,泉路满光辉。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寄陆浑赵明府 【唐朝】 【诗】 张籍

    与君学省同官处,常日相随说道情。新作陆浑山县长,早知三礼甲科名。郭中时有仙人住,城内应多药草生。公事稀疏来客少,无妨著屐独闲行。

  • 八科 bā kē

    科举取士的八种科目:(1)唐代为秀才明经、开元礼、三传、史、进士、明法、书学、算学八科。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2) 宋初是九经、五经、开宝通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明法八科。见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奉和守岁应制 【唐朝】 【诗】 许敬宗

    玉琯移玄序,金奏赏彤闱。祥鸾歌里转,春燕舞前归。寿爵传三礼,灯枝丽九微。运广薰风积,恩深湛露晞。送寒终此夜,延宴待晨晖。

  • 方苞 fāng bāo

    fāngbāo

    人名。(公元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清安徽桐城人。官至侍郎。论学以宋儒为宗,说经推衍程朱之学,尤致力于春秋三礼。文学韩欧,严于义法,为桐城派之宗主。着有周官辨﹑春秋通论﹑礼记析疑﹑望溪文集等。 【查看详细解释
  • 江永 jiāng yǒng

    jiāngyǒng

    人名。(公元1681~1762)字慎修,清安徽婺源人。博通古今,致力于十三经注疏,于三礼之功尤深。长于比勘,步算与声韵亦精;休宁戴震之学,得力于永为多,世称为『江戴』。着有周礼疑义举要、乡党图考、古韵标准等。 【查看详细解释
  • 纳吉 nà jí

    古代婚嫁六礼中的第三礼。问名之后,男方将卜婚吉兆告知女家。仪礼˙士昏礼:『纳吉用鴈,如纳采礼。』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昏姻之事于是定。』 【查看详细解释
  • 诗礼 shī lǐ

    shī

    诗经与三礼。北史˙卷五十五˙平鉴传:『受学于徐遵明,受诗礼于弘农杨文懿。』唐˙王建˙送于丹移家洺州诗:『诗礼不外学,兄弟相攻研。』因诗礼为儒者所肄习,故用来比喻读书人。如:『诗礼之人』、『诗礼之家』。 【查看详细解释
  • 警卫 jǐng wèi

    jǐngwèi

    1.警戒防卫。如:『大厦管理员负责整栋大楼的警卫工作。』宋史˙卷一三九˙乐志十四:『三礼崇谷,八銮警卫。』2.担任警戒防卫的人。如:『他身材壮硕,孔武有力,最适合担任警卫。』[似]1.卫戍 2.保镳、卫兵、卫士 【查看详细解释
  • 邢昺 xíng bǐng

    xíngbǐng

    人名。(公元932~1010)字叔明,宋济阴人。真宗时为翰林侍讲学士,曾与孙奭等校定三礼、三传、孝经、论语、尔雅等义疏。 【查看详细解释
  • 醇儒 chún rú

    chún

    学问专精纯正的儒者。汉书˙卷五十一˙贾山传:『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南史˙卷七十一˙儒林传˙何佟之传:『佟之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委曲诱诲,都下称其醇儒。』或作『纯儒』。 【查看详细解释
  • 马融 mǎ róng

    róng

    人名。(公元79~166)字季长。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人,东汉学者。从学者常千数,着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易﹑尚书﹑三礼等。 【查看详细解释
  • 宗旨 zōng zhǐ

    zōngzhǐ

    1.行事的目的所在。如:『革命宗旨』。老残游记˙第七回:『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宗旨何如。』2.主要的意旨。北齐书˙卷四十四˙儒林传˙孙灵晖传:『灵晖年七岁,便好学,日诵数千言,唯寻讨惠蔚手录章疏,不求师友。三礼及三传皆通宗旨。』[似]1.目标、目的、方针、主意 【查看详细解释
  • 伯夷 bó yí

    1.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郭璞˙注:『伯夷父颛顼师,今氐羌其苗裔也。』亦称为『伯夷父』、『颛顼师』。2.人名:(1) 舜的臣子,生卒年不详。书经˙舜典:『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2) 孤竹君的长子,生卒年不详。见『伯夷叔齐』条。孟子˙公孙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查看详细解释
  • 明经 míng jīng

    míngjīng

    1.明于经术。汉书˙卷七十一˙平当传:『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明,给事中。』2.唐时以经义所取之士。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3.明清时对贡生的尊称。醒世恒言˙卷十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这陆氏因丈夫生前不肯学好,好色身亡,把孩子严加教诲。后来明经出仕,官为别驾之职。』 【查看详细解释
  • 仪礼 yí lǐ

    书名。十三经之一。汉儒称为『礼经』,或单称『礼』。汉代已残阙,当时所传有三本:戴德本、戴圣本、刘向别录本。今通行本为郑玄注、贾公彦疏之刘向别录本,十七篇。论述冠、婚、射、丧、饮、祭等礼之仪节。其经文亦有今古文之别,高堂生所传十七篇为今文,鲁恭王得自孔宅者为古文,五十六篇,其十七篇与今文同,而字多异,十七篇外,则为逸礼。郑玄注参用今古文二本。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三礼:『汉所谓礼,即今十七篇之仪礼,而汉不名仪礼,专主经言,则曰「礼经」。』或称为『礼经』、『士礼』。 【查看详细解释
  • 礼 lǐ

    1.人类的行为规范。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2.规矩恭敬的态度或行为。如:『行礼』、『有礼』。左传˙僖公三十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仪式。如:『典礼』﹑『婚礼』﹑『丧礼』﹑『成年礼』。4.表敬意的赠品。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晋书˙卷七十七˙陆晔传:『及受礼,唯酒一斗,鹿肉一柈。』5.儒家的经典。见『三礼』条。6.姓。如汉代有礼贤。1.祭。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礼山川丘陵于西门外。』文选˙扬雄˙甘泉赋:『集乎礼神之囿,登乎颂祇之堂。』2.尊敬、厚待。如:『礼贤下士』。吕氏春秋˙开春论˙察贤:『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 【查看详细解释
  • 拼音: xūn

    部首:

    笔画:10画

    五笔:fkmy

    【基本释义】埙(塤)xūn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笔画数:10;部首:土;笔顺编号:1212512534
  • 国学名著《百家姓》

    《百家姓》 - “方”姓的来历 【宋朝】 【文】 佚名

    历史来源 「方」源出; 出自「姬」姓,以字为氏。周宣王有大臣方叔。见《诗经.小雅.采芑》云﹕「方叔止。」「方叔,卿士也。支孙以王父字「方」为氏。又,《风俗演义》云﹕相传为古帝榆罔之子方雷氏之后。 家族名人 方叔 西周宣王(前八世纪)时的卿士,征伐古族玁狁有功。 方孝孺(1357~1402) 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建文帝之忠臣,宁海人。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工文章,名书室曰正学,官侍讲学士,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诏之命而被杀,福王时追谥文正。着有侯成集﹑希古堂稿等。 方苞 (1668~1749) 字凤…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