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性一际 sān xìng yī jì

    sānxìng

    佛教用语。三性,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谓虚妄的现象;依他起性谓条件和合而成的现象;圆成实性谓清净本性。三性一际指无论是虚妄的现象,都是真如本性随缘而起,真实和虚妄是互相贯通,三性是同一,融通无碍。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三性一际,举一全收。』 【查看详细解释
  • 三无性 sān wú xìng

    sānxìng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之一。相对于三自性而言。三无性指三种无自体的存在状态。即一﹑相无性,谓形相是由概念而有,所以没有自体;二﹑生无性,谓现象是条件构成,所以也没有自体;三﹑胜义无性,谓究竟真实就是呈现没有自体的状态。因此从这三个角度,瑜伽行派也说一切存在都无自体。唯识三十论颂:『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 【查看详细解释
  • 阴性 yīn xìng

    yīnxìng

    1.女性。相对于阳性﹑男性而言。2.阴险的性情。醒世姻缘传˙第二回:『那妇人的阴性就如内官子一般,降怕他一遭,他便只是胆怯,再也不敢逞强。』3.为诊断某些疾病而进行某种注射实验,所得结果无过敏现象,称为『阴性』。如注射结核菌没有发生红肿的反应,则为阴性反应。4.某些语言中的名词、代名词、形容词的一种类别。如梵语﹑德语﹑俄语等名词有阳、 阴﹑中三性。[反]1.阳性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夜航船》

    《夜航船》 - 九流部·医 【文】 张岱

    《神农经·上药养命》谓五石之炼形,五芝之延年也。《中药养性》谓合欢之蠲忿,萱草之忘忧也。《下药治病》谓大黄之除实,当归之止痛也。君臣佐使凡药有上中下之三品,凡合药宜用一君、二臣、三佐、四使,此方家之大经也。必辨其五味。三性、七情,然后为和剂之节。五味谓咸、酸、甘、苦、辛。酸为肝,咸为肾,甘为脾,苦为心,辛为肺,此五味之属五脏也。三性谓寒、湿、热。七情有相刑,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敲爻歌 【唐朝】 【诗】 吕岩

    汉终唐国飘蓬客,所以敲爻不可测。纵横逆顺没遮栏,静则无为动是色。也饮酒,也食肉,守定胭花断淫欲。行歌唱咏胭粉词,持戒酒肉常充腹。色是药,酒是禄,酒色之中无拘束。只因花酒误长生,饮酒带花神鬼哭。不破戒,不犯淫,破戒真如性即沈。犯淫坏失长生宝,得者须由道力人。道力人,真散汉,酒是良朋花是伴。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摘花戴饮长生酒,景里无为道自昌。一任群迷多笑怪,仙花仙酒是仙乡。到此乡,非常客,

  • 国学名著《论衡》

    《论衡》 - 卷二·命义篇 【汉朝】 【文】 王充

    墨家之论,以为人死无命;儒家之议,以为人死有命。言有命者,见子夏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言无命者,闻历阳之都,一宿沉而为湖;秦将白起坑赵降卒於长平之下,四十万众,同时皆死;春秋之时,败绩之军,死者蔽草,尸且万数;饥馑之岁,饿者满道;温气疫疬,千户灭门,如必有命,何其秦、齐同也?言有命者曰:夫天下之大,人民之众,一历阳之都,一长平之坑,同命俱死,未可怪也。命当溺死,故相聚於历阳;命当压死,故相积於长平。犹高祖初起,相工入丰、沛之邦,多封侯之人矣,未必老少男女俱贵而有相也,卓砾时见,往往皆然。而历…

  • 国学名著《神峰通考》

    《神峰通考》 - 古时纯偏官有制例 【文】 张楠

    郑尚书造庚寅壬午戊寅甲寅朱尚书造庚辰丙戌戊戌甲寅范尚书造辛巳辛丑乙卯丁亥《格解》又分五行遇月支偏官,岁时中亦宜制伏为一节。分四柱纯杂有制,定居一品之尊,略见一位正官,官杀混杂反贱为一节。至于中间类有去官留杀,亦有去杀留官两句,乃删之而不用,俱属可疑。《喜忌篇》云:四柱杀旺运纯,身旺为官清贵。旧注云:“此七杀即偏官也。”且如甲忌庚为七杀,而甲生于寅地,乃身旺。其中暗包丙长生,则不畏金为杀。以杀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