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司使 sān sī shǐ

    sān使shǐ

    唐代大狱,诏下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共同审案,称为『三司推事』,亦称为『大三司使』;其次以侍御史、刑部郎中、大理寺司直接审讯,称为『三司受事』,亦称为『小三司使』。二者合称为『三司使』。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 故事二 【宋朝】 【文】 沈括

    三司使班在翰林学士之上。旧制,权使即与正同,故三司使结衔皆在官职之上。庆历中,叶道卿为权三司使,执政有欲抑道卿者,降敕时移权三司使在职下结衔,遂立翰林学士之下,至今为例。后尝有人论列,结衔虽依旧,而权三司使初除,门取旨,间有叙学士者,然不为定制。 宗子授南班官,世传王文正太尉为宰相日,始开此议,不然也。故事,宗子无迁官法,唯遇稀旷大庆,则普迁一官。景祐中,初定祖宗并配南郊,宗室欲缘大礼乞推恩,使诸王宫教授刁约草表上闻。后约见丞相王沂公,公问:“前日宗室乞迁官表,何人所为?”约未测其意,答以不知…

  • 高文典策 gāo wén diǎn cè

    gāowéndiǎn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同“高文典册”。 【查看详细解释
  • 面似靴皮 miàn sì xuē pí

    miànxuē

    脸上皮肤如同靴皮。形容满脸皱纹。 【查看详细解释
  • 宥弼 yòu bì

    yòu

    辅佐、辅弼。宋˙王珪˙三司使礼部侍郎田况可枢密副使制:『兹庸倚尔忠方之良,置诸宥弼之地。』 【查看详细解释
  • 毛锥子 máo zhuī zi

    máozhuīzi

    毛笔。新五代史˙卷三十˙汉臣传˙史弘肇传:『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无『毛锥子』,军赋何从集乎?」「毛锥子」,盖言笔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大数 dà shù

    shù

    1.注定的命运气数。亦指寿数。礼记˙月令:『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慎因其颜』2.大计。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传:『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离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3.约计的整数。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陈恕为三司使,上命其以中外钱粮大数以闻。』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 宋纪·宋纪五十七 【文】 毕沅

    起强圉作噩八月,尽屠维大渊献三月,凡一年有奇。○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嘉祐二年(辽清宁三年)八月,乙巳朔,知襄州、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贾黯,降知郢州。黯请解官就养,不报,乃弃官去,为御史吴中复所劾,故降。诏编集枢密院机要文字,枢密副使程戡提举,从枢密使韩琦言也。丁未,琦又言:“天下见行《编敕》,自庆历四年以后,距今十五年,续降四千三百馀件,前后多抵牾,请加删定。”乃诏宰臣富弼等及…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九·高科得人 【宋朝】 【文】 洪迈

    国朝自太平兴国以来,以科举罗天下士,士之策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辅。吕文穆公蒙正、张文定公齐贤之徒是也。及嘉祐以前,亦指日在清显。东坡《送章子平序》,以谓仁宗一朝十有三榜,数其上之三人,凡三十有九,其不至于公卿者,五人而已。盖为士者知其身必达,故自爱重而不肯为非,天下公望亦以鼎贵期之,故相与爱惜成就,以待其用。至嘉祐四年之制,前三名始不为通判,第一人才是评事、签判,代还升通判,又任满,始除馆职。王安石为政,又杀其法。恩数既削,得人亦衰矣。观天圣初榜,宋郑公郊、叶清臣、郑文肃公戬、高文庄公若讷、…

  • 三司 sān sī

    sān

    三种官职的合称:(1)东汉以太尉、司空、司徒为三司。后汉书˙卷六˙孝顺帝纪:『今刺史﹑二千石之选,归任三司。』章怀太子˙注:『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亦称为『三公』。(2) 唐代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三:『凡冤而无告者,三司诘之。三司,谓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也。』(3) 后唐迄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皆理财之官。资治通鉴˙卷二六五˙唐纪八十一˙昭宣帝天佑三年:『戊寅,以朱全忠为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使。』(4) 明时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三司。皆为各行省的文武长官。 【查看详细解释
  • 陛辞 bì cí

    臣子拜谒后辞别天子,称为『陛辞』。宋史˙卷一五九˙选举志五:『内诸司使﹑副授边任官者,陛辞时许奏子。』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大率欲丰财而强兵,公因陛辞,极论其害。』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 官政一 【宋朝】 【文】 沈括

    世称陈恕为三司使,改茶法,歳计几增十倍。余为三司使时,考其籍,盖自景德中北戎入寇之后,河北籴便之法荡尽,此后茶利十丧其九。恕在任,值北虏讲解,商人顿復,歳课遂增,虽云十倍之多,考之尚未盈旧额。至今称道,盖不虞之誉也。 世传算茶有三说最便。三说者,皆谓见钱为一说,犀牙、香药为一说,茶为一说,深不然也。此乃三分法,其谓缘边入纳粮草,其价折为三分,一分支见钱,一分折犀象杂货,一分折茶尔,后又有并折盐为四分法,更改不一,皆非三说也。余在三司,求得三说旧案。三说者,乃是三事:博籴为一说,便籴为一说,直便为…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八·谈丛失实 【宋朝】 【文】 洪迈

    后山陈无己著《谈丛》六卷,高简有笔力,然所载国朝事,失于不考究,多爽其实,漫析数端于此。 其一云:“吕许公恶韩、富、范三公,欲废之而不能,及西军罢,尽用三公及宋莒公、夏英公于二府,皆其仇也。吕既老,大事犹问,遂请出大臣行三边,既建议,乃数出道者院宿,范公奉使陕西,宿此院,相见云云。”按吕公罢相,诏有同议大事之旨,公辞,乃庆历三年三月,至九月致仕矣。四年七月,富、范始奉使,又三公入二府时,莒公自在外,英公拜枢密使而中辍,后二年莒方复入,安有五人同时之事? 其二云:“杜正献、丁文简为河东宣抚,任布之…

  • 国学名著《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卷四·野史不可信 【宋朝】 【文】 洪迈

    野史杂说,多有得之传闻及好事者缘饰,故类多失实,虽前辈不能免,而士大夫颇信之。姑摭真宗朝三事于左。魏泰《东轩录》云:“真宗次澶渊,语寇菜公曰:‘虏骑未退,何人可守天雄军?’公言参加政事王钦若。退即召王于行府,谕以上意,授敕俾行。王未及有言,公遽酌大白饮之,命曰‘上马杯’,且曰:‘参政勉之,回日即为同列也。’王驰骑入魏,越十一日虏退,召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云王公数进疑词于上前,故莱公因事出之。于按澶渊之役乃景德元年九月,是时莱公为次相,钦若为参政;闰九月,钦若判天雄,二年四月,罢政;三年,莱公罢…

  • 国学名著《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 宋纪·宋纪二十六 【文】 毕沅

    起柔兆敦牂正月,尽强圉协洽八月,凡一年有奇。○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景德三年(辽统和二十四年。丙午,一零零六年)春,正月,辛未,始置常平仓。先是言事者请“于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江、淮、两浙每州计户口多少,量留上供钱自千贯至二万贯,令转运使择清干官主之,专委司农寺总领,三司无得移用,每岁夏秋准市估加钱收籴,贵则减价出粜,俟十年有增羡,则以本钱还三司。”诏三司集议,请如所奏…

  • 国学名著《棠阴比事》

    《棠阴比事》 - 孝肃杖吏 【宋朝】 【文】 桂万荣

    包拯知开封,有犯杖脊徒罪者,吏受财与之约曰:今见尹须使我责状,汝但号呼自辨,我当与汝分罪,各受杖决。既而引责,囚如吏言,分辨不已。吏入大声呼之,曰:但受脊杖出去。拯谓其招权捽吏杖之,特宽囚罪,亦令从杖。公知以此折吏势,不知乃为所卖弄也。按元鲁斋许文正公,告世祖防欺之要,备载是事。且曰:孝肃刚严峭直,而卒为吏所卖。盖在上者难于知下,欲其不见欺也难矣。今考孝肃由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天长二县,拜监…

  • 拼音:

    部首:

    笔画:14画

    五笔:

    【基本释义】盠lí以瓢为饮器。古代一种官职名称,在司徒、司马、司空之上,兼管东西军政:“盠之地位甚高,在三司之上。”古同“蠡”,虫蛀木。笔画数:14;部首:皿;笔顺编号:55135333425221
  • 毫毛不犯 háo máo bù fàn

    háomáofàn

    指丝毫不侵占。 【查看详细解释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和 【唐朝】 【诗】 韩愈

    南伐旋师太华东,天书夜到册元功。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鹓鹭欲归仙仗里,熊罴还入禁营中。长惭典午非材职,得就闲官即至公。

  • 国学名著《全唐诗》

    《全唐诗》 - 江陵严司空见示与成都武相公唱和,因命同作 【唐朝】 【诗】 刘禹锡

    南荆西蜀大行台,幕府旌门相对开。名重三司平水土,威雄八阵役风雷。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不是郢中清唱发,谁当丞相掞天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