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禹 yǔ

    1.传说中的一种虫。说文解字:『禹,虫也。』2.人名。夏代开国之君。相传因治水有功,得舜让位,立国为夏。亦称为『大禹』、『夏禹』。3.姓。如金代有禹显。 【查看详细解释
  • 伯禹 bó yǔ

    夏朝的禹。禹代鲧为宗伯,入为天子司空,故称为『伯禹』。书经˙舜典:『伯禹作司空。』 【查看详细解释
  • 夏禹 xià yǔ

    xià

    夏代开国的君主。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 【查看详细解释
  • 大禹 dà yǔ

    世人对夏禹的美称。见『夏禹』条。书经˙大禹谟:『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查看详细解释
  • 妪媀 yǔ qǔ

    妪(女禹):驼背。形容恭谨的样子。后汉书˙卷八十˙文苑传下˙赵壹传:『妪(女禹)名埶,抚拍豪强。』 【查看详细解释
  • 禹步 yǔ bù

    1.跛行。相传夏禹治水,涉山川,足病而行跛,故称跛行为『禹步』。汉˙扬雄˙法言˙重黎『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句下李轨˙注:『姒氏,禹也。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2.道教法师设坛建醮时,为求遣神召灵而礼拜星斗的步态动作。见『步罡踏斗』条。南史˙卷四十五˙陈显达传:... 【查看详细解释
  • 禹甸 yǔ diàn

    diàn

    夏禹时,分中国为九州岛,称为『禹甸』。语出诗经˙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后作为中国的代称。宋˙方夔˙苦热诗五首之一:『谁是苍生霖雨手,普将禹甸酿西成。』 【查看详细解释
  • 禹穴 yǔ xué

    xué

    地名:(1)在浙江省绍兴县宛委山,相传为禹藏书之所。或称为『禹井』。(2)在陕西省洵阳县东,相传禹决汉水时居此。 【查看详细解释
  • 禹贡 yǔ gòng

    gòng

    书经夏书的篇名。载山川道里之远近及物产之所宜。 【查看详细解释
  • 禹迹 yǔ jì

    1.夏禹治水,足迹遍历中国,故以禹迹为中国的代称。左传˙襄公四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岛。』2.夏禹的功业。北周˙庾信˙周宗庙歌˙皇夏:『功参禹迹,德赞尧门。』唐˙章孝标˙上浙东元相诗:『何言禹迹无人继,万顷湖田又斩新。』 【查看详细解释
  • 贡禹 gòng yǔ

    gòng

    人名。(公元前124~前44)字少翁,西汉琅琊人。以明经絜行,征为博士,元帝时官至御史大夫。 【查看详细解释
  • 刘禹锡 liú yǔ xī

    liú

    人名。字梦得,唐彭城人,生卒年不详。贞元九年进士,后为监察御史。因与柳宗元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晚年时,曾为太子宾客,故亦称为『刘宾客』。刘氏擅长诗文,当时与白居易为好友,诗名相若。着天论、刘梦得文集。 【查看详细解释
  • 大禹岭 dà yǔ lǐng

    lǐng

    地名。位于花莲县境介寿和碧绿两山相接的最高处,是东西横贯公路东西两段的分界,横贯公路的最高处,也是雾社支线分岔点。海拔两千五百六十五公尺,著名的滑雪胜地合欢山,在其上边。或称为『合欢垭口』。 【查看详细解释
  • 王禹偁 wáng yǔ chēng

    wángchēng

    人名。(公元954~1001)字符之,宋济州巨野人。文辞敏赡,太宗时累迁翰林学士、知制诰,为文著书,多涉规讽,故屡见摒斥。着有小畜集等。 【查看详细解释
  • 禹余粮 yǔ yú liáng

    liáng

    1.植物名:(1)麦门冬。尔雅˙释草『虋冬』句下邢昺˙疏:『麦门冬,秦名羊韭,齐名爱韭,楚名马韭,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余粮。』(2)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三˙谷部˙草:『释名:自然谷、禹余粮。』2.一种中药。常呈大小圆石片或砂粒,胶附在褐铁矿上,中间有空处,含黄色黏土,匀细清洁...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