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春 mù chūn

    chūn

    阴历三月,春季的末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亦称为『暮春』。 【查看详细解释
  • 行春 xíng chūn

    xíngchūn

    官吏于春日出巡视察。周书˙卷三十七˙裴文举传:『邃之往正平也,以廉约自守,每行春省俗,单车而已。』水浒传˙第六十六回:『相公亲自行春,务要与民同乐。』 【查看详细解释
  • 走春 zǒu chūn

    zǒuchūn

    春节时出门拜年,称为『走春』。 【查看详细解释
  • 迎春 yíng chūn

    yíngchūn

    1.迎接春日。古代在立春前一天,帝王率百官迎祭于东郊,后地方亦有此例。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因刺史迎春之日,有个白衣人身长丈余,形容怪异。』2.迎接春天。 【查看详细解释
  • 递春 dì chūn

    chūn

    传递消息。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吾两人再递一个春与他,等他晓得大官人是在京调官的,衣冠一脉,一发注意了,必有极精的饮馔相款。』 【查看详细解释
  • 阳春 yáng chūn

    yángchūn

    1.温暖的春天。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西游记˙第三十七回:『又遇着阳春天气,红杏夭桃,开花绽蕊,家家士女,处处王孙,俱去游春赏玩。』2.形容无添加物或配件。如:『阳春面』、『阳春车』。3.见『有脚阳春』条。4.俗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5.乐曲名。见『阳春... 【查看详细解释
  • 青春 qīng chūn

    qīngchūn

    1.春天。因春天草木繁茂呈现青绿色,故称为『青春』。楚辞˙屈原˙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文选˙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之二十五:『报风雪霁,青春满江皋。』2.比喻年轻。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大娘子与秀才官人两下青春,成亲了多... 【查看详细解释
  • 鞭春 biān chūn

    biānchūn

    中国习俗于立春前一日,各地州县官府鞭打春牛迎春,以祈求丰收。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立春:『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亦称为『鞭牛』﹑『打春』。 【查看详细解释
  • 一枝春 yī zhī chūn

    zhīchūn

    1.梅花。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宋˙黄庭坚˙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诗四首之一:『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2.词牌名。宋杨缵自度曲。3.曲牌名。南曲入黄钟宫正曲。 【查看详细解释
  • 三春晖 sān chūn huī

    sānchūnhuī

    春天的阳光。比喻母爱。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寸草心 【查看详细解释
  • 三春柳 sān chūn liǔ

    sānchūnliǔ

    1.柽柳的别名。见『柽柳』条。2.曲牌名。南曲入黄钟宫,管色配六字调或凡字调。 【查看详细解释
  • 不胜春 bù shèng chūn

    shèngchūn

    春意浓厚无限。唐˙宋之问˙和赵员外桂阳桥遇佳人诗:『江雨朝飞浥细尘,阳桥花柳不胜春。』唐˙戴叔伦˙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诗:『东合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 【查看详细解释
  • 两头春 liǎng tóu chūn

    liǎngtóuchūn

    阴历闰年时,因多了一个月,故立春会出现于年初和年尾,称为『两头春』。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今年闰了个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是立春,是个两头春。』 【查看详细解释
  • 丽春园 lì chūn yuán

    chūnyuán

    歌女艺妓聚居处或指妓院。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一生花柳幸多缘,自有嫦娥爱少年;留得黄金等身在,终须买断丽春园。』元˙秦夫˙东堂老˙第四折:『他去那丽春园纳了那颗争锋印,你休闹波完体将军。』 【查看详细解释
  • 丽春花 lì chūn huā

    chūnhuā

    植物名。罂粟科罂粟属,越年生草本。高三十至六十公分,原产于欧洲。茎、叶有细茸毛、叶互生,羽状分裂,叶缘呈粗锯齿状。夏季开花,花瓣嫩薄而微皱;花色有白、黄、粉红、红、紫等多种。一般多用作观赏,亦可入药。亦称为『虞美人』。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