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惕 tì

    小心谨慎,随时警觉。如:『警惕』。易经˙干卦˙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文选˙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一:『怅怳如或存,周遑忡惊惕。』 【查看详细解释
  • 儆惕 jǐng tì

    jǐng

    警觉戒慎。如:『我们要以前人失败的经验,做为自己的儆惕。』亦作『警惕』。 【查看详细解释
  • 夕惕 xī tì

    日夜谨慎不懈怠。见『夕惕若厉』条。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二首之二:『负乘为我戒,夕惕坐自惊。』 【查看详细解释
  • 怵惕 chù tì

    chù

    惊恐。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楚辞˙宋玉˙九辩:『蟋蟀鸣此西堂,心怵惕而震荡兮。』 【查看详细解释
  • 悚惕 sǒng tì

    sǒng

    惊惶恐惧。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城南倚山原,北临黄河,悬水百余仞,临之者感悚惕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拜之后,心中悚惕,魂魄俱无,晓得冤孽见在面前了。』 【查看详细解释
  • 惕励 tì lì

    心存危惧而自我激励。如:『亡国的少康,不断的惕励自己,最后终于雪耻复国,复兴了夏朝。』 【查看详细解释
  • 惕厉 tì lì

    因心存恐惧危难而警惕,指君子的修身自省。后汉书˙卷十˙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 【查看详细解释
  • 惕息 tì xī

    战兢恐惧而喘息。形容害怕到了极点。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宋史˙卷二六七˙陈恕传:『旋出知江陵府,大发群吏奸赃,坐徒、流、停、废者甚众,郡内惕息。』 【查看详细解释
  • 惕惕 tì tì

    1.忧心、恐惧。诗经˙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邛有旨鹝,谁侜予美,心焉惕惕。』国语˙楚语上:『不然,是三城也,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2.悦爱。尔雅˙释训:『忯忯、惕惕,爱也。』明˙张尔岐˙辨志:『今夫人生而呱呱以啼,哑哑以笑,蠕蠕以动,惕惕以息,无以异也。』 【查看详细解释
  • 惕栗 tì lì

    戒慎恐惧。墨子˙尚同中:『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曰天子之视听也神。』唐˙韩愈˙河南府同官记:『群臣惕栗奉职,命材登良,不敢私违。』 【查看详细解释
  • 戒惕 jiè tì

    jiè

    戒慎警惕。如:『从那次事件之后,小李已深自戒惕,凡事不敢卤莽。』 【查看详细解释
  • 警惕 jǐng tì

    jǐng

    告诫以使人注意。文选˙潘岳˙悼亡诗:『怅怳如或存,周遑忡警惕。』红楼梦˙第八十二回:『先将「可畏」二字激发后生的志气,后把「不足畏」三字警惕后生的将来。』亦作『儆惕』。[似]鉴戒、警戒、警觉[反]麻痹、松懈 【查看详细解释
  • 生惕权 shēng tì quán

    shēngquán

    掌握使人生存或死亡的权力。形容权力极大。汉˙荀悦˙前汉纪˙卷二十八˙孝哀皇帝纪上:『况郭解之论,以匹夫之细,窃生惕权,罪已不容于诛矣。』明˙刘基˙蛇蝎:『天生民不能自治,于是乎立之君,付之以生惕权。』亦作『生强权』。 【查看详细解释
  • 夕惕若厉 xī tì ruò lì

    ruò

    语出易经.干卦.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谓终日戒惧谨慎,如处忧危之地,不敢稍加懈怠。周书.卷五˙武帝纪上:『洎予小子,弗克遵行,惟斯不安,夕惕若厉。』 【查看详细解释
  • 寅忧夕惕 yín yōu xī tì

    yínyōu

    早晚忧虑,戒慎警惕。南齐书˙卷六˙明帝本纪:『仰系鸿丕,顾临兆民,永怀先构,若履春冰,寅忧夕惕,罔识攸济。』 【查看详细解释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