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役 yì

    1.戍守边疆。说文解字:『役,戍也。』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2.使唤﹑差遣。如:『役使』﹑『奴役』。孟子˙离娄上:『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3.作为、施行。礼记˙表记:『君子恭俭以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4.服事。左传˙成公二年:『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杜... 【查看详细解释
  • 丁役 dīng yì

    dīng

    古代各户出壮丁以给役,称为『丁役』。唐˙张籍˙西州诗:『郡县发丁役,丈夫各征行。』或作『丁傜』。 【查看详细解释
  • 义役 yì yì

    宋孝宗时,谢谔所建议的助役法。人民依照贫富,出田谷助役,不愿者乃行差役,诏行诸路,民以为便。宋史˙卷三八九˙谢谔传:『谔里居时,创义役法,编为一书,至是上之。诏行其法于诸路,民以为便。』 【查看详细解释
  • 仆役 pú yì

    仆人﹑仆从。如:『身穿制服的仆役正忙着替客人拎行李。』[似]仆人﹑家丁﹑西崽﹑厮役﹑佣人 【查看详细解释
  • 侍役 shì yì

    shì

    旧时在旅社、餐馆等场所服务的仆役。[似]跑堂、仆欧、堂倌、管房、茶房 【查看详细解释
  • 停役 tíng yì

    tíng

    停服兵役。指现役军人在营期间,如有患病不堪行动、在押中及无故离营等,已逾规定期限,使其停止服役。 【查看详细解释
  • 傜役 yáo yì

    yáo

    旧时国家规定男子有服劳役的义务,包括修筑城池、造桥铺路、防卫乡里、戍守边疆等。南史˙卷七十˙循吏传˙序:『继以昏乱,政由群孽,赋调云起,傜役无度。』资治通鉴˙卷四十五˙汉纪三十七˙明帝永平十二年:『是时,天下安平,人无傜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亦作『徭役』。 【查看详细解释
  • 免役 miǎn yì

    miǎn

    1.免除徭役。宋史˙卷一七七˙食货志上五:『帝乃命提点司究所从升降,仍严升降之法,畿民不愿输钱免役。』2.因身体畸形﹑残废或有痼疾,不能服兵役者,免除服兵役。宋史˙卷一七七˙食货志上五:『民避役者,或窜名浮图籍,号为出家,赵州至千余人,诏出家者须落发为僧,乃听免役。』 【查看详细解释
  • 公役 gōng yì

    gōng

    为国家、公共团体服行的差役。[似]公差、小吏、衙役 【查看详细解释
  • 兵役 bīng yì

    bīng

    1.后汉书˙卷六˙孝质帝纪:『又兵役连年,死亡流离,或支骸不敛,或停棺莫收,朕甚愍焉。』2.对国家服任一定期限的军事任务,称为『兵役』。为宪法赋予人民应尽的义务。 【查看详细解释
  • 力役 lì yì

    1.以武力征伐。谷梁传˙僖公十九年:『梁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2.劳役,用民力供役。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中之下:『是时民患上力役,解于公田。』 【查看详细解释
  • 劳役 láo yì

    láo

    出劳力以供役使。淮南子˙泰族:『无隐士,无轶民,无劳役,无冤刑,四海之内,莫不仰上之德。』文选˙钟会˙檄蜀文:『愍此百姓,劳役未已。』 【查看详细解释
  • 募役 mù yì

    募人充当官役。 【查看详细解释
  • 厮役 sī yì

    供使役的人。汉书˙卷三十二˙张耳陈余传˙赞曰:『张耳、陈余,世所称贤,其宾客厮役皆天下俊桀。』[似]苍头 【查看详细解释
  • 备役 bèi yì

    bèi

    服现役期满退伍后,至服役限龄止,称为『备役』。 【查看详细解释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