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寇 kòu

    kòu

    1.盗匪,或指外来的入侵者。如:『贼寇』、『草寇』、『敌寇』、『流寇』、『倭寇』、『穷寇莫追』。唐˙杜甫˙登楼诗:『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明˙侯方域˙宁南侯传:『是时秦寇入豫,良玉当往剿,见司徒公。』2.姓。如北魏有寇谦之,宋代有寇准。侵犯、掠夺。如:『入寇』、『寇边』。书经˙费誓:『... 【查看详细解释
  • 倭寇 wō kòu

    kòu

    明初日本海盗侵扰我国沿海各省,时人称之为『倭寇』。明史˙卷三二二˙外国传三˙日本传:『有捕倭寇数十人至京者,廷臣请正法。』喻世明言˙卷十八˙杨八老越国奇逢:『传说倭寇一路放火寄,官军不能禁御。』 【查看详细解释
  • 入寇 rù kòu

    kòu

    外敌入侵、进犯。宋˙司马光˙郭子仪单骑退敌:『回纥、吐蕃数十万众入寇,合兵围泾阳,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今若尽起天下之兵伐蜀,则东吴又将入寇。』[似]犯境 【查看详细解释
  • 养寇 yǎng kòu

    yǎngkòu

    放纵敌寇而不予打击,以致养成祸患。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中兴三十年而未戢者,将帅养寇藩身也。』 【查看详细解释
  • 司寇 sī kòu

    kòu

    1.职官名。周礼秋官有大司寇,为六卿之一,掌理刑狱。后世称刑部尚书为『大司寇』,侍郎称为『少司寇』。2.一种刑罚。将罪犯发往边疆,以防御外寇。后汉书˙卷五十六˙张传:『帝乃悟,减腾死罪一等,余皆司寇。』3.复姓。如春秋时鲁国有大夫司寇惠子。 【查看详细解释
  • 外寇 wài kòu

    wàikòu

    从外入侵的敌寇。槌˙君臣上:『兵乱内作,以召外寇。』北史˙卷五十五˙杜弼传:『弼又请先除内贼,却讨外寇。』 【查看详细解释
  • 寇乱 kòu luàn

    kòuluàn

    1.外患与内乱。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恤礼哀寇乱,以宾礼亲邦国。』三国演义˙第十二回:『何遭寇乱,聚宗族数百人,筑坚壁于坞中以御之。』2.侵犯。周书˙卷二十九˙王勇传:『魏永安中,万俟丑奴等寇乱关陇。』 【查看详细解释
  • 寇仇 kòu chóu

    kòuchóu

    敌人。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永宁寺:『若克城邑,绝非卿有,徒危宗国,以广寇仇。』亦作『寇雠』。 【查看详细解释
  • 寇准 kòu zhǔn

    kòuzhǔn

    人名。(公元961~1023)字平仲,宋华州下邽(今陕西华县)人。真宗时为相,契丹南侵,力主御驾亲征,成澶渊之盟,封莱国公。后被誉贬雷州而卒。仁宗时,谥曰忠愍。 【查看详细解释
  • 寇城 kòu chéng

    kòuchéng

    侵扰城镇。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某昨自辽东回家省亲,知贼寇城,老母说:「屡受府君深恩,汝当往救。」某故单马而来。』 【查看详细解释
  • 寇恂 kòu xún

    kòuxún

    人名。(?~公元36)字子翼,东汉昌平人。从光武破绿林军,拜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后拜颍川、汝南太守,均有治绩。恂素好学、修乡校、教生徒。明经修行,时称长者。卒谥威。 【查看详细解释
  • 寇虏 kòu lǔ

    kòu

    盗贼或敌人。墨子˙号令:『诸取当者,必取寇虏,乃听之。』唐˙张说˙为魏元忠作祭石岭战亡兵士文:『与我王卒,保界并土;如何不吊,罹此寇虏。』 【查看详细解释
  • 寇钞 kòu chāo

    kòuchāo

    攻劫掠夺。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犍为属国夷寇钞百姓,益州刺史山昱击破之。』或作『寇抄』。 【查看详细解释
  • 寇雠 kòu chóu

    kòuchóu

    仇敌﹑敌人。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亦作『寇仇』。 【查看详细解释
  • 平寇 píng kòu

    píngkòu

    铲平匪寇。三国演义˙第二回:『刘虞平寇有功,封太尉。』 【查看详细解释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对孙俊平律师来说,做一个侠行天下之人是儿时的梦想。除本职工作外,她每年还会办理多起法律援助案件,不计报酬,只为公益。从业10年来,多次被评为被评为“海淀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