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宫 shí èr gōng

    shíèrgōng

    1.十二律的别名。见『十二律』条。2.天文学上指太阳与月亮沿黄道运行一周,每年会合十二次,分黄道周为十二段,每段三十度,称为『十二宫』。其名称各异。3.术数用语:(1)星相家以命宫、财帛、兄弟、田宅、男女、奴仆、妻妾、疾厄、迁移、官禄、福德、相貌为十二宫。(2)以胎养、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 【查看详细解释
  • 十二律 shí èr lǜ

    shíèr

    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亦称为『十二宫』。 【查看详细解释
  • 十二支 shí èr zhī

    shíèrzhī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支。亦称为『十二子』。 【查看详细解释
  • 十二时 shí èr shí

    shíèrshí

    1.古人分一天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十二个时辰。2.唐˙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宋史˙卷三八五˙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3.词牌名。宋鼓吹四曲之一。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 【查看详细解释
  • 十二楼 shí èr lóu

    shíèrlóu

    1.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2.泛指高耸的楼阁。唐˙薛逢˙宫词:『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唐˙温庭筠˙瑶瑟怨诗:『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3.书名。清李渔撰。十二卷,三十八回。全书以合影、夺锦、拂云等十二楼... 【查看详细解释
  • 十二次 shí èr cì

    shíèr

    我国古代将黄道分为十二等分,以正各节气,称为『十二次』。 【查看详细解释
  • 十二经 shí èr jīng

    shíèrjīng

    1.春秋的别名。见『春秋』条。2.六经和六纬的合称。3.易上下经及十翼的合称。4.儒家的十二部经书。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立石,刻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为十二经。 【查看详细解释
  • 十二辰 shí èr chén

    shíèrchén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时辰,称为『十二辰』。 【查看详细解释
  • 十仞美 shí rèn měi

    shírènměi

    比喻圆满美好毫无缺陷的境界。如:『天底下没有十仞美的事。』[似]尽善尽美、精美绝伦、无懈可[反]百孔千疮、美中不足、金无足赤、一无可取 【查看详细解释
  • 十体书 shí tǐ shū

    shíshū

    十种书体。指古文、大篆、籀文、小篆、隶书、章草、行书、八分、飞白、草书等。见唐˙张怀瓘˙书断˙卷一˙列传。一说以古文、大篆、八分、小篆、飞白、倒薤、散隶、悬针、鸟书、垂露为十体,见宣和书谱˙卷二˙唐元度。 【查看详细解释
  • 十八九 shí bā jiǔ

    shíjiǔ

    十分中得其八、九分。形容占绝大比例。唐˙杜光庭˙虬髯客传:『公以告刘,刘益喜,自负,既出,而虬髯曰:「吾得十八九矣。」』宋˙陆游˙新津小宴之明日欲游修觉寺以雨不果呈范舍人诗二首之二:『不如意事十八九,正用此时风雨来。』 【查看详细解释
  • 十八变 shí bā biàn

    shíbiàn

    1.周易占卜的方法。即占卜时,三变成一爻,一卦六爻,故十八变成一卦。易经˙系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2.十八种神变。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幽州谭空和尚:『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3.比喻事物变化多端。如:『女大十八变,这丫头真是越变越漂亮了!』 【查看详细解释
  • 十八姨 shí bā yí

    shí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风神。后用为风的代称。宋˙张孝祥˙浣溪沙˙妒妇滩头十八姨词:『妒妇滩头十八姨,颠狂无赖占佳期,唤它滕六把春欺。』亦称为『封家十八姨』。 【查看详细解释
  • 十八界 shí bā jiè

    shíjiè

    佛教对于现象的分类,也就是现象的十八个范畴。认识的对象有六类,即色、声、香、味、触、法,谓之六尘。相对于对象的认识官能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谓之六根。认识作用也有六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谓之六识。共成十八类。大智度论˙卷三十:『于五众、十八界、十二入、六种十二... 【查看详细解释
  • 十六国 shí liù guó

    shíliùguó

    (公元304~439)从晋惠帝永兴元年刘渊称王起,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北魏统一中国北部为止,胡族在北方和巴蜀先后建立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前赵、后赵、夏、成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后秦和西秦等十六个国家,史称为『十六国』。 【查看详细解释